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記錄中國|福建永春:“反向旅游”潮下的寶藏小城
盛夏,夜幕降臨,福建永春縣的五里古街燈火通明,當地市民和游客陸續到來,這條全長約590米的傳統街區逐漸熱鬧了起來。
“這個暑假的自然客流變多了。”永春五里街歷史文化街區商鋪老板林宏對記錄中國團隊稱。
五里街古集鎮系永春縣一個最早的商業市場。據《永春縣志》稱,民國初,以其地距離縣城五華里而改稱五里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帶貨物集散地。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水陸交匯的重要節點,五里古街曾以“無永不開市”名揚海內外,承載著眾多華僑華人的鄉愁記憶。百年來,這里承擔著周邊的德化、大田、永安、三明、尤溪、漳平的山貨與廈門、泉州、晉江等地海貨的交換重任,聚集了來自福建內外的數百商戶,曾被譽為“閩南商貿重鎮”。
彼時,德化陶瓷、大田山貨紛紛齊聚到此,再裝船運往泉州沿海碼頭,部分商品還順流而下,直接銷往海外;沿海的鹽、海產品、布匹等貨物,通過水路運往此處,轉至周邊內地出售。
自2018年起,永春縣當地政府積極推進五里古街的修復改造工作,力圖借此重現永春的歷史與文化記憶,活化古街,以此來增強文化歸屬感。
2024年1月7日,歷時5年的重修和改造,五里古街正式開街迎客,通過舉辦各類活動為其“引流”,這座百年古街逐步被外界看見。
今年“五一”期間,通過舉辦的“狀元巡游”和“魁星祈禮”等活動吸引了許多外地游客的到來,讓這座百年古街意外走紅,更讓過去不被人熟知的永春進入游客的視野,一舉成為“反向旅游”潮下的寶藏小城。
“我們正在努力恢復五里街的往日風采?!庇来嚎h一位黨政干部對記錄中國團隊稱。

節日期間,福建永春縣五里古街吸引許多客流,人潮洶涌。永春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見人見物見生活”
重修后的五里古街,毫無疑問已經是永春縣的城市“會客廳”。
眼前的這條古街最大程度保留了閩南騎樓和老街風貌,紅磚深巷,游人如織,數百棟騎樓矗立在正街的兩側,改造后的老宅和商鋪,變成了武術館、時尚餐廳、咖啡館和文創基地。
傍晚,天氣漸涼,永春當地部分居民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跟親朋好友到古街散步,穿梭在木質騎樓之間欣賞夜景,在街口小店吃一碗米粿,去茶葉店喝兩口佛手清茶。
“古街能延續和承載海內外永春人的‘鄉愁’。”永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玉品稱。
早在2004年,他曾擔任永春縣五里街鎮人民政府鎮長。此時,五里古街早已因年久失修,部分老騎樓已經出現破舊和頹敗的景象,這引起了他的注意。
“歷史文化街區記錄了街區的歷史故事,也記錄了其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歷程,是人類社會不可多得的也不可再生的資源,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已成為一項人類的共識?!绷钟衿坊貞浄Q。
鑒于上述的價值判斷,他很快著手研究如何重修這條百年古街。
這個研究本身也是一個價值再發現的過程。伴隨時代變遷與歲月流逝,曾經老建筑和街區歷史的文化瀕臨消失,亟待搶救、挖掘和整理,而古街及所承載的歷史,包括古巷、古屋和古物都自帶迷人的故事,它們很容易形成獨特性和差異化的文旅場景。
“文化的差異性才是核心競爭力?!绷钟衿贩Q。
2005年,他親筆寫了《傳承五里街歷史文明的思考》,此文算是他以基層干部的視角對古街保護和發展的初步謀劃思路。
他在文章中認為,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將街區中的空間遺產保護的同時,導入生活遺產的保護,并讓在地居民所重視的環境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
彼時,五里古街還居住著數百名居民。他們對古街持有不同期待,年長者在此已居住多年,對古街飽含深情;年輕人完全不一樣,他們渴望住上現代化樓房。
如何統一他們的意見呢?為此,林玉品和同事一起,經常找當地居民溝通,征詢他們對古街保護和開發的意見,溝通本身也是統一認識的過程。
2006年,五里街鎮人民政府聘請同濟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阮儀三的團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先后設計了保護性改造和規劃方案。
2011年,他轉任五里街鎮黨委書記。他決定把重修和改造古街提上議事日程。
2014年起,五里古街修繕與改造項目獲得了省、市相關領導,永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并給予了相關的指導意見,讓相關工作駛入了“快車道”。
林玉品作為基層干部,負責此項目的具體實施和執行,為了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資金,他多方申報項目經費,凡事親力親為,不錯過任何申報機會。
在永春縣委、縣政府和各級部門共同努力下,五里古街成功申報成為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省級歷史文化街區,這為五里古街的保護、開發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環境。
如何才能讓保護和開發更加平衡呢?林玉品總結的第一原則是:“善待原住民,呵護老業態?!?/p>
他認為,在古街保護和開發時,盡可能留住原住民,把當地傳統習俗、歷史軼事,古為今用, 同時對散落鄉村的傳統業態和產業進行“小題大做”。首先發動當地的有文化的年輕人,走街串巷,走訪、采訪老人、老商戶的后人,收集老物件、老軼事,其次聘請當地熱心老人編撰《五里街歷史文化資料》四期,并編印出版。
永春知名的白鶴拳是從大羽村走出來的傳統拳術,在武術界擁有一定影響力,廣東詠春拳也是由白鶴拳衍化而來。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大羽村都會舉辦白鶴拳祭祖活動,吸引了全國不少武術愛好者和游客的到來。
為了推廣白鶴拳,他特意在五里古街設立研習所,只要大小活動,白鶴拳都是必不可少的表演項目。
“我們希望真正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留人留魂留鄉愁?!绷钟衿贩Q。

