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殺魚弟”被刑拘:一個少年的殘酷成長
“殺魚弟”又上新聞了。
這一次是因為斗毆,被蘇州警方刑拘。一起被刑拘的還有他的父親孟某。父親停車卸貨,認為別的車輛擋住了他,急按喇叭,雙方發生沖突,“殺魚弟”趕過來加入“戰斗”,最終造成對方“傷情較為嚴重,肋骨和鼻梁骨骨折”。
某種程度上說,這并不讓人感到意外。去年,“殺魚弟”因為和父親爭執,喝下40毫升百草枯,在蘇州、山東等地治療后,才僥幸撿回一條生命。此事當時受到全網關注,人們揪心于“殺魚弟”是否能安然脫險。

但從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這對父子性情極為暴烈。發生內部矛盾時,“殺魚弟”會殘忍地傷害自己。事后,又有傳聞稱父子倆去找賣農藥的人“麻煩”。一些網友坦言,自此對“殺魚弟”父子失去同情和好感。如今的斗毆事件,似乎又證明了這樣一點:當有了“外部敵人”時,“殺魚弟”也不會客氣。
“殺魚弟”最初走紅是因為2010年的一張照片。當時他還是一個少年,和父親在蘇州一菜市場殺魚,“手法嫻熟,眼神犀利”,被人拍下上傳網絡后迅速成為“網紅”。
人們從那張照片里看到很多:底層人討生活的艱辛,孩子神情流露出的對生活的忍耐和倔強。他的眼神代表了很多人生存的某種境況,人們很容易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很多人心疼這個本該享受快樂童年,卻在現實中過早品嘗生活苦澀、人生不易的孩子。
九年過去,少年逐漸長大。他還是和父親一起在菜市場做水產生意。經歷了去年的“生死抗爭”,生活也沒有多少變化。內心感受到的殘酷,和歲月一起生長,相信在菜市場的人們能夠感受到他的力量。他熟悉那里的生存邏輯,并且竭力為自己爭得一塊生存空間。
雖然辛苦,卻也不會太過貧窮。不過,我們仍很難說,這種生活就是讓人滿意的。但這就是真實的生活,粗糲、沉重。
從喝下百草枯到斗毆、被刑拘,“殺魚弟”也漸漸偏離了人們為他打造的“人設”。
2010年的走紅,來源于網絡形象與都市人現實生活的反差。人們會認為,一個那么小的孩子,應該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坐在課堂里讀書。當時的輿論,也在討論應不應該讓他回歸學校。
這是占主流地位的現代生活觀念,當然是正確的。但是放在一個具體的生命體上,有時候卻是無效的?,F實可能是,不管是父母還是“殺魚弟”本人,都認為早早地學殺魚,將來做水產生意,是自然的也是更合理的選擇?!皻Ⅳ~弟”無法逃脫屬于他自己的命運。以后,他是否愿意按照都市人期待的那樣去“逃脫”,也是一個問題。
他參與打架斗毆、受到相應的懲罰是相當合乎邏輯的事情。面對這種局面,我們只有嘆息。我們也無法假設,他在2010年被媒體關注后回到課堂會是怎樣的人生?,F實中有太多“殺魚弟”這樣的普通人,不會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著。
但是在媒體的持續關注下,人們可以如此清晰地看到一個少年殘酷的成長軌跡,卻又無能為力,不能不說是一件相當遺憾的事情。在瞬息萬變、“網紅”如走馬燈飄過的互聯網時代,人們以后更不會一直在意他的處境。
現實中,可能有很多“殺魚弟”這樣的孩子,極少數因為某個偶然成為“網紅”,但終究歸于默然,大多數自始至終都是時代和社會的失語者。他們或許很早就意識到“命運”這種神秘事物的存在,但又缺乏改變的力量。能平穩地度過一生已是萬幸,在生存環境惡劣、家庭教育無力、學校教育缺失的多重作用下,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案例,也不少見。
如何為他們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而不至于像“殺魚弟”這樣,從殺魚、殺自己再到傷害他人,不僅是個體和他們家庭的任務,也是全社會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