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歪果仁口述中國|德國夫婦與450名聾啞兒童的故事
【口述人簡介】
吳正榮(來自德國)
1970年出生。2002年與妻子杜雪慧(Dorothee Brutzer)來到中國湖南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幫助聽障兒童進行語言康復訓練。2011年開設吧赫西點面包坊,教授聾啞青年烘焙技能。夫婦倆至今已資助450名聾啞兒童,教會了近30名聽障青年制作面包西點。妻子杜雪慧至今仍在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工作,還開辦了一個聾啞兒童圖書館。

“今天天氣應該還不錯。”每天天剛蒙蒙亮我就會起來,望望窗外,很多時候,還能望見天空中有幾顆星星。妻子已經在廚房里準備早餐,一會兒,她要搭乘公共汽車去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原長沙市盲聾啞學校),幫助那里的聾啞兒童進行康復訓練。而我要騎上我
的電動車趕去面包坊,上午,我們要完成當天所有的面包西點的制作。十六年了,老街坊們與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出門遇見,他們會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他們的孩子們,當年還躲在長輩的身后,用怯怯的眼神打量著我們夫婦,如今都已搬走了,或求學或工作。我們租住的房屋旁邊,一幢幢摩天大樓已經巍然聳立。逢年過節(jié)遇到回家省親的各家孩子,他們會驚訝地問:“你們還在這兒?”是的,我們還在這兒,我們一直都在這兒。
2002年,我和妻子杜雪慧作為德國“環(huán)球救助協(xié)會”的代表來到中國大陸,原計劃在長沙短暫停留,協(xié)助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及湖南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對聽障兒童進行語言康復訓練。
在德國斯圖加特,我有份薪水不錯的在制藥廠實驗室的工作,我們設想著,未來會有房有車,或許再添一兩個孩子,假期帶著他們去森林、海邊游玩……但沒想到,這次中國之行,卻讓我和妻子的生活從此改變。
來中國定居前,我們夫妻都已擁有自己的中文姓名。我叫吳正榮,這個姓來自我的德文名Uwe的發(fā)音,“正榮”的意思為正直光榮。我的妻子叫杜雪慧,“雪慧”意為冰雪聰慧。一直癡迷東方文化的我們,1997年曾去中國臺灣學習了兩年中文。
在康復中心,我們見到了許多孩子,他們的臉上滿是與年齡不相稱的焦慮和茫然,陪在他們身邊的,是比他們更為焦灼的父母。當時的中國,對殘障人士還沒有更多專業(yè)性的輔助訓練。當時在機構中,我們常常聽到大家說“十聾九啞”,而憑借我們在德國福利機構做義工的經驗,我們知道這一說法并不正確,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如果能在七歲以前得到科學的語言康復訓練,他們是完全可以學會講話的。
換句話說,聽障兒童錯過了七歲前兒童語言功能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才往往成為“聾啞人”?!霸绨l(fā)現、早干預、早康復”,這是聽障兒童治療和康復的三大原則??吹疆敃r對聽障兒童的語言訓練非常缺乏,我憂心忡忡。我在妻子的沉默中讀到了她與我同樣的心聲:“留下來,幫助這些孩子?!?/p>
就這樣一晃,十六載春秋過去了。
當年,很少有普通幼兒園或學校愿意接收這些孩子,而家長們或是擔心孩子受歧視,或是完全接受“十聾九啞”的判斷,而寧愿將他們送到特殊學校。那時候,昂貴的助聽器、人工耳蝸,對于絕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來說確實難以承受。
我們與湖南省殘聯(lián)、長沙市殘聯(lián)的工作人員一起,走進聽障兒童的家庭,鼓勵他們的父母不要放棄努力。在康復中心,我們買來許多兒童書籍,手把手教這些孩子看圖說話,也嘗試用鑼鼓等簡易設備來刺激孩子的聽覺神經。
除了湖南省會長沙,我們還隨殘聯(lián)工作人員到了株洲、湘潭、吉首、郴州……那時候,我們只有一個想法:爭取讓更多的聽障孩子感受到有聲世界的豐富。
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個聽障兒童訓練2—3年,大致就可以進行基本的交談,并和普通孩子一樣上學,有的甚至會表現得非常優(yōu)秀。
前些日子,有個曾經接受資助的孩子告訴我們,他考上大學了。他學說話學得蠻好,愛讀書,成績一直是班上前十名以內,他考上大學我們很高興。每次我和妻子看到又一個孩子步入普通學校時,都會感到莫大的幸福。盡管我倆沒有自己的孩子,可是,當孩子們終于開口說話,尤其當很多孩子在他們媽媽的鼓勵下,撲進雪慧懷里,稱呼她“德國媽媽” 時,雪慧的眼睛里就會閃爍著淚光。她告訴我,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還有一些人已經結婚生子,我們也覺得很好玩兒,好像當了爺爺奶奶一樣。
高峰期,我們曾資助80名聽障兒童,每月提供給他們家庭400元錢。這些錢雖說只能給他們帶來微小的幫助,但我們希望將一份溫暖、一份關愛傳遞給他們,我們相信愛能夠產生力量,甚至產生奇跡。
2008年,中國北京迎來了奧運會和殘奧會,而這也使中國8000多萬殘障人士的命運愈來愈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2009年,中國政府將貧困聽障兒童救治納入由中央財政撥款的康復項目,連續(xù)三年,每年全國有3000名聽障兒童可以免費佩戴助聽器和得到康復訓練,部分兒童甚至獲得免費植入人工耳蝸的機會??祻椭行牡呐渲靡驳玫搅思訌姡a貼也提高了。
