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華為三折疊屏手機,不止是“巔峰之作”

華為三折疊的宣傳,鋪天蓋地。
這是華為見非凡品牌盛典及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之前,唐辰在一個和科技數碼不太搭界的社群里看到的留言。
此時,華為非凡大師品牌旗下的首款折疊屏產品,也是全球首款商用三折疊手機———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已經正式發布。
需要補充的是,“非凡大師”是華為全新超高端品牌,含義是以極致產品致敬這個時代的“非凡大師”。在2023年的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華為首次公布超高端品牌非凡大師,并帶來了該品牌首款手機——華為Mate60RS非凡大師,起售價11999元。劉德華成為該品牌的首位品牌大使。
9月3日,華為終端官宣了非凡大師品牌新成員——Mate XT,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轉發了這條消息。從小角標可以看到,余承東此條消息正是發自Mate XT非凡大師。
此前,在官宣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發布時間時,余承東稱,這是華為最具引領性、創新性、顛覆性的產品,是別人想到但做不到的劃時代產品,是華為的巔峰之作,“5年的堅持與投入,我們將科幻變成了現實”。
更早之前的8月,余承東被拍到在飛機上使用三折疊屏手機,全部展開時內屏比普通大折疊手機大不少。余承東也曾在董宇輝的直播間里透露,“下一代的折疊屏,別人都能想得到,但做不出來。我們已經想了五年了,終于可能快要出來了。”
但當時華為都沒有明確這些信息,留足了懸念。以至于引發業界猜測,華為首款三折疊手機或將下放到Nova品牌。

“電子茅臺”未發先火,簡直太火了
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是典型的“未發先火”。正式發布前,相關產品信息被業界解密得基本接近真機形態。比如其外觀采用獨特鏡頭紋理,以及高辨識度的小金標;折疊方案則采用“Z”字形設計:外折+內折相結合。在配色上,提供瑞紅和玄黑兩種配色,有16GB+512GB、16GB+1TB兩種儲存規格可供選擇。
尤其是三折疊的設計形式,讓不少人覺得似曾相識。甚至有人據此調侃,以后手機人群劃分:打工人用iPhone,老板就用華為三折疊,看匯報就是在審閱奏折。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作為目前全球首款商用三折疊手機,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被稱為“電子茅臺”、“理財產品”。那么,華為三折疊到底有多火爆?
按照華為官方的節奏,9月7日12:08開啟預定,9月10日正式發布,9月19日23點59分預定截止,9月20日10點08分正式開賣。在預定信息發布之后,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渠道,都陷入了瘋搶狀態。盡管官方售價還未公布,但截止9月9日19:00時,華為線上商城其預約人數已經超過308萬。
華為終端BG CTO李小龍表示:“不到24小時已經快破200萬了,真有這么多人要買Mate XT嗎?”此外,有不少網友曬出華為線下門店消費者排隊訂購的盛況,且每人僅支持預訂一臺,這是多年未見的。


