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無兒無女,疾病纏身的張桂梅,一心托舉大山女孩免費讀書

“快一點,再快一點,還有兩分鐘上課了!”
“跑起來,都跑起來!”
天還沒亮,張桂梅的聲音通過手中的喇叭傳出,華坪女子高中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在華坪女子高中,所有的學生都必須剪短發(fā),最長不能超過肩膀,這樣洗頭既能節(jié)約水,更能節(jié)省時間。

周末,學生們的休息時間,只有3個小時。
張桂梅想要她們把時間都留給學習,女孩兒們時常都在奔跑,從宿舍跑到教室,從教室跑到食堂,從食堂再跑回教室。

和城里的孩子相比,許多來華坪女子高中的女孩兒,基礎(chǔ)比較差,高中3年,得補上小學、初中的所有知識。
每天清晨5點起床,夜里12點后休息,從教室到食堂不許超過3分鐘……在華坪女子高中,每一件事都有嚴格的時間限制,精確到分鐘。
“吃飯讓她們快一點,走路快一點,干什么都是快一點,節(jié)約一點時間算一點。我們的時間太緊了,只能這樣了,多背一個單詞算一個單詞,多弄一題算一題?!?/strong>



從2011年第一屆高考生開始,張桂梅每年都會送考,14年來從不缺席。每次,目送著孩子們步入考場,等在外面的她,收起了剛剛安撫學生的故作輕松,露出了焦灼的表情。
“高考比我的生命還重要?!?/strong>

2011年,華坪女子高中第一屆畢業(yè)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69人,綜合上線率達100%;
2019年,華坪女子高中共有118名學生參加高考,一本上線率達到40.67%,本科上線率82.37%,排名麗江市第一;
2020年,華坪女子高中共有159人參加高考,150人考上本科;
……
建校16年來,張桂梅和她的老師們,將2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兒送入了大學校園。

華坪女子高中歷來都沒有告別儀式。
“不想孩子們悲傷地離開學校,我不要她們的這些眼淚,我要的是他們信心滿懷地走向另外一個目標。”

來到民族中學不久,張桂梅就發(fā)現(xiàn),學校里不僅女學生少,還時不時有女孩兒從課堂“消失”。等她跑進大山女孩兒的家里,才得知,女孩兒已經(jīng)讓家人給嫁出去了。
2001年,華坪縣人民政府與華僑基金會聯(lián)合創(chuàng)辦華坪縣兒童福利院,也就是今天的兒童之家。張桂梅義務(wù)擔任兒童福利院的院長,從此成了136個孩子的媽媽。
而福利院門口,時常有健康的女嬰被遺棄……
“如果媽媽有知識,她不會丟棄女孩兒,也不會讓女孩兒在16、17的年紀去嫁人?!?/strong>
正是民族中學和兒童之家的經(jīng)歷,讓張桂梅萌生了要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

從2002年起,張桂梅就在為這個“瘋狂”的想法奔走。
在2002至2007年的5年時間里,張桂梅每逢寒暑假便四處奔波籌資,然而數(shù)年努力僅籌集到一萬元,這筆款項與創(chuàng)辦學校所需的巨額資金相去甚遠。
就在她要放棄的時候,轉(zhuǎn)機出現(xiàn)了。
2007年張桂梅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開會時一位女記者拉著張桂梅說:“你用手摸摸你的褲子?!睆埞鹈芬幻?,一個大洞,自己根本沒有發(fā)現(xiàn)。女記者說,下午散會了我來接你,我問問你的事情。
第二天,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文章讓許多人都知道了,云南大山里的一位女老師想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
2008年8月,在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捐助下,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公辦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在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建成,9月正式開學。

還在民族中學的時候,張桂梅就“戒肉”了,省下來的錢都給了學生,“兩頓肉夠他們一星期的伙食費?!?/p>
在華坪女子高中,學雜費、住宿費、課本和課外輔導書、校服……都是免費的。即使再困難,張桂梅也沒讓孩子們用過舊書,在大山里呆久了,她知道其實家里貧困的孩子內(nèi)心是很敏感的。
為孩子們操勞了十幾年,張桂梅的健康狀況日漸惡化。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支氣管炎、嚴重骨質(zhì)疏松、神經(jīng)鞘瘤、骨瘤、肺氣腫……她身患20幾種疾病,每天吃的藥都有一大把。

她,既是校長,也是保安。
她喇叭不離手,每天清晨,學生們在她的呼喊中起床,每天夜里,學生們在她的督促下就寢;
她強忍病痛,一遍一遍上樓下樓檢查校園的水電安全;
她不顧安危,為學生們驅(qū)趕校內(nèi)的蛇蟲;
……
她日復一日地,守護著大山里的女孩兒。

如今,許多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大學畢業(yè)后又回到了華坪縣。
華坪女子高中,改變了她們的命運,她們也希望自己能像張桂梅一樣,為大山里的女孩兒盡自己的一份力,希望有更多的她們,也能夠用知識改變命運,改變她們家庭的命運。
星星之火,就這樣有了傳遞。
*部分素材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quán)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處理。
參考資料:
[1] 《三農(nóng)群英匯》 20210104 鄉(xiāng)村振興人物榜展播——張桂梅
[2] 成為張桂梅
[3] 聽張桂梅講張桂梅
[4] 電影引發(fā)巨大爭議,真實的張桂梅是什么樣的?
[5] 記者為張桂梅高興,她卻說:今年是最難的一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