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來西亞總理訪俄再提加入金磚,“中立外交”或是雙刃劍

當地時間2024年9月4日,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第九屆東方經濟論壇期間,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握手。 視覺中國 圖
9月4日至5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前往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參與東方經濟論壇,展開為期兩天的工作訪問,并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
馬來西亞是明年的東盟輪值主席國,安瓦爾9月4日據此向普京表示,會致力于加強東盟和俄羅斯在各領域的合作。俄羅斯是2024年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府7月正式向俄羅斯申請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安瓦爾在此次訪問中再次強調了這一立場,并獲普京邀請參與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4日報道,安瓦爾當天抵達俄羅斯后與普京舉行雙邊會談時說:“我期待與俄羅斯建立更好的關系,無論是個人還是政府之間的關系,以及各領域的合作……我們有巨大的合作潛力,我們還沒充分利用。”
俄馬外貿潛力大
目前,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勢頭較好。在服務業擴展和出口復蘇帶動,以及批發和零售貿易、運輸和存儲、金融和保險業等行業的良好表現下,預計馬來西亞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5.8%,比預期高,也比第一季度數據4.2%更強勁。同時兼任財政部長的安瓦爾7月20日表示,政府會繼續以主張寬容、互通、對話的“昌明經濟”框架為國民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政府據此認為,會有更多外國投資來到馬來西亞。
據彭博社引述馬來西亞外交部聲明報道,在安瓦爾對俄羅斯的訪問中,兩國討論了多個領域的合作,涵蓋航空航天、先進技術、農業、糧食安全等。安瓦爾說,如果俄羅斯能與馬來西亞分享其成就并同意“在所有領域展開合作”,馬來西亞將從中得利。
安瓦爾還贊賞了普京對俄羅斯的領導,他4日對普京說:“你們表現出了能夠應對困難并生存下來的決心,我們肯定會從這次經歷中受益。”
雖然俄馬雙方似乎在經濟往來上表態積極,但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規模有限。據《聯合早報》報道,兩國雙邊貿易額為35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美國分別是馬來西亞的第一和第三大貿易伙伴,馬中去年的雙邊貿易額達988億美元,馬美為655.5億美元。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4日報道,普京當天在會見安瓦爾時表示,兩國間的貿易額并不能令俄方滿意,雙方的潛力要大得多。安瓦爾認同普京的觀點。
安瓦爾4日與俄羅斯伊斯蘭教有關方面負責人會面時,還討論了伊斯蘭銀行系統、伊斯蘭高校、伊斯蘭藝術等領域的合作。“俄羅斯擁有2500萬名穆斯林,這比馬來西亞穆斯林人口還要多。”安瓦爾說。另據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馬新社)4日報道,安瓦爾也關注到了俄羅斯對于清真認證產業的濃厚興趣。資料顯示,馬來西亞國際清真認證中心頒發的清真證書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在世界各國通用。
另據馬新社9月5日報道,隨著馬來西亞在2025年成為東盟輪值主席國,俄羅斯預計會通過與馬來西亞的關系尋找與東盟的新接觸點。此前,俄羅斯已與多個東南亞國家展現出良好的關系。印尼當選總統、現任國防部長普拉博沃7月訪問俄羅斯并會見普京,將俄羅斯稱為“印尼真正的朋友”;6月,普京對越南展開國事訪問;俄羅斯還與緬甸軍方領導人敏昂萊維持著密切的關系。
安瓦爾的中立外交
據馬新社9月5日報道,安瓦爾當日強調,馬來西亞目前已經是擁有優先加入金磚機制機會的國家之一,全球南方(即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非常有利。據中新社報道,7月28日,安瓦爾會見了來訪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并向俄方表明了馬來西亞愿意作為成員國或戰略合作伙伴加入金磚合作機制的意愿。6月,安瓦爾也曾向巴西總統盧拉表達了加入金磚機制的意愿。
馬來西亞與金磚國家成員國中國和印度經貿關系密切。馬來西亞政府風險咨詢公司Vriens & Partners董事沙茲萬(Shazwan Mustafa Kamal)對《南華早報》表示,馬來西亞已與中國和印度達成雙邊協議,使用本國貨幣進行貿易,旨在減輕外匯波動的風險。沙茲萬說:“安瓦爾認為去美元化是一種比依賴美元更穩定的貿易體系……尤其是考慮到2016年開始的持續不斷的貿易戰問題。”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馬來西亞研究項目主任哈欽森(Francis Hutchinso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說,安瓦爾希望馬來西亞加入金磚合作機制的立場,不能被理解為“傾向中國和俄羅斯”。
對于安瓦爾和馬來西亞而言,加入金磚國家有著顯著的地緣政治意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馬來西亞項目協調員陳惠珍在接受采訪時分析說,作為中等強國,馬來西亞一直尋求提升區域的領導地位,以便能就該國關注的多個課題發表主張。“俄羅斯與中國和美國都是重要的大國,與俄羅斯接觸符合馬國提升地位及話語權的目標。”陳惠珍說。
馬來西亞時事評論員阿迪布(Adib Zalkapli)受訪時說,馬來西亞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采取中立及開放的外交立場,安瓦爾的俄羅斯之行也基于這一立場。在對外交往上,馬來西亞支持區域內有中國參與的聯通合作,比如“一帶一路”倡議,但同時也參與了親西方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以及美國總統拜登2021年10月提出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
《聯合早報》3月報道分析稱,馬來西亞2020年至2022年的動蕩政局,讓馬來西亞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大打折扣。安瓦爾上臺后,比前任更積極推動外交方針,就中美、東盟和緬甸等議題明確表態,試圖加強馬來西亞在國際舞臺的話語權。安瓦爾一再強調,馬來西亞不會“選邊站”,希望吸引投資和發展經濟。“馬來西亞的態度是開放和自由的,我們的對外關系涵蓋歐美、中國、印度,如今還有俄羅斯。金磚國家機制正在建設全球南方的力量,這將使得我們在經濟合作中得到好處,不會受到其他大國的壓力。”安瓦爾說。
然而這種中立的平衡外交,對馬來西亞的經濟來說或許也是雙刃劍。分析指出,馬來西亞在經濟上與西方國家有著很深的依賴關系,西方國家仍是馬來西亞獲得技術轉移和外資的重要來源。據彭博社報道,目前馬來西亞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中心樞紐,科技巨頭已在該國的基礎設施上投資了數十億美元。安瓦爾則承諾提供至少250億林吉特(約合57.61億美元)支持半導體產業,并計劃吸引至少5000億林吉特的投資。
但近期美國等西方國家對馬來西亞升溫和俄羅斯的關系保持警惕,也對此采取了行動。6月,馬來西亞半導體貿易、批發和服務公司Jatronics因涉嫌向俄羅斯軍事相關公司供應可用在導彈、戰斗機和無人機的關鍵電子部件,而被列入美國單邊制裁名單。
另據《南華早報》8月31日報道,美國擬從2025年開始對馬來西亞等4個東南亞國家征收太陽能電池板關稅。分析人士擔心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在未來也會受到美方類似的審查和針對。
《南華早報》引述分析稱,馬來西亞在地緣政治中維持了中立立場,有助于該國避免美國制裁的沖擊,然而這樣的平衡能有效的前提是讓美國確信,“高新技術和產品”不會流入美國不認可的國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