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北省人大代表:要采取措施應對農村“彩禮高、光棍多”問題
“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加快,農村社會結構出現嚴重的問題。在河北農村絕大部分村莊,嚴峻的‘彩禮高、光棍多’的社會問題已經形成。隨著農村彩禮的不斷攀高,面對農村男多女少的現實,農村彩禮高,娶妻難的現象愈演愈烈,農村光棍數量正在逐年增加,每個村少則20幾個光棍,多則大幾十個,甚至上百個。”
在2019年河北兩會期間,來自唐山代表團的河北省人大代表、省社科院社會發展所研究員樊雅麗向河北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提出了各級政府要采取措施應對農村“彩禮高、光棍多”等問題。

樊雅麗表示,高彩禮和農村光棍已經成為“惡性循環”,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娶媳婦門檻就會越來越高,如此循環,必然會對社會產生不滿和仇視,從而導致這些農村光棍成為農村社會的一大批不安定因素。農村光棍沒有后代,沒有精神寄托,大部分會孤獨終老,其養老也必然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近兩年我們課題組在唐山、保定、張家口、滄州、邢臺等地農村多次調研時發現,我省普遍存在著“彩禮高、光棍多”的社會問題,同時出現農村因婚“返貧”的新問題。”樊雅麗稱,調查組在走訪座談中,普遍反映孩子結婚問題成了當前農民最主要的負擔。
樊雅麗提到,在調研走訪的某些農村,農民孩子結婚有句順口溜“萬紫(10000張5元鈔票)千紅(1000張100元鈔票)一片綠(若干張50元鈔票)”,也有說聘禮要“三斤三兩”“六斤六兩”“八斤八兩”(百元人民幣紙鈔,每斤5萬元左右),還要“一動不動”(“一動”是指小汽車,“不動”是指樓房)。
經樊雅麗測算,農村孩子完婚,基本花費要在50萬-100萬元,許多人家都是借債操辦婚事,“辛辛苦苦攢十年,一娶回到‘解放前’”就是真實寫照。城市周邊結婚負擔重,偏遠山區也照樣。
“另外農村男女比例失調,很多村民反映農村離婚率越來越高(再婚女子不愁嫁)的問題,背后隱藏很大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樊雅麗表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窮”,二是農村女孩越來越少。女孩少,男孩就沒有結婚對象,原因在于,一是男女性別比例失衡。因為重男輕女等落后陳舊的生育和性別觀念,女孩出生的比例相對較少;二是因為人口的流動和遷徙,女孩子外出務工,很大一部分留在了城市,導致農村的女孩越來越少。
樊雅麗表示,這個社會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全方位的社會系統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需要放遠眼光,結合當前的鄉村振興,盡快形成思路和對策,采取措施著手加以解決。各級政府要盡快采取措施,應對農村嚴峻的“彩禮高、光棍多”問題。
對此,樊雅麗建議改善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整合、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強化農村紅白理事會的管理功能,遏制高彩禮的攀比之風;完善農村公益性社會組織,筑巢引鳳;用“陽光”工程化解農村光棍問題;創辦致富項目,筑巢引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