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春華章·初為人師丨00后美術老師:希望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播撒美育的種子
【編者按】
他們把青春獻給了講臺,他們把愛心留給了學生。他們初為人師,將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獻給了教育事業。他們熱愛著這份職業,正努力著將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時值第4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澎湃新聞推出“青春華章·青春正澎湃”特別策劃——初為人師,向這些堅定選擇了教育事業的新生力量致敬。
“身處在師范類專業培養方向的學校,周圍的師生環境、課程設置等都在潛移默化影響我,讓我漸漸意識到教師這份職業的價值。”2024年6月,寧宇辰大學畢業后選擇回到家鄉成都,成為一位美術老師。提到4年前的高考志愿填報,他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坦言,師范類美術專業并不是他的首選。當初,他一心想進入專業的美術類院校學習,但在四年的求學生涯中,寧宇辰逐漸堅定了投身教育事業的決心。
回憶起大學生活,寧宇辰曾參與學院組織的一個志愿服務項目,是在曇華林棋盤街小學教美術。“那些小朋友就像一群小天使,上完課后,有孩子給我寫了卡片,卡片上都是特別純真、美好的話語,讓人感覺非常治愈。孩子們身上這種很純凈的東西在社會人際交往中是很難得到的,這是很珍貴的收獲。”
2023年,還未畢業的寧宇辰前往成都的七中林蔭學校實習,對于七中林蔭,他有著特別的感受。“七中的學習氛圍濃厚,學生們都很有靈氣。美術這門學科可能比較偏向文學、藝術方面,跟文科班同學們的共鳴會更強烈。”每一次上課,他都能感受到與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課堂的氛圍也和諧融洽。
在一次藝術鑒賞課上,寧宇辰為學生們講解了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這幅作品我曾經臨摹過,《溪山行旅圖》的尺寸達到了兩米,所以我就直接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展示了臨摹作品,借此機會可以更直觀地展示歷史原作和這種臨摹作品之間的一些異同。”
每當課程結束,收到學生的正反饋時,寧宇辰都感到發自內心的愉悅。

寧宇辰給學生上美術課。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教師之路道阻且長
成為一名優秀且經驗豐富的教師并非易事。
在實際教學中,寧宇辰也遇到過不少難題。“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個家庭情況比較復雜的孩子,他的性格有點暴躁,常常不遵守課堂秩序,只有當班主任出面的時候,他才會收斂自己的行為,并且他和其他的小朋友也無法友好相處。”面對這樣的學生,寧宇辰沒有放棄,嘗試著與他積極溝通,試圖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行為和背后的原因。
“當我試著與他建立起信任關系后,發現他其實能安靜下來,放下自己的敵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寧宇辰表示,通過耐心地傾聽和交流,他逐漸打開了孩子的心扉,讓他學會了控制情緒,與同學們和睦相處,上課也變得越來越認真,會積極地與老師互動了。
在教學生活中,寧宇辰也在不斷反思,作為一名美術老師,并且是一名剛畢業的新教師,和班級的孩子們接觸時間并不像班主任和主科老師那么長,可能做不到和學生之間的深入了解,那又應該如何有效管理課堂秩序,完成教書育人的工作?如果一名學生拒絕遵從指令,作為美術教師究竟應該采取何種措施?是應該尋求班主任的幫助,還是親自介入處理?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時,新教師又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教學權威?
在寧宇辰看來,建立理性的秩序是很有必要的。“作為新老師,一開始就要告訴學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樹立起一個老師的威嚴。”
此外,寧宇辰還提到了作為一名教師日常工作中面臨的一些現實問題。“教師的工作并沒有大家傳言的那么輕松,暑假我們會有新生夏令營和教師培訓,會提前一周在學校開會學習。”

寧宇辰與支教學生合影。
探索“教書育人”之路
如今,對于課堂教學,寧宇辰也有了自己的感悟。“課堂一個章節的主要內容,我會快速過一遍,或者說一邊推進一邊旁征博引,基本上就是抓住一個主要的元素深入挖掘。”
寧宇辰說,“每堂課我都會收集大量的相關資料,然后去構建系統的知識框架,以此為基礎開展每一堂課,我認為這才是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他會給多個班級的孩子授課,面對同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寧宇辰并不感到枯燥和乏味。“反復去上同一堂課其實是對我授課能力的提升,每一堂課我都會反思自己可能有一些地方講得比較欠缺,有的地方還需要改進。下一堂課同樣的內容、同樣的講法,我就能講得更好一點,不斷地優化我的教學方式,達到教學目標。”
寧宇辰認為,如果反復講同一節課,可以不斷熟練,授課的時候就可以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發散性或者具有開創性的部分,而不是局限在記憶課程內容上面。
提到“教書育人”四個字,寧宇辰認為“育人”是核心關鍵。“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在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如何去關愛一個學生,去科學地培養,去順應他發展的規律,是我想要著重注意的地方。”寧宇辰解釋說,如今網絡技術發達,知識技能的學習途徑眾多,學生們完全可以通過書籍和互聯網了解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輕松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獲取知識方面并沒有太高的壁壘。寧宇辰認為,相比之下,學生的健康成長,思想品德的培育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寧宇辰希望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我認為育人是種比較偏感性的東西,需要花時間去觀察、去感受、去理解學生,用心找到他們對應的癥結,再去解決,或者去陪伴,幫助他們化解。我希望能夠在其中去著力幫助學生,幫助他們全方位發展。”

給學生授課
“想讓學生擁有感受到美的力量”
“除了美術生以外,高中的美術課程不如主科受到重視,學生們接觸到美學教育的時間少,我認為這對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遺憾,所以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們有機會接受更豐富的美育教育,在緊張忙碌的高中生活中也可以享受美術帶來的樂趣。”寧宇辰認為,美術不僅是技巧的學習,更是心靈的滋養。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教學,能讓學生們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感受到美的力量。
寧宇辰還關注到,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由于學業壓力,人際關系,家庭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一些學生可能產生心理疾病甚至出現極端行為。
心理問題的治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一個副科老師,在每周與學生見面次數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如何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與指導,成為了他不斷探索的方向。“我可能未來會更多地去關注一下藝術與心理方面的研究,像藝術療愈這方面的。我想運用我的專業知識,去學習如何用藝術等方式幫助學生走出心理的困境,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
談到理想,寧宇辰表示,“作為一個美術老師的話,我覺得比較宏大一點的目標就是提升后代的美育水平,提升他們的藝術素養。這也是我們一線教師,一線的美育工作者正在從事并且不斷推進的事情。就現在普遍而言,社會的審美素養其實還有待提高,這需要通過教育來一點一點推動和改善。”
“作為一個剛剛畢業任職的新教師,我可以先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管好自己現在負責的班級,培養自己所能接觸到的這些孩子,為提高社會的美學素養貢獻自己的力量。”寧宇辰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