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氣象旅游發展大會|中疾控環境所王林:應對氣候變化要做好健康風險預警
澎湃新聞記者 楊喆 實習生 張詩雨
字號
8月29日,第二屆氣象旅游發展大會在貴州省安順市舉辦。與會嘉賓和學者分享了對氣象旅游工作的最新思考。
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王林帶來了《氣象賦能康養——環境與健康的實踐》的主題報告,他站在公共衛生的角度,就國內外氣候變化趨勢和風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防范分享了相關實踐經驗和思考。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王林 安順日報 圖
王林指出,對于傳染病來說,通過對水源、空氣、污水的檢測能分析出病原體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進行防御和控制。而現在全球所面臨的問題是極端天氣的頻發,當全球沸騰的時代到來,不光要關注高溫,還要關注寒潮洪水。
“一場特大暴雨之后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病數攀升。”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王林指出,除了自然災害帶來的恐懼,道路交通的中斷也影響到了患者的及時送醫搶救。這些原本看似不相關的情況,通過事后分析也發現出對人類健康影響。因此,相關部門要做好天氣風險預警,給老百姓提供健康防護指南。
如何減小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王林總結了幾點措施。第一是構建極端天氣事件健康風險預警技術體系,疾控、氣象等部門聯合發布極端天氣事件健康風險的預警工作機制,在試點城市落地相關應用。第二是制定和發布氣候變化健康適應的方案,使人民群眾了解和學會如何預防極端天氣風險,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旅游目的地。除此之外,還要持續開展公眾氣候變化健康素養干預及效果評估的相關工作。
當前,全國多地都在結合當地的特色,建立“健康+旅游”的試點,王林指出,要以防范氣候健康風險、強化健康適應行動,以提升健康促進能力為目標,共同發展氣候變化健康適應,努力建設健康中國。
責任編輯:鐘煜豪
圖片編輯:蔣立冬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