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8年十大慈善熱點事件:冰花男孩及創建西湖大學入選
2018年,中國慈善公益領域的大事層出不窮,回顧過往,既是記錄歷史,也意味著探討未來。這一年,進一步加強的慈善法律法規使身在其中的人深受震動,公益與商業的爭論仍在持續,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沖擊著既有格局……2019年1月6日,中國靈山公益慈善促進會在北京舉辦“《慈善藍皮書》2018年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由100位專家不記名投票選出的年度重大事件,并深入審視、剖析2018年中國公益慈善行業發展。
據了解,《慈善藍皮書》年度十大熱點事件評選已持續進行了八年。2018年《慈善藍皮書》采用《慈善法》意義上的“大慈善”界定本次評選范圍(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財產或者提供服務等方式,自愿開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動),邀請了公益慈善界、企業、學術、媒體、政府等100位各界專家對備選事件進行不記名投票,總票數前10位的熱點事件入選。
最終,公益慈善界性別友好機制建設大討論、慈善業界積極回應《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電影《我不是藥神》助力公益、社會力量舉辦西湖大學、《慈善法》配套體系進一步增加、汶川救災十周年紀念、社會組織章程被要求寫入黨建內容、成都和北京開啟社會企業認證、“冰花男孩”事件、黑土麥田事件等十個事件入選。

凡入選的事件,在公眾層面和行業內部均具有一定關注度,在慈善的方法、工具、技術、政策、知識、思想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典型性或前沿性或警示性或趨勢性。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慈善藍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顧問楊團主編,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系列藍皮書之一,它致力于記錄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歷史,剖析慈善領域歷年重大事件的經驗和教訓,指出未來發展的路徑。
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朱健剛在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一個時代的開始——在過去時代結束的時候,對行業2008年(中國慈善新紀元)以來的十年變革的反思成為公益人的重要內容,同時慈善組織的公信力仍然繼續受到質疑,而新時代的到來,從政府、市場和社會都在進行適應。政府方面,“黨建引領”成為新時代重要策略,會對未來產生重要影響。不過社會組織改革仍將繼續推進,政府會加強行業監管。在社會方面,公益界的社會運動的興起,公益人回歸社區,傳統慈善文化逐漸復興是主要特征。而市場方面,富人捐贈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社會企業愈加主流化,社會組織的經濟價值被重新評估是核心特征。
在發布會“回顧:2018年中國慈善事業發展與趨勢”環節,善達網CEO杜娟,公域合力CEO、《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主編馮利,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教授黃浩明,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長呂全斌,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公益慈善與非營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馬劍銀等特邀嘉賓進行了主題發言。
(原題為:《<慈善藍皮書>2018年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