經改造后的老宅和商鋪,變成現代的時尚餐廳、咖啡館和文創基地。王鵬飛 圖
讓永春歷史和文化被看見
2018年,永春縣五里街鎮政府正式對古街11間店鋪進行試點修復修繕;2019年起,一場浩大的修繕工作正式全面鋪開。
這是一個龐大的重修工程,五里古街兩側的老宅和騎樓多為土木結構,修繕前,首先需要進行加固,然后從屋頂往下拆,任何能用的磚瓦和木材都必須統一整理,因每棟老建筑的結構、損壞程度都各有不同,修繕時,還必須對每棟房子進行拍照,對拆下來構架進行編號;以便修繕后使它的布局更合理、實用。
在修繕時,當地政府和施工方都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對破損或無法修復的樓板及瓦屋頂,按原形式進行更換復原,使用傳統材料及施工工藝進行立面修復,恢復騎樓風貌及特性。
因此修繕時必須使用老建材,傳承老工藝。
“把老宅恢復到它原有的樣子,不只是形似,還要保持原有的材料、工藝和配方。”林玉品稱,五里古街老宅修繕所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到各地收購的老磚頭、舊木料,修繕時全部聘用本地工匠,這樣既降低成本,又保證了風貌。
因老宅大多為木質結構,故此在修復和改造前,他和同事們四處遍訪,尋找并聘請了10多名永春當地的資深木匠,他們長期從事閩南寺廟、祖厝等古建筑建設和修復,身懷絕技,擁有豐富的木工制作經驗。
在具體施工時,當地木匠也謹遵“修舊如舊”理念,盡量把破舊腐壞的建材更換掉,力求讓老建筑保持原貌,并把部分室內結構再重新設計,使之更加合理,便于現代人使用。
為提升空間層次,在規劃和設計方案從空間上打破直線肌理,增設和設計了節點,延續了許多原有的街巷、庭院格局及尺度,保持灰瓦天際線的連續性;并利用民國前的歷史遺存,統一景觀配套風格設計,真實再現古街風貌。

五里古街被成功修復了沿街239間店面,且保持“修舊如舊”。
歷時5年多的保護修繕和改造,五里古街被成功修復了沿街239間店面,并啟動修繕背街的傳統風貌建筑,沉寂多年的古街重見榮光,騎樓、石板路和枯藤老樹,形成了別具歷史韻味的老街風景,一舉成為永春的文化地標。
如何在百年古街上把商業和文化巧妙結合呢?對非遺文化堅持,“固態保護、活態傳承、業態發展”。
“以古建筑為形,以文化傳承為魂?!庇来嚎h委宣傳部一位黨政干部稱,為提高游客體驗,當地政府對古街實施嚴格控制機動車通行,利用十三階、四角井、戲臺、寺廟、小廣場、古樹、古橋、古墻和古遺址作為景點,創造交互的觀賞和拍攝場景,以此吸引人氣。
林玉品在其撰寫的《關于活化歷史文化街區新業態發展的幾點思考》一文中也對業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老字號、非遺文化”為引領,以現代時尚業態作為補充。五里街鎮政府還把底蘊豐富的街巷、節點申請商標保護。
總而言之,嚴格控制缺少文化內涵的普通小商鋪的數量。
在古街的兩側,不僅分布著餐廳、咖啡館、酒吧和商鋪,還配套了武術館、圖書館、中醫館、小劇場、禪茶館、香道館、醋意館、華僑記憶館和美育館,包括部分民間傳統藝人的民俗文化演藝和文創工坊,足見,此舉是為盡可能保留永春當地的歷史和文化風貌。
“過度的商業開發會使五里街歷史文化街區逐漸演變為現代商業街、購物步行街。”林玉品稱,永春此后在古街運營時,也都采用統一規劃和管理,避免業態同質化和無特色商品泛濫,影響游客的旅游體驗。
“我們希望讓永春的歷史和文化被游客看見?!绷钟衿贩Q。

