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多國金融機構高管熱議:亞洲造就了全球支付革命,上海對亞洲初創企業有特別的吸引力
AI時代數字化創新對跨境商業將產生什么影響?金融技術創新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相向而行”的過程中,國際卡組織、銀行、支付企業、技術領軍企業等的發力方向在哪里?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又將在金融和科技創新方面發揮怎樣的作用?9月5日,在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的“跨越邊界:數字化創新激發全球潛能”主論壇上,美國運通全球網絡服務總裁Mohammed Badi(穆罕默德·巴迪)、印尼電子支付企業Dan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Vince Iswara(張神源)、匯豐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全球交易銀行總監Michael Wallance(霍麥高)和螞蟻國際首席執行官、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楊鵬同場暢聊。

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的“跨越邊界:數字化創新激發全球潛能”主論壇
談及創新和普惠的鏈接存在的機遇和挑戰,霍麥高表示,傳統金融機構在移動創新也大有可為。匯豐銀行發現小微企業家對移動科技“情有獨鐘”,因此在其銀行軟件中不斷針對小企業需求開發新的結算和數據分析等功能,幫助他們進行貨品、商品和資金的流動。
楊鵬則表示:“未來,全球金融服務特別是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普惠,可能是整體國際普惠工作的重中之重。墨西哥的銀行伙伴告訴我們,只有47%的人有銀行賬戶, 而他們的人均GDP是13000美元。這對有志于創業的人們、對于社區經濟影響很大。我們希望用數字科技支持更多當地伙伴去彌補這道數字鴻溝。”
來自全球的上述金融機構高管還分享了在金融科技創新方面感受到的“上海經驗”。
張神源表示,上海和中國對亞洲初創企業有特別的吸引力,“很多數字支付創新都起步于上海,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里的創新仍然層出不窮地涌現,我們從這里的同行身上學習到很多,上海是全球數字科技企業,特別是新興市場創業者的向往之地。”
穆罕默德·巴迪則表示,百年前,美國運通就在上海開展航運服務。今天上海令人感到生機勃勃,而且在金融和科技創新方面成就突出,吸引越來越多全球同行的關注。
在被問及在下一輪數字化創新中,亞洲能帶給世界什么啟迪時,霍麥高說:“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亞洲同行總是不斷追求更好的用戶體驗,更絲滑,更便捷,比如像支付寶那樣包羅萬象的超級應用。”
同時,創新也要兼顧文化和市場的獨特需求。巴迪表示,亞洲市場是超級應用的天下,而西方國家用戶則還在適應階段,甚至還是習慣多種單一功能軟件。
張神源則表示,對于印度尼西亞這樣人口眾多,傳統基礎設施匱乏的新興市場,APP仍然是人們進入數字世界的主要通路,“過去,開發一個APP需要20萬、50萬美元去燒錢,今天隨著AI的快速發展,10分鐘就可以起一家數字店,甚至打造一個APP,跑通一個小公司的運營鏈路。這對普惠服務和經濟整體運營效率意義重大。我認為這就是‘創新重塑世界’的一個方式。這方面中國同行們持續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
“記得我的中國同行曾經說過,很多創新要素往往要積累和蟄伏很長時間,然后有一個機會匯聚爆發。在亞洲我們見證了這種良好土壤和創新種子的結合:手機,芯片,二維碼,從這里造就了全球支付革命。將多種創新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更加革命性的技術,這是亞洲的一個優勢,我期待看到這里同行的持續創新。”討論的尾聲,巴迪感慨地說:“我們期待從上海出發,在中國進行更多的技術合作和業務投資,為這個重要的市場發揮更大作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