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400導彈的尷尬:買家叫好、賣家演砸,俄防空武器“頂流”到底該怎么用?
俄羅斯防空武器家族中的“頂流”——S-400導彈在俄烏沖突中出現了“賣家秀”演砸的情況,但仍有買家收貨后叫好。
在備受關注的俄烏沖突中,俄軍S-400遭到烏克蘭軍隊打擊的信息不時成為熱點話題,不久前S-400齊射攔截烏克蘭導彈未能成功反而被炸毀的現場視頻傳出,更是讓S-400“顏面掃地”。近期,印度媒體報道稱,印度軍隊的S-400在列裝后首次參加軍事演習,并取得了“重大成功”,印軍頗為滿意。同樣的S-400在烏克蘭和印度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評價,那么其原因何在?

被烏軍摧毀S-400防空導彈系統。
“泄密”背景下的印軍S-400
前段時間,網絡上出現了烏克蘭黑客組織發布的俄羅斯和印度S-400交易信息,這些信息系入侵俄軍軍官郵箱所得。信息詳細羅列了印度所購S-400包含的硬件數量,如指揮中心、各型雷達、導彈發射車,甚至還有各型號彈藥的具體數量。有媒體將這些信息的披露稱為“泄密事件”,不過,如果以美國對外武器銷售的透明度來說,相關信息算不上泄密,但從這些信息我們還是能夠得到一些關鍵信息:
其一,印軍購買的S-400數量大,據媒體報道,印度于2018年耗資54億美元從俄羅斯購買了5個團的S-400,此次披露的信息基本上證實了這一點。俄軍中的S-400團通常包含2個發射營(即火力單元),披露的信息顯示印軍確實購買了10個火力單元的雷達和火控設備,據此可以判斷,印軍已成為目前俄軍外最大的S-400用戶。
其二,印度購買的S-400配置齊全,彈藥種類豐富,是其購買時的S-400最高配,同時綜合考量了需求和使用場景,在選購時沒有一味地追求性能。以彈藥為例,印軍S-400的配套彈藥包括:射程200公里的48N6E2攔截彈,這是S-300PMU2誕生后的標配,相比最新型號性能較為遜色,但其射程和性能還是能夠滿足當下不少作戰場景,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射程超250公里的48N6E3攔截彈,這是與早期S-400一同推出的48N6系列最新型號,與最新的40N6E一樣,可以攔截速度14馬赫的中程彈道導彈;射程達到400公里的40N6E攔截彈,這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遠的防空導彈之一;號稱“巡航導彈殺手”的第四代防空導彈9M96E2,在印軍采購的攔截彈中,該彈最多,超過其他彈藥數量的總和。9M96E2的小型化水平堪比西方,裝彈量是其他導彈的4倍,適合攔截大規模來襲目標。可見,印軍對抗飽和攻擊和中低空目標防御非常重視。
在所謂“泄密事件”曝光后的數天,印度媒體報道了印軍接裝S-400后首次參加演習并取得“重大成功”,演習中S-400“擊落”了80%的來襲“戰斗機群”,剩余目標也被“擊退”。顯然,印軍對于S-400是頗為滿意的,而印軍作為一支頗具實力且體系較為完備的軍隊,其對S-400的評價是具有一定參考意義的。
每個國家在接裝購買武器后一般都會進行系統性的接受試驗,據報道,同類的S-300PMU2和S-400在交付給東方國家客戶時也都進行了綜合測試,并獲得用戶認可。可以說,S-300/400這類系統能夠圓滿完成交付測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證明了自身性能。

S-400防空導彈系統是俄軍的遠程防空主力武器。
S-400被炸冤不冤?
相比S-400導彈系統在印軍中成功的 “買家秀”,俄烏沖突中的俄軍的S-400“賣家秀”就有點尷尬了,至少在網絡上可就沒那么好看了。自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隨著北約持續向烏克蘭提供大量遠程精確制導武器,烏軍為了撕開俄空天軍打造的空中防御網以獲取更好的戰場反擊機會,頻頻利用北約武器對俄空軍基地和防空陣地進行突襲。從烏軍和俄羅斯網絡上披露的畫面可以看出,俄軍的不少空軍基地和防空陣地確實遭到了烏軍攻擊,S-400作為俄軍主力防空系統,自然也是時不時出現在烏軍戰報中。
5月中下旬,俄軍S-400在網絡上迎來“至暗時刻”,其部署在頓涅茨克的S-400在連續發射6枚導彈進行攔截之后,依然被烏軍的美制“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摧毀(至少包括1部配套雷達和3輛發射車)。烏軍無人機完整記錄下了俄軍S-400從攔截到被摧毀的完整畫面,俄方人員自己拍攝的現場畫面也驗證了S-400被摧毀的事實。一時間各類S-400名不副實的說法也紛至沓來。
那么,S-400被摧毀是否就說明這款防空系統性能不行,用戶買它買虧了呢?其實倒也未必,原因如下:
首先,如前文所述,通過海外用戶愿意購買以及購買后的使用評價,S-400的基本性能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以5月S-400被ATACMS導彈摧毀為例,這類戰術彈道導彈的攔截在技術上對于S-400這類防空系統難度其實算不上大,S-400/S-300PMU系列使用的大型攔截彈動力強勁、加速度快,若以此為基礎針對制導、引信、戰斗部等方面進行反導方面進行優化,對于攔截戰術彈道導彈是有較大把握的,S-400在反導領域的著眼點也提升到了相比ATACMS導彈速度和射程更高的中程彈道導彈。
其次,S-400被摧毀只是曠日持久的俄烏沖突中的一個事件,俄烏沖突中俄烏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現代化精確制導武器,在長時間的攻防中,S-400等俄軍防空系統是烏軍大量西方現代化精確制導武器的突襲目標,類似5月份S-400被摧毀這樣被證實的、損失嚴重的戰果并不多。而根據俄方的信息,俄軍在克里米亞等地則頻繁擊退了烏軍精確制導武器的攻勢,可以說,外界能夠看到S-400被摧毀,但背后S-400大量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刻卻是看不到的。某種程度上說,5月份S-400被摧毀這一事件也可以算是“幸存者偏差”。
在俄烏沖突中,烏軍中的美制“愛國者”-3防空反導系統也有不少被摧毀的記錄。同樣的,我們也不能就此斷定“愛國者”-3導彈就一無是處。
最后,從技術上看,S-400的被摧毀現場有兩個細節值得關注:第一,相比于一般的飛機、巡航導彈等空氣動力目標,彈道導彈的飛行高度較高,雷達進行針對性探測時,天線會明顯“后仰”,從而看到來襲導彈。而從現場被毀配套探測雷達的起豎角度可以看出,S-400當時并沒有處于反導探測/作戰模式;第二,S-400陣地的發射車數量較少,這可能是俄軍面對俄烏沖突龐大的作戰區域,已經將S-400的發射單元進行拆分,盡量部署到更多地點。這雖然可以讓S-400照顧到更多的地點,但也因此“攤薄了”每個火力單元的火力,很難應對敵方的飽和攻擊。此外,分散部署還可能會影響指揮中心對火力單元的信息支持,這也將影響S-400的作戰效果。
總而言之,S-400被摧毀的背后有許多復雜因素,戰場損失個例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不過,S-400被摧毀也是事實,背后原因也值得我們關注。