永春五里古街“非遺”高甲戲表演。 永春融媒體中心供圖
縣城文旅用什么“引流”
今年1月7日,這一天,永春舉行了盛大的開街儀式,特別邀請了社會各界人士到場觀禮。
這場活動也吸引了許多當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到來,數百米長的古街,頓時熱鬧非凡。
通過在節慶期間舉辦各類活動,這也成為五里古街“引流”的主要手段。
永春縣委宣傳系統一位黨政干部認為,流量是古街商業運營與價值變現的基礎條件,古街商業價值的高低,取決于流量。因此,除了每個項目能聚人氣外,還要有各種節慶、活動,力爭做到月月有節慶、天天有活動。
“五一”期間,永春縣在古街舉辦了許多精彩文化活動,比如狀元巡街、魁星祈禮、和品魁星宴等,吸引了許多市民和游客慕名而來,古街布景喜慶,人潮洶涌。
這場活動通過當地媒體和社交網站反復傳播,成功實現了“引流”效果。
最受市民和游客歡迎的是“狀元巡游”。它根植于當地的民間信仰,具有良好的民眾基礎,這使得活動獲得了巨大的客流量。
借助五里古街的客流,永春縣把古街和魁星巖景區實現聯動,此舉效果明顯。
據永春文旅部門的統計,今年“五一”期間,五里古街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魁星巖接待游客超8萬人次。

“反向旅游”熱潮讓永春這座小縣城被外界所看見。永春融媒體中心供圖
蜂擁而至的游客,讓本地商家生意明顯有了起色。
“這是以前無法想象的。”五里古街一家商鋪老板張建說,“五一”期間,他家商鋪每天營業額近萬元,平常的周末,商鋪營業額也能達到七八千元,今年暑假到來,每天平均營業額約有四五千元。
他發現到商鋪來消費的客群當中,外地人越來越多了,不只是泉州各個縣市區,三明、莆田、南平、廈門和福州游客也多起來了,近期,從東南亞歸來的僑胞也多了起來。
簡言之,伴隨往來客流的增多,當地的商鋪生意更“紅火”了。
當前,五里古街、魁星巖已成為永春縣文旅經濟的“新引擎”。
永春文旅部門借勢“打基礎、補短板”,目前已和多家文旅投資機構確定合作項目,同時加大對景區、公園、道路和停車場的建設力度,以此夯實基礎。
“現在傳統的旅游格局已經被打破,不再以此前的熱點城市為主了?!庇来何穆镁忠晃回撠熑藢ε炫刃侣劮Q,當前,“反向旅游”代替傳統熱門城市和熱門線路成為新的趨勢。
他認為,當前,年輕一代更多地追求特立獨行,傳統熱門城市不再具有吸引力,反而像淄博、天水、柳州、婺源、延吉、泉州等一批中小城市異軍突起。
在此背景下,三四線城市以及縣級城市的“高性價比”旅游一舉成為新的消費趨勢。
“縣級城市最大優勢是人流較少,擁有更好的觀景旅游體驗、更低廉的價格,只要我們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肯定能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觀光?!鄙鲜鲐撠熑朔Q,此前的車水馬龍和都市喧鬧成為加分項,現在年輕一代大多數是在城市長大,他們反而追求小眾目的地。
這也意味著,如何為年輕游客提供更具“體驗感”和“真實感”的場景,才是當前文旅流量的關鍵所在。
“每一處都值得停留拍照、體驗。古街再大,逛不了半天;街區再長,1小時也就走完了,如果沒有值得停留拍照、體驗的場景和業態,游客就會變成匆匆過客。”林玉品稱,他早年在規劃古街時,特別強調植入更多主題化、特色化、體驗性和創意性的內容場景,以此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讓每一家店、每一個點都值得停留拍照和體驗,最終實現在社交媒體的傳播。
“讓古街美的建筑、美的景觀、美的燈光、美女帥哥占領游客的朋友圈,通過游客分享的傳播力,吸引更多游客光顧?!绷钟衿贩Q,伴隨社交媒體環境的成熟,文旅正在面臨市場下沉和需求升級帶來的新碰撞,這勢必為永春這樣的縣級城市帶來機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