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職務之便謀一己之私,來看看職場小白的“黑化”史 | 貴州經偵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在“光鮮亮麗”的職場背后,不少單位頻頻爆出涉嫌職務侵占罪的“內鬼”。

近期,我省各地公安經偵部門破獲了多起『職務侵占案』
接下來,看看這些普普通通的打工人
如何一步步“黑化”走進犯罪深淵
案件回顧
案件一:這P圖值53萬?
近日,鳳岡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接轄區某裝修公司負責人報案,稱其公司管理人員周某利用職務之便,侵占公司資金。接報案后,民警迅速開展調研,通過查看公司資料、實地走訪等方式進行縝密偵查,依法固定證據,查明周某在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侵占公司資金。后周某發現挪用公司資金的窟窿越來越大,已無法彌補其資金缺口,于是便通過網上P圖的方式虛構公司余額資金來欲蓋彌彰,掩飾自己的犯罪行為,后公司負責人發現了該公司盈利存在重大問題,在清理公司賬務時發現了周某非法侵占公司資金的犯罪行為。
為挽回該公司經濟損失,鳳岡經偵辦案民警多少次驅車前往多地調查取證,用心、用情、用法對嫌疑人及其家屬開展工作,最終周某放下思想包袱,投案自首,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并主動退賠違法所得的53萬余元。
目前周某已被采取強制措施,該案已移送起訴。
案件二:我是法人,公司的采購款我想花就花
近期,貴定縣某貿易公司股東吳某到貴定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報案,稱其公司法人邵某在未經過公司允許的情況下,私自出具委托書并加蓋公司公章,要求與公司有業務往來的貴州某食品公司將共計148344.74元的采購款打入自己私人賬戶內。
經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邵某在擔任公司法人期間利用職務便利侵占公司共計148344.74元采購款并用于個人消費且拒不歸還的犯罪事實。
犯罪嫌疑人邵某到案后,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家屬積極退還邵某侵占的公司資金人民幣14.8萬元,公安機關已將此案移送審查起訴。
案件三:拒不上交公司款項,將80余萬元據為己有
2024年6月3日9時許,新蒲新區經偵大隊接到貴州某冷凍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某報案,稱其員工付某在公司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將本應上交公司的八十余萬元款項非法據為己有,拒不上交公司款項,付某的行為涉嫌職務侵占罪,經民警審查后同日立案。
2024年7月,犯罪嫌疑人付某以職務侵占罪被批準逮捕,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
罪名解讀
【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之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
職務侵占的常見形式
1、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侵占公司財產;
2、公司股東擅自占有出資企業的財產;
3、非法占有其他股東的股權;
4、把公司的股權轉讓款據為己有;
5、以公司名義向他人借款后,占有或者攜款逃逸;
6、采取不正當交易手段,攫取其他應歸屬于公司的企業的利益;
7、非法處分或者使用本單位合法持有的財產,即變持為全部;
8、非法占有政府退還公司的土地出讓金等款項;
9、利用職務便利不付款就占有本公司產品;
10、虛構不存在的項目或業務占有公司資金等。
警方提示
這一起起發生在身邊的鮮活的案件給企業敲響了警鐘,大到企業的管理者、運營者,小到庫管員、司機,每個崗位都有可能成為企業內部腐敗案的參與者,由于這些崗位的管理相對關鍵崗位而言比較松懈,一旦發生貪腐往往難以察覺,造成的危害后果可能觸目驚心。因此,補齊缺口,完善基層管理制度,更有利全面筑牢反腐防線。同時,一旦發現案件線索,更要及時報案。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偵偵再次提醒大家,在生活、工作中,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法律素養,不要因為一時貪念走向犯罪的深淵。
來源:貴州經偵
責編:張適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