外界預測,參考Mate X5的起售價(12999元),Mate XT 非凡大師的售價預計介于2萬元左右。但隨著市場需求的釋放和用戶情緒的發酵,上市后黃牛可能會將其炒至10萬元一臺。比如在部分二手交易平臺上,已經被炒至近7萬元,并且有多達數百人下單,下單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而在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已經有大量代拍聚集,代拍的價格普遍在1000-3000元左右。有商家透露,實際出售價格會按照發售后的市場溢價賣。
實際上,這并不是華為折疊屏手機首次成為“電子茅臺”。2019年,華為首款折疊屏手機MateX發布時,售價16999元起,但也被二手市場哄抬到10萬元左右的天價。這種氣象,也就早年間的iPhone能夠有的一拼。
時間來到9月10日,余承東正式帶著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亮相。它是全球最大也是最薄的折疊屏手機:展開是10.2英寸的大屏幕,適合文檔閱讀,更像是一個平板電腦。同時,手機也薄至3.6毫米。這可能違反了廣告法,真實的數據也即是如此。
配套折疊鍵盤出來的那一刻,“把電腦裝進口袋”的說法,讓現場的觀眾沸騰了。余承東稱華為三折疊改寫行業歷史,打破了智能終端形態邊界,將科幻變成現實。
最后價格公布,256GB版本售價19999元、512GB版本售價21999元、1TB版本售價23999元,9月20日10:08正式開售。這和預期的差不多,也并沒有超過太多,實則也是驚喜。iPhone16系列發布后,更多的壓力和期待也傳導到華為手機。被市場和消費者追逐,也是華為品牌和產品價值的外溢。
此刻,才算輕舟已過萬重山
“有錢人的世界不懂,看來消費降級的只有我。”還有消費者對媒體如此評價高價求購華為三折疊手機。實際上,這并非簡單的消費升級或者降級能夠概括的,其背后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唐辰看來,至少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華為螺螄殼里做道場,率先在行業推出三折疊手機,是難得一見的產品微創新。 多年來,手機行業內卷到極致,但產品創新日益乏力。其中,被吐槽最多的可能是蘋果品牌,其市場策略也被稱為“擠牙膏式的創新”。馬斯克曾對此批評,“不知道現在的iPhone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大概是相機好了10%?”這次iPhone16系列發布會,一大波新段子已經在路上。
華為三折疊從產品形態上,實現了折疊屏手機新的嘗試,差異化優勢明顯。雖然不少行業人士評價,這款手機在屏幕、鉸鏈加工技術、使用壽命、良品率以及高售價等因素,都將極大影響其都銷售,但華為對軟件系統的適配、電池續航、手機體積以及輕薄性,都做到了目前折疊屏手機的最佳。原魅族高管李楠在挑刺華為三折疊后,也不禁說了一句“但是”,他說,“當然必須承認,敢(把三折疊)量產上市的,還沒有”。他話里也隱藏著一層意思:全靠同行襯托。
其次,折疊屏幕手機已經投入市場5年,華為以及友商都做好了充分的市場教育,用戶認知度較高。 以華為為例,作為較早布局折疊屏手機市場的國產手機廠商,華為在2019年推出首款5G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 X。截止目前,華為已經發布了10余款折疊屏手機,覆蓋了大折疊(橫向外折、橫向內折)、小折疊(豎向折疊)等多種形態。
這次,三折疊手機進一步豐富了其折疊屏手機的產品矩陣,也成為目前唯一擁有三種形態折疊屏產品的廠商。艾瑞數據顯示,在1萬元以上超高端市場,華為的份額高達67%。其中,華為Mate X5也是唯一一款取得了出貨量超過百萬成績的單品。
有數據顯示,目前在國內和國際市場,華為折疊屏手機都處于領跑的位置。IDC發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報告顯示,國內折疊屏手機市場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為華為、vivo、榮耀、OPPO和三星。其中,華為以41.7%的市場份額穩居榜首;在全球折疊屏市場,Techinsights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華為折疊屏手機銷量大漲257%,首次超越三星;今年第二季度,華為繼續領跑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市場,三星和vivo緊隨其后。
第三,華為在營銷上“頂格輸出”。 有網友如此評價,國際頂級星光女明星楊冪 + 中生代實力男演員于和偉 + “還是太全面”國乒鬼才全能選手許昕 + 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 + 央視知名主持人尼格買提,華為三折疊全面覆蓋各行各業高端商務人士,“華為這次的非凡見證官選擇還是相當明智的。”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Counterpoint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華為鴻蒙HarmonyOS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達到4%;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由2023年一季度的8%上漲至2024年一季度的17%,iOS份額則從20%下降至16%。同時,鴻蒙操作系統的5G普及率從2023年第一季度的9%上升至50%。
這也意味著,華為鴻蒙HarmonyOS在中國市場首次超越蘋果iOS,成為中國第二大操作系統,國內手機操作系統“安卓-iOS-HarmonyOS”三足鼎立之勢已成。這份報告還指出,鴻蒙操作系統市場份額的增長得益于華為旗艦產品的熱銷,華為在供應鏈本地化方面的努力,為鴻蒙操作系統的市場前景提供了廣闊空間。
“鴻蒙之父”、曾任華為消費者BG軟件部總裁的王成錄2021年曾表示,“16%是分水嶺,超過的生態基本就成了。”可見,對于鴻蒙系統而言,它已經邁過了生死線,即將朝著下一個目標飛奔而去,那就是純血鴻蒙以及由此而建立的全新鴻蒙生態。
2023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余承東喊出一句口號“輕舟已過萬重山”,業界都明白他這句話的含義和分量:鴻蒙操作系統的進展超出預料,華為已經度過最艱難的時刻,成功活了下來。
一年之后,8月29 日,華為在官網發布了2024 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 4175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34.3%,凈利潤率為 13.2%。逐年對比,華為的財務狀況基本上恢復到被制裁前的2019年。
此刻,華為三折疊的火爆,鴻蒙HarmonyOS成操作系統“新三強”,漂亮的財務狀況等,多重利好之下,或許才是華為真正意義上的“輕舟已過萬重山”。如果稍微附會一下,華為“三”折疊的意義已經不止于“巔峰之作”,更是華為再入佳境的信號。
但不得不說,華為面對的挑戰似乎比以前更多了,特別是在消費者業務上。一方面,華為三折疊手機問世,再次點燃折疊屏手機賽道的戰火。
其中代表性的有遠在德國的榮耀CEO趙明,在被問及如何看華為三折疊手機時,他表示,榮耀在三折、卷軸等技術上都有布局,技術方面雖已做好準備,但具體發布時間需看市場反應。不僅如此,小米、傳音、三星都傳出正在開發或者即將推出旗下的三折疊屏手機。其中,三星更為激進,可能正在開發可卷式手機。
另外一方面,折疊屏手機的滲透率還不高,短時間內難以攪動整個手機市場的格局。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表示,目前中國市場整個折疊屏手機一年只有1000萬的出貨量,全年的市場大盤2.8億,對于一個已經發展了5年的品類來說,這個滲透率依然很低。
而三折手機由于技術要求高,良品率低,售價高,以及參與者少等因素,很難成為主要增長點。事實上,不少廠商對于明年的折疊屏市場都處于一個保守的態度。比如OPPO曾一度放棄折疊屏手機的更新。
除此之外,華為消費者業務在新能源汽車賽道正在打另外一場戰爭。一個比較好的信號是,截止2024年上半年,華為車BU的營收飆升至104.35億,并實現了凈利潤22.31億,凈利潤率達到21.38%,扭轉了過去兩年的巨額虧損局面。讓余承東口中“唯一虧損的業務”成為過去。
對于華為來說,這些競爭是它活下去以及活得更好必須要經歷的。這一路走來,華為從科技創新的“深水區”到“無人區”,成為了智能手機行業的引領者,探索出一條智能手機高端化之路。
任正非曾說,只要我們能活下來,我們就是勝利者。這也是華為品牌,對于當下中國科技品牌最大的意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