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臨港人才新政:賦予重點企業落戶更大自主權,“居轉戶”年限再下調1年
臨港新片區揭牌成立五年來,累計引進、落戶人才超9.7萬人,年均增速達97%,引進培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505人,比2019年翻三番,累計發放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1110份,新設留學人員創業企業270家。
揭牌五周年之際,臨港新片區發布多個人才新政,主要涉及人才引進、人才落戶、青年科技人才培養等多方面。
新政對重點用人單位加大人才落戶支持力度,賦予用人單位更大自主權。同時,在持居住證申辦常住戶口“7年縮短為5年”、重點單位“7年縮短為3年”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縮短了持證人在新片區的工作年限要求,各下調1年。此外,新政還取消了居住證專項加分計入總積分的年限要求,每滿1年即可計入總積分。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黨群工作部副部長楊武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除了人才在臨港落戶進一步松綁之外,在青年人才的集聚方面,臨港新片區推出大學生實習補貼政策,鼓勵大學生在讀期間走出校園,到臨港新片區來實習實踐,通過實習實踐了解臨港最終選擇臨港。“我們還實行校園引才工作站的政策,在全國重點高校的校園里面,常態化發布臨港新片區的人才政策和招聘需求,擴大臨港新片區在青年學子中的影響力。”
具體來看,臨港新片區新一輪大學生實習補貼政策中,符合條件的本科、碩士、博士學生實習分別可獲每月2000、3000、5000元補貼。對外省市及海外高校的非上海戶籍大學生,還將額外給予每月最高1000元交通住宿補貼。針對臨港新片區校園引才工作站給予建站補貼10萬元,對于引才效果顯著、達到激勵條件標準的,給予額外10萬元引才工作獎勵。
此外,臨港新片區還支持科創型平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從事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工作,受聘人才可以享受全方位獎勵扶持,包括購房補貼、租房補貼、安居保障、醫療服務等8個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會上,臨港新片區人才企業年金計劃首批簽約20家企業作為委托方與統一委托人及受托人代表進行了簽約。作為上海首個片區型人才企業年金計劃,符合條件的人才每人每年最高可得1萬元激勵補貼,隨參加人員在本區域企業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歸屬于個人,5年即達到100%歸屬。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方面表示,人才企業年金計劃中遠期也將通過引導年金投資臨港優質項目的方式,致力于將人才從臨港企業的“打工人”轉化為臨港事業的“合伙人”,共享臨港長期發展紅利。人才企業年金計劃以真金白銀提高了人才退休后的養老待遇水平,真正實現“終身留才、關照一生”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
所謂的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通過集體協商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中第二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年金如何擴面?這也是國家一直考慮的問題。”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林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人才年金計劃主要是針對新片區企業的關鍵人才建立,是在全市范圍內率先推出,具有先行先試的重要意義,對于企業的引進關鍵人才、留住關鍵人才有非常大的價值和意義。”
大會現場,臨港新片區大學生實習基地、大學生實習服務中心、企業家高級研修基地等人才發展培育平臺舉行了授牌儀式。臨港新片區通過向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授牌臨港新片區大學生實習基地,并合力籌建一批大學生實習服務中心,拓寬青年人才引進培養渠道,推動青年人才了解臨港、選擇新片區。
據介紹,大學生實習基地經考核合格的,管委會將給予500元/崗位/月的運營補貼,最終留用實習大學生的,還將再給予5000元/崗位的留用獎勵。大學生實習服務中心將聚焦職業技能培訓與交通住宿保障兩大功能,助力大學生職業發展。企業家高級研修基地將通過組織相關企業家高級研修班等,支持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家加快成長,幫助企業家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推動企業家不斷精進市場謀劃和經營管理能力。
另外,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局長邱嶺,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苗挺還啟動了“電子口岸簽證讓臨港融通世界”政策推介。此前的7月9日,國家移民管理局批準在臨港新片區試點簽發電子口岸簽證,極大提高了口岸簽證便利程度。目前臨港新片區已經為1300余家企業單位辦理了備案手續,已有兩位外籍人才持電子口岸簽證入境。
“臨港新片區把事業成長作為吸引人才的最大優勢,把開放創新作為凝聚人才的關鍵一招,把優化環境作為留才用才的基礎工程,把完善政策作為重才愛才的重要抓手。”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一級巡視員吳曉華在大會現場如是表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