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氣象旅游發展大會|中國氣象局公服中心陳輝:氣象服務如何守護旅游晴空?
8月29日,以“注入氣象新動能·驅動旅游新經濟”為主題的第二屆氣象旅游發展大會在貴州省安順市召開,與會嘉賓和學者分享了對氣象旅游發展的最新觀察與思考。
面對文旅業的強勁復蘇,氣象該如何充分挖掘氣候資源和氣象數據價值,不斷豐富旅游氣象服務產品,并開展精細化氣象服務,助力把氣候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經濟優勢。圍繞這一話題,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陳輝帶來了《守護旅游晴空,氣象服務保衛旅游強國建設》的專題報告。
“氣象與旅游存在天然的緊密聯系,這種聯系不僅影響旅游安全和體驗質量,也是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陳輝表示。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陳輝 主辦方供圖
即使在旅游設施、旅游服務不斷健全的今天,全世界每年因雷電、大風、暴雨等導致的景區游客傷亡事件屢見不鮮。陳輝指出,氣象因素不僅是旅游安全系數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象風險也影響了旅游產業全鏈條。她列舉了獨庫公路泥石流、夏威夷山火、湖南衡陽山體滑坡等案例,指出旅游中的氣象風險將對游客安全、旅游目的地、旅游設施、旅游品牌和旅游資源等多方面帶來負面影響。
在陳輝看來,對旅游資源稀缺性高且氣象災害暴露度大的旅游目的地,氣象保障服務事關其防災減災和游客安全出行。
為規避旅游中的氣象安全風險,旅游氣象服務有怎樣的具體實踐路徑?陳輝指出,首先要創新組織機制。通過國省協同,成立專業氣象服務聯盟旅游康養分委會。依托屬地,建立多部門融入發展新模式。通過開放合作,推動預警信息融入文旅部監管平臺。
陳輝還表示,要強化風險管理,開展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并將普查成果應用于區域發展規劃、城市防災減災、重大工程實施保障、風險預警指標改進等工作。同時還要持續開展旅游氣象影響預報與風險預警服務,為旅游景區和景點提定制化、個性化氣象服務產品。
規避氣象風險還少不了科技賦能。除了氣象觀測系統和預報預警預測體系的應用之外,陳輝還指出氣象部門可以針對多樣化旅游需求和場景所研發出的分場景旅游氣象產品,提升公眾旅游體驗。
旅游氣象服務還要注重實踐中的服務成效。陳輝介紹,為強化氣象災害預警發布和叫應,氣象部門研發 “紅色預警短信快速提醒”、“叫應”、“微信預警機器人”等應用,為應急責任人提供高級別預警提醒和叫應服務,給各級政府應急指揮、經濟社會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
此外,為賦能康養產業發展,中國氣象局還開展了氣候康養資源評價技術研究,印發《氣候康養資源評價技術規范》《氣候康養資源評價業務規范》,為公眾健康養生以及康養產業規劃建設提供科學參考。
“非常希望能攜手各方推動旅游氣象發展和安全,摸清風險底數,挖掘資源稟賦,健全合作機制,做大做強品牌,提升旅游氣象社會影響力。”陳輝表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