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通過語音識別軟件抄襲上級文件,山西沁水一安監局員工被通報
中國紀檢監察報1月15日報道,近日,山西省紀委監委通報曝光了5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晉城市沁水縣安監局辦公室工作人員通過語音識別軟件抄襲上級文件,并將其轉化為該單位的實施方案,內容前言不搭后語、文字漏洞百出;忻州市煤炭工業局副調研員張強在參加局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過程中學風漂浮,未作記錄,之后為應付檢查,安排下屬單位工作人員代抄有關學習內容,等等,相關責任人員已受到相應黨紀政務處分。文風背后是作風,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仍有個別黨員干部出現照搬照抄甚至安排代抄等問題,足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積習甚深、根治不易。
工作總結只改改年份,心得體會只換個名字,學習筆記安排下屬代抄……近年來,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制定文件照抄照搬,出臺制度抄襲拼湊。有的黨員干部惰性難改、懶病纏身,信奉“天下文章一大抄”,精通“復制+粘貼”,寫總結、作報告“新瓶裝舊酒”,出政策、制文件“依葫蘆畫瓢”,甚至鬧出“關公戰秦瓊”式的“烏龍”;有的平日里不思進取、不務正業,等到需要總結、迎檢之時,才發現“無米下鍋”“無話可說”,只能抄襲應急,“驢唇不對馬嘴”的錯漏自然少不了。
須知,各類公文、材料是黨政機關傳達決策、行使職能、推動工作的重要載體,黨員干部起草文件、撰寫材料,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辦好各項具體事務,必須道實情、講實話、出實招。這就決定了各類公文、材料必須言之有據、言之有物,不僅不能是花拳繡腿的“樣子貨”、空洞僵化的“八股文”,更不能是東拼西湊的“百衲衣”。如果任由照搬照抄等不良文風蔓延,就會影響上傳下達、貫徹落實的效果,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危害極大。
文風如何,不僅反映了黨員干部的工作態度和作風,也折射出其所在黨組織管黨治黨狀況。為何“文抄公”屢禁不絕?這跟一些地方和單位黨組織管黨治黨寬松軟密切相關。有些人之所以敢明目張膽抄襲,甚至連標題都懶得去改,就是料定“交上去也沒人看”。像沁水縣安監局的那份實施方案,明明是抄得“前言不搭后語、文字漏洞百出”,卻依然能夠簽批出臺,就在于該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不審核、不把關。如此上行下效,文風也好、作風也罷,又怎么正得起來?
文風問題非小事,關系到黨的作風形象,決定人心向背和事業成敗。對甘當“文抄公”的黨員干部必須嚴肅查處,對敷衍塞責、失職失察的領導干部也要精準問責,以此警醒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求真務實、擔當作為,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在新時代長卷上揮毫潑墨、寫出“真章”。
(原題為《從嚴抓作風莫縱文抄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