- +1
“氪金”玩家修改角色名侮辱他人被封號,能找游戲公司索賠嗎?
玩家在玩游戲過程中與他人發生爭執,在聊天界面對罵仍覺不夠解氣,還修改游戲角色名含沙射影辱罵對方。游戲公司警告后其仍不知悔改,導致賬號被游戲公司封禁。賬號解封后,玩家要求游戲公司賠償損失。
9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嘉定法院”)獲悉,此前,該院審理了這起案件,最終判決駁回原告玩家的訴訟請求。
上海嘉定法院介紹,2018年,林某在某游戲公司實名注冊軍事對戰類游戲賬號,并陸續充值了12萬余元。2023年4月末,林某與王某在游戲過程中產生爭執,林某言辭激烈,發送了多條含侮辱性詞語的不當言論。幾日后,林某將其角色名改為對王某具有侮辱性的名稱,游戲公司在接到王某舉報后,重置了林某角色名并發送警告郵件。
林某收到警告后仍不知悔改,當天又“改頭換面”修改角色名重新發布。后游戲公司直接將林某賬號永久封禁,林某與游戲公司交涉未果后訴至人民法院,以賬戶被封和服務體驗差為由,參考其充值金額,要求游戲公司賠償損失6萬元。
案件受理后,游戲公司自行解除了林某賬號的永久封禁,并致電告知林某。封禁期間,林某的游戲賬戶裝備及金幣未減少。
對此,被告游戲公司辯稱,林某通過修改角色名去辱罵他人的行為,有違公序良俗和社會公德,公司依據《服務協議》處罰合理合法,不應賠償,故請求駁回林某訴請。
法院經審理認為,首先,玩家林某在收到警告并被重置角色名的情況下,仍沿用之前在游戲聊天和首次角色名變更中辱罵對方的相近方式和內容,足以認定林某角色名更名行為違規且具有故意性。根據《服務協議》關于言行不雅的處罰條款,公司有權對林某行為進行處罰。
其次,游戲公司在履行相應提示或告知義務上存在瑕疵,關于處罰救濟規則亦不明確,解除處罰具有一定隨意性,游戲公司行為確有不當之處,但程度較輕。
最后,封禁期間,林某游戲賬戶裝備及金幣未減少,且累計充值金額已陸續在游戲內消費并享受相應服務,原告以充值金額為參考要求賠償缺乏依據。原告提出因被告封禁行為而影響服務體驗,但鑒于封禁時間較短,該封禁對于原告游戲體驗的影響有限且難以直接具化為經濟損失。即使該損失存在,也尚未超過與原告系爭行為故意性和危害性相匹配的合理承受范圍。
綜上,從法益平衡角度出發,依照損失填平、過錯相抵原則,法院判決駁回原告要求損失賠償的訴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