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子在出租屋遇害,上海警方追兇23年破案,嫌疑人已死亡
2001年,上海寶山一出租屋內,32歲女子被殺害,現場有一顆吃剩的蘋果核。據報警人提供的線索,死者平時從不吃蘋果,但有削蘋果招待客人的習慣。
模擬畫像、撒網式走訪、跨省調查,上海寶山警方均沒有找到偵破線索。2024年,民警在江蘇走訪排查時,當地一名村干部在辨認模擬畫像后向警方反映:此人很像已故村民沈某。經科學比對,當年命案的犯罪嫌疑人為已死亡的沈某。
8月27日,上海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兇殺案偵破情況。今年以來,上海警方先后偵破命案積案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其中跨度20年以上命案4起,最長案發時間達33年。
2001年12月31日傍晚,上海寶山警方接群眾報警稱,其朋友在寶山某小區出租屋內被人殺害。警方勘察現場時發現,死者黃女士歿年32歲,頭部被砍傷,推測死亡時間為當天中午,現場有一把沾血的不銹鋼菜刀,民警判斷該出租屋為第一案發現場。

案卷資料顯示,案發現場遺留有血跡和蘋果核。 上海市公安局供圖
現場除了兇手留下的兇器,警方還發現了撕毀的通訊錄、泡入臉盆的手機和一顆吃剩的蘋果核等。警方從報警人處得知,死者生前人際交友復雜,通訊錄上會記錄一些經常來往的朋友聯系方式。同時,報警人還給警方提供了一條線索,死者平時從不吃蘋果,但有削蘋果招待客人的習慣。經檢測,現場遺留了兩種生物痕跡,除死者本人外,另一種生物痕跡很可能屬于兇手。根據以上線索,警方把偵查重點放在了熟人作案上。
一方面,警方通過血型比對和不在場證明排除了報警人作案嫌疑。另一方面,警方從通訊公司查詢到了死者手機的最后一次呼號記錄,并鎖定到此撥號來自于案發地附近一家煙雜店的公用電話。據煙雜店員工回憶,當天中午有一名年近40歲,身材瘦小,著深色夾克衫,且帶有江蘇南通一帶口音的男子來撥打過電話。
刑偵專家根據體貌特征繪制了一份模擬畫像。民警帶著這份畫像對案發小區39幢居民樓和周邊5公里范圍進行了撒網式走訪,但毫無收獲。

兇殺案模擬畫像。 上海市公安局供圖
由于畫像辨認遲遲沒有進展,偵查員認為嫌疑人可能不是附近居民,因此把偵查方向轉移到了嫌疑人職業上。偵查員從模擬畫像上的夾克衫衣領入手,大量收集了當時社會上主流的制服樣品,結合寶山地區特點,推測這名嫌疑人的職業可能性:出租車司機、冶金工人或建筑工人。
偵查員歷時3個月,帶著嫌疑人畫像走訪了1400余名出租車司機;對案發地周邊冶金企業約1000名南通一帶口音的員工進行了全量走訪;對毗鄰案發地的一處在建工地內的100余名南通一帶口音的務工人員進行了逐一排摸。在此基礎上,警方在近6個月時間內,梳理了案發地周邊的居住登記和賓旅館登記信息,但均沒有找到偵破線索。
此后20年間,寶山分局刑偵支隊每年都要組織偵查員進行復盤研究,并在當年偵查覆蓋面的基礎上,對相關單位離職、退休員工及家屬等進行擴線偵查,多次組織民警在江、浙、滬、皖等地持續調查。
2022年底,寶山警方運用最新技術對當年案發現場提取的物證進行化驗分析后,堅定了系江蘇南通地區人員作案的判斷。根據這一重要線索,寶山刑偵支隊重案隊迅速組建5人偵查組前往江蘇南通進行調查,但令人遺憾的是,偵查組在跨度14個月的20余次出差辦案中,始終未找到嫌疑人。
2024年2月,案件終于迎來了轉機。江蘇警方在偵查一起盜竊案件時,發現有生物信息與寶山命案的嫌疑人高度相似,寶山警方立即趕赴當地。
就在偵查員輾轉開展大量走訪排查工作時,一名村干部在辨認模擬畫像后向警方反映:此人很像已故村民沈某。經比對戶籍底檔信息,民警發現,沈某照片與畫像有極高的相似度,案發時36歲,且身材特征與嫌疑人也十分吻合,但現已死亡。

寶山分局刑偵支隊民警在進行樣本滾動檢測。 上海市公安局供圖
為了進一步核實沈某身份,市局刑偵總隊專家與寶山刑偵支隊刑科所組成技術攻堅小組,確認了沈某的生物信息與當年案發時遺留在現場的生物痕跡完全吻合,且具有排他性。在此基礎上,民警結合電子案卷底檔,繼續對當年熟悉沈某情況的親友、工友進行走訪核實和回訪。
據沈某親戚和鄰里回憶,沈某曾于2000年起到上海務工做裝修,幾乎從不回老家。2002年初,沈某突然回到村里后變得謹小慎微,再也不出遠門,對上海務工的經歷更是只字不提,直到2015年因病去世。
同時,警方也在當地找到了沈某當年一同在滬務工的工友,據回憶,沈某當年長期在寶山城區某街心花園招攬零散裝修活,與死者平時活動的地點一致。
經進一步科學比對,犯罪嫌疑人為已死亡的沈某。至此,塵封23載的命案真相大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