我和雪慧為“春天”的到來感到歡欣鼓舞,而這時候,與一位聽障青年的媽媽的一番交談,又讓我倆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培訓這些孩子掌握一門可以自食其力的技能,幫助他們就業(yè)。因為孩子們雖然能進行基本的交流,但與普通人相比仍是有差距的,如果不能就業(yè),不能融入社會,那也很難讓他們活得自信和樂觀。
恰好那個時候,在長沙當時的繁華路段五一路有家德國面包坊要轉手。而聾啞人通常動手能力比較強,觸覺比較靈敏,做面包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可以做到的。我與雪慧商量后,花費2萬歐元,盤下了這家店鋪。我并不擅長做面包,更沒有開過商鋪,在德國老鄉(xiāng)的幫助下,折騰了幾個月才辦好相關事宜。我又跟隨德國老面點師,從專業(yè)的角度學會了20多種面包、糕點的制作方法。那是2011年,6名聾啞員工,外加一位德國專業(yè)面點師傅,我們的小小面包坊“吧赫西點”開張了。之所以叫“吧赫”,是因為我喜歡巴赫的音樂,但是“巴赫”這一名稱的工商注冊又不容易通過,所以就叫“吧赫”了。
從來沒有經商經驗的我,沒有進行任何的商業(yè)推廣,也不懂什么產品策略,只是本著親切待人、貨真價實的經營之道開門營業(yè)。所有員工都是聾啞人,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這并不是真的困難,入不敷出的經營狀況才是讓我焦頭爛額的事。員工是聾啞人,我們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就業(yè)能力,是不收學費的,而且免費提供吃住,因為我們不想給他們捉襟見肘的家庭再增加支出。同時,我們原材料品質要求高,多數從德國購來,成本也就比較高。更讓我們?yōu)殡y的是,繁華地段高昂的店鋪租金直接導致了入不敷出,一點點的盈利對面包坊和聾啞員工來說簡直微乎其微。幾乎山窮水盡之下,我和妻子一度想要放棄。望著店員們期待交織著焦灼的眼睛,我和雪慧在那些日子里常常夜不能眠。這個小小的面包坊,不僅僅是德國面包的售賣點,更是聾啞人的技能培訓基地,我們決定無論如何都要保住它。
在大家的提議下,我們把面包坊遷到了偏僻的湘春巷。中國有句話,“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對我們來說,當時的搬遷完全是無奈之舉。
2013年,這個面包坊開始引起當地媒體的關注,于是,小小的巷子變得熱鬧起來。嗜辣的湖南人并不鐘情于葵花子仁面包等德式面包的口感,但這似乎并不影響大家的熱情。更有一些顧客從外地慕名而來,以至于一些出租車司機都與我們熟悉起來。
我和雪慧常說,中華民族是善良又重情義的民族。內心的悲憫一旦被喚醒,他們往往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激情。
在媒體的關注下,在民眾的支持下,吧赫西點存活了下來,繼續(xù)傳授聽障青年西點制作手藝??吹剿麄円粋€個終于可以走上工作崗位,我和妻子感到所有的堅持都是值得的。如果我們的愛能感染到更多的人,帶動大家來一起關注殘障人士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為他們有尊嚴地活著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幫助,那將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從到長沙至今,十六年過去了,這座城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行車的叮當聲被馬路上轎車的喇叭聲、跑車的轟鳴聲替代,街頭還涌現出一排排色澤亮麗的共享單車。百姓的腰包鼓了,政府對殘障人士的補貼也多了,我們的夢想一點點在實現。讓我倆有點憂心的是,現在不少顧客會打電話來店里,問是否提供外賣服務,有些顧客甚至住在離店僅僅幾十米遠的地方。我想,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fā)展,中國人勤勞吃苦的美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今天,我一如既往地騎著自己的電動車,一如既往地在這個巷子里教孩子們做面包,我相信改革開放中快速發(fā)展的中國會為殘障人士提供更多的發(fā)展平臺,我們這家面包坊的目標也終將實現。
當磁浮快線在長沙開通后,我和雪慧特意去感受了一次。我們的中國朋友說,中國的高鐵現在幾乎已貫通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我想,等我和雪慧老了,我們一定要到中國各地去看看。
很多時候,我遇到的中國人都會問我同樣的問題:“你們想念德國嗎?你們這么多年是怎么堅守下來的?”
我們當然想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和那里的親人,大概每隔兩三年我們會回德國一趟。德國的親人們,從開始的不理解到現在為我倆感到驕傲,并協(xié)助我們尋找德國愛心人士和慈善機構的幫助,讓更多貧困聾啞兒童得到關愛和康復訓練。他們知道,長沙早已成了我們的第二故鄉(xiāng)。
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和雪慧能獲得中國的永久居留證,在這里長久住下來。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聽障兒童敢于走出家門在公園里奔跑,越來越多的普通幼兒園和學校向他們敞開大門,我們知道“寬容”越來越融進中國的社會?!皥允亍逼鋵嵤且环N痛苦的執(zhí)著,我和雪慧并不認為我倆在堅守,如果一件事有意義,值得去做,大家又有能力去做,我們就不應該放棄。這個過程或許會辛苦,但也是快樂和幸福的。
(張向陽、周永蘭/ 整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