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誣陷攙扶者的老人被拘了,就該這樣呵護善良

8月19日,該名老人因毆打他人被南城縣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 本文圖均為 法治日報微信公眾號 圖
江西省撫州市一名17歲小伙孟欣軒在路上遇到醉酒老人摔倒在地,小孟上前攙扶,并聯系其家屬。想不到的是,這名老人誣陷是小孟騎車撞倒他的,老人家屬還執意要求小孟陪同老人到醫院檢查,并賠償。當著警察的面,小孟被老人一家糾纏、推搡,甚至小孟還被老人多次掌摑。
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扶老人被誣陷”案件。不過,之后當地警方積極介入、及時調查、果斷執法,通過調取監控錄像很快還原了事發過程,不僅還了小孟清白,更為關鍵的是,之后該名老人因毆打他人被南城縣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

一個17歲的未成年人,好心去扶起一名醉酒老人,卻被無端誣陷,被家屬索賠,遭到老人毆打,心里面該是多么的委屈和難受?小孟是不是在某個時刻懷疑過自己的“沖動”,怨恨過自己的善良?
大家關注類似案件,主要是關注救人者有沒有得到公正的處理——善良能不能得到有效保護?挺身而出需不需要“自證清白”?無論如何,不能讓見死不救成了“最理性”的那個選項!
這次撫州市警方果斷出手,不僅查明真相,而且依法懲罰了誣陷者,為社會弘揚了正氣,唱響了正能量,為挺身而出者撐腰,避免善良被辜負。在這條新聞的跟評里,網友忍不住唱起了那首“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其實,過去發生了太多類似的“扶老人被誣陷”案件,其中不少案件,我們并沒有看到惡意誣陷者受到法律的嚴懲,往往止于“批評教育”。如果誣陷沒有成本,那就形成了糟糕的“破窗效應”,這恐怕也是類似案件屢屢發生的原因,更嚴重影響到普通人對陌生人施以援手時的信心和決心。
要看到,在極個別案件當中的誣陷行為對社會風氣的惡劣影響。所以,要獎善,就必須懲惡,對誣陷者該追究刑事責任的追究刑事責任,該行政拘留的行政拘留,該訓誡的訓誡,不應該讓法律之外的年齡、經濟條件等因素干擾案件的正常處理。
只有真正“一斷于法”,讓誣陷者明白自己違法的代價有多大,才能消除輿論場里的錯誤認知——誣陷者不能與特定的年齡、特定生活狀態勾連在一起。誣陷就是違法行為,本人就應該承擔法律責任,而不是讓整個年齡段的群體背上罵名。
誣陷者不能因為年齡大而受到法外寬宥,不能因為生活處境不佳就得到法外開恩。像江西撫州警方這樣依法懲戒誣陷者,不拖泥帶水,有效呵護社會善心,也是在保護更多的未來需要援助的老年人。希望這樣的公正斷案成為處理類似誣陷案件的“標準化流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