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記錄中國丨雅丹“窯洞派出所”迎來新所長,沙海“燈塔”接力
“耐得住寂寞,抗得住炎熱,經得住風沙,守得住陣地。”位于甘肅省敦煌市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景區內的治安派出所(以下簡稱“雅丹所”)墻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
曾先后在雅丹所堅守了20余年的老所長李生壽留下的這句話,不僅描繪了雅丹所艱苦、寂寥的工作環境,也是對雅丹所民輔警的激勵。
民警們在堅硬雅丹體上“鑿”出來的“窯洞派出所”,緊挨著“死亡之海”羅布泊,管轄約一萬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治安工作。
雅丹景區距離敦煌市區約180公里,全年干旱少雨,夏季地表溫度最高可達70攝氏度,放上一枚雞蛋,不一會兒就能燙熟。大漠空曠,強風從雅丹體間呼嘯而過,發出可怖的嘶吼聲,這片雅丹地貌也因此被稱作“魔鬼城”。
2001年,國家批準建立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原紅十井派出所后撤100余公里,搬遷至雅丹景區內,改名為雅丹治安派出所。自此,一代代公安民警接力駐扎,至今已在這片遠離城市喧囂的大漠里守衛了23年。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內的“窯洞”派出所。澎湃新聞記者 高宇婷 圖
日前,“記錄中國”團隊來到雅丹所實地參觀,并采訪了新任所長徐海瑞。他向“記錄中國”團隊介紹了民警們開鑿雅丹所的經歷,以及在大漠中保障安全、服務游客的日常工作。
相較于大城市的繁華,雅丹所民警艱苦的工作環境和堅守大漠的精神讓“記錄中國”團隊成員感觸頗深,這篇文章記錄了民警們身兼多職、救助游客、駐守大漠的故事。
身兼多職的“斜杠”警察
雅丹所約一萬平方公里的管轄范圍內沒有戶籍人口,連植被都很少見。在2003年8月景區正式?對游客開放之前,與雅丹所民警相伴的,只有無邊的大漠黃沙。
近年來,形態奇詭的雅丹地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參觀:獅身人面、天外來客、艦隊出海……這些雅丹體被風蝕作用雕琢成各式逼真的造型,令人流連忘返。今年暑假期間,雅丹景區再次迎來一年之中的客流高峰,日客流量達兩千余人次。景區里再次熱鬧起來,雅丹所的民警們也忙碌起來。
今年6月底,52歲的徐海瑞接到組織通知,任命他為雅丹所新一任所長。徐海瑞明白組織這樣安排的用意:相比于年輕人而言他的負擔更小,自己的孩子已經走上工作崗位,也成為了一名警察,而年輕人還需要照顧小孩。一周之內,徐海瑞便完成了工作交接,正式上崗。
到雅丹工作之前,徐海瑞也曾多次因工作關系來到過雅丹所,對這里的工作、生活環境都非常熟悉。雅丹所民輔警既負責維護玉雅公路的交通安全,承擔雅丹公安檢查站的相應檢查任務,也要在景區內巡邏執勤,保障游客安全。
開車巡邏一個來回50多公里路,要走近兩個小時——每到游客聚集的景點處,民警們都要下車巡邏一圈,看看是否有游客需要幫助。在這樣空曠的地方見到警察,游客們總是會多問一些問題,咨詢下行程、問下景區相關的問題……偶爾他們也會接過相機,幫游客們拍張合照。

徐海瑞向游客介紹雅丹景區內的一些情況。 受訪者供圖