烏軍公布摧毀S-400防空導彈畫面。
遠程防空系統要怎么用?
在討論S-400被摧毀的教訓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說說S-400這類遠程、大區域防空系統的作用,S-400被摧毀之后,大部分討論都集中在S-400能不能攔截某某武器,不能攔截就沒用等等。其實S-400這類遠程防空系統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其在威懾/牽制方面的意義同樣重要。
以俄烏沖突為例,烏軍因為沒有隱身飛機以及完善的防空壓制等支援手段,只要有S-400這類潛在威脅存在,烏克蘭空中力量的行動就必然會受到影響,想規避威脅,要么盡量避開S-400殺傷范圍,這會因射程等因素限制烏軍的西方造機載武器使用;要么通過規劃飛行路線、降低飛行高度等方式突防,但這又會大大壓縮飛機的作戰半徑(這里還沒有考慮俄軍的空中威脅),從而降低作戰彈性,對于烏軍剛剛獲得的F-16這種輕型飛機影響尤其大。
總之,S-400這類遠程防空系統的存在,其威脅不僅在于其本身的攔截能力,還在于這類系統還將在很大程度上牽制自身行動,你如果不能打掉他,那只能讓自身的行動變得復雜。
反過來說,S-400這類系統雖然有較為全面的作戰能力,能夠適應當下的主要作戰場景。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是應該與己方作戰力量綜合使用,并利用其遠程殺傷威力,著眼于大區域的(作戰平臺、高價值目標)攔截和威懾之用。
而如今,俄軍對S-400的使用恰好與此完全背離,俄軍因在廣闊的區域與烏軍攻防,并且還要固守克里米亞和俄本土,S-400這類系統的數量相較于需求其實已經捉襟見肘。因此,不得不如前文所述一般將S-400火力單元拆分使用,并部署到前面前線。而在前線,S-400無法得到己方的有效保護,很多時候都要執行反火箭炮、反精確制導武器、攔截戰術導彈等任務,限于火力通道(S-400每個火力單元可同時引導20枚導彈同時攔截10個目標)、使用成本等因素,S-400攔截這些易于形成飽和攻擊的武器非常不劃算,甚至力有不逮。在確實需要面對這種情況下,最優解就是S-400能夠有配套的、數量較多的小型/中近程攔截彈,前文提到印度綜合采購48N6E系列/40N6E大型攔截彈和9M96E2小型攔截彈就是為了面對這種情況。

烏軍多次使用美制陸軍戰術導彈突襲俄軍高價值目標。
然而,俄羅斯雖然給客戶提供了豐富的選擇,但俄軍自己卻沒用上。俄軍自用的S-400目前僅使用大型攔截彈,同款的9M96系列導彈被應用于獨立的S-350防空系統。而在俄烏沖突中,S-350的能力似乎也得到了證明,據報道,俄軍S-350曾同時攔截12枚烏軍“海馬斯”火箭彈。因此,S-400這類系統如果有不同彈種配合使用是最好的,即便沒有,也應該與其他中近程防空系統配合形成互補。2022年,我軍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紅旗-9B防空系統便已采用大小攔截彈混合編組的模式,戰場適應性更強。
對于俄軍來說,上述要解決這個問題或許不難。但如果要在更大程度上避免5月份S-400被摧毀的事件發生,這還遠遠不夠,基于陸海空天的戰場預警偵察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如在戰術反導中,攔截的難度反而在其次,俄軍中“山毛櫸”M2/M3、“道爾”M2等現代化中近程防空系統都具備一定攔截能力,并且有成功的實戰案例。但這有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對戰術彈道導彈的有效預警能力,攔截巡航導彈等低空目標皆是如此。對于俄軍而言,這卻是一個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系統性問題,這個問題不僅限制了防空系統發揮最大潛力,更是當前俄軍在俄烏沖突中舉步維艱的根源之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