近40度的高溫下,這樣的巡邏他們每天至少要進行兩三次:上午十點左右,大批游客從市區出發,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雅丹景區,民警們就要開始第一次巡邏;下午兩三點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游客易出現中暑等需要救助的情況,他們便頂著烈日再次出發;而入夜后,需要及時幫游客找回遺失物品,防止人員滯留景區。
“要讓游客隨時能看到警察。有什么需求,我們給什么幫助。”徐海瑞說。
7月25日下午2點左右,民警們在巡邏時發現,有兩位老人正沿路步行。他們上前詢問后得知,兩位游客已經六十多歲,因為時間有限,本想大致游覽后離開,卻越走越靠近景區深處,已有些體力不支。當時,地表溫度已經達到了60攝氏度,民警們立刻把兩位老人帶上了巡邏車,往返十余公里把他們送到了游客中心。
兩位游客擔心車里的汽油可能不足以開回敦煌市區,徐海瑞囑咐他們回程可以開慢一點,不管開到哪里沒油了都可以隨時聯系他。因為距離雅丹景區最近的加油站也在100公里之外的陽關鎮,不如先朝著市區的方向開,走多遠是多遠,屆時再請人送汽油給他們,也少些花錢。
兩位游客添加了徐海瑞的微信,到達后向徐海瑞報了平安。
今年6月28日以來,雅丹景區每晚舉辦狂歡夜活動。伴著落日余暉,璀璨奪目的燈光秀開始上演,煙花升空,在大漠遼遠的夜幕里綻放。游客們舞動熒光棒,隨著音樂歡呼起舞。每晚十一點左右,狂歡落幕,這也是雅丹所民警一天工作收尾的時刻——他們等候在路旁,引導人群散場,直到確保游客們全部坐上返程的擺渡車,才披著星光趕回派出所休息。
正是這些瑣碎小事,填充起民警們在雅丹的每一個日夜。
20年來雅丹所民輔警在荒漠中營救過20余人
雅丹地貌復雜,晝夜溫差大,再加上緊靠羅布泊,這些年來偶爾會遇到游客徒步雅丹,或駕車穿越羅布泊過程中走失的情況。尋找迷路的游客和車輛,救人性命,成為雅丹所的“大事”之一。
雅丹所第一任所長李生壽于2022年7月退休。據統計,李生壽在雅丹所先后工作的二十余年里,完成救助任務198次,從死亡線上救回了26條鮮活的生命。
就在今年8月19日,剛到雅丹所工作不久的徐海瑞便接到了一次緊急救援任務——一男子獨自駕駛車輛試圖穿越羅布泊,無奈車輛被困沙窩,報警尋求幫助。
組織了對當地地形十分熟悉的工作人員加入救援隊伍后,雅丹所民輔警駕駛兩輛車出發了。出發不久,羅布泊內突然刮起十級大風,能見度不足20米。狂風卷著沙塵,沙漠內40多度的高溫下,雅丹所民輔警只能悶在車里,忍著高溫在大漠中艱難行進。因為開空調動力不足、車跑不動,開窗戶風沙又太大。
當日上午11時,民警們終于到了該男子提供的大概受困位置,但能見度太差,大家不敢再貿然向前,再加上其中一輛救援車輛輪胎爆胎。綜合研判之后,他們決定換胎后先返回附近的野駱駝自然保護區三壟沙保護站,同時請求敦煌市公安局和敦煌市應急管理局增援。
當日15時許,敦煌市應急管理局的救援人員攜帶專業救援工具趕到野駱駝自然保護區三壟沙保護站,一行人集中了一輛車,整裝再次進入沙漠搜救這名男子。好在下午風沙小了,天氣也晴了,搜救難度降低了不少。
當日16時19分許,救援小組在一低洼處發現被困車輛和男子。救援隊一行人經過近2小時的不懈努力,終于將被困車輛開出沙窩。最終,被困男子于19日19時安全返回三壟沙保護站。

救援隊找到羅某的被困車輛。雅丹所供圖
據徐海瑞介紹,羅某于18日早晨從敦煌市七里鎮出發,想獨自駕車繞過雅丹景區進入羅布泊,穿越無人區前往新疆鄯善縣。不料18日中午車輛便陷入沙窩,被困沙漠。19日7時許,羅某長時間自救無法脫困,遂報警求助。
近些年,雅丹所遇到這樣的荒漠搜救情況并非個例。
2022年9月初,雅丹所曾接到過一位出租車司機的報警:一位來自山東的游客與家人爭吵后來到雅丹景區,在距離景區大門5公里的地方下了車,獨自向雅丹地貌深處走去。
茫茫大漠地貌相似,且缺乏參照物,徒步前行極易迷失方向。雅丹所民警立刻聯合敦煌市應急管理局等部門,組成了一支10人搜救隊,開始尋找這名游客。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內一景。曹若昕 圖
據雅丹所一位輔警回憶,當天雅丹景區內同樣刮起了沙塵暴,風沙很快掩埋了這名游客的足跡。搜救隊員們又飛起無人機,還是沒能找到他的蹤影。而到夜間,大漠里氣溫驟降、刮起強風,人容易失溫,危險更大。眼看天色漸晚,搜救隊分成三組,開始分頭尋找。松軟的沙地上,車輛難以行駛。為了防止走散,隊員們手拉著手,在大漠中徒步前行了十幾公里,終于在下午五點多找到了這名游客。而此時,這名游客距離“死亡之海”羅布泊僅有15公里。
不滅的燈塔
七月的一天,雅丹所門口的旗桿上,飄揚著一面當日早上六點掛出的嶄新黨旗。到當天下午六點,黨旗已經被風沙打出了毛邊。
如今的雅丹所,在大漠中辦公和生活的各項條件逐漸完善,但最初成立時,民警們只能在帳篷里辦公。早上醒來,往往是“身上一層沙、鍋碗隨風去、帳篷開了花”。
住帳篷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當時也沒有在距離市區180公里的雅丹景區建房的條件。2001年3月,第一任所長李生壽決定在雅丹體上挖出一個駐守大漠的據點。
雅丹體表面受風侵蝕,較易剝落,但內部的砂巖層由礦物和巖石碎片組成,經過長期壓實之后,非常堅硬。李生壽帶領民警們一點一點地開鑿。白天要上班,就在夜里點著煤油燈挖;洋鎬敲上雅丹體,常常冒出火星,就澆上水,將雅丹體泡軟了繼續挖。一年多之后,他們終于開鑿出一個約40平方米的窯洞,完成了“一期工程”。
到2017年,雅丹所已經完成了四期挖掘工程,擴建至260多平方米,也通上了水和電。如今,這座粗糲的雅丹體內外,處處可見民警們適應環境、經營生活的巧思。臥室的床單上雖鋪著一層薄薄的細沙,但一個個“豆腐塊”依然疊得方方正正。除了辦公區和生活區,雅丹所里還有一條彎曲的長廊,兩側墻壁上掛滿了建所以來的照片,記錄著民警們干事創業、為游客服務的故事。
摸索出“施工”技巧后,民警們在靠近地面的墻壁上開了一扇不會被風吹來的沙石堵住的窗戶。陽光照進雅丹所,在荒無人煙的大漠里,民警們造出了一個亮堂的家。

雅丹所民警生活區。錢蕊 圖
2022年7月5日,先后獲評“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全國“最美基層民警”、“甘肅最美人物”等榮譽稱號的李生壽退休,離開了他堅守了二十余年的雅丹所。
接替他繼續點亮沙海燈塔的,是當時43歲的秦志剛。秦志剛坦言,在李生壽所長的榮譽光環下任所長,壓力很大。“要傳承雅丹所的精神,首先要穩住年輕民輔警的信念,讓他們愛上雅丹所。”為此,他著力改善雅丹所的住宿、伙食等硬件條件,也用心豐富民輔警的業余生活。
雅丹景區地處偏遠,民警們每7天左右,才能開車回一趟180多公里外的家,休息2天。時間最長的一次,秦志剛連續在所里待了四個月沒回過一次家。
為駐守大漠顧不上家庭的不只秦志剛一人。老所長李生壽的女兒曾在生產期間遇到感染,輾轉多地醫院搶救,當時的他則忙于搜救一批在羅布泊走失的游客,沒能陪在女兒身邊。
被問及家人時,這些“大漠衛士”們總是給出相似的答案:“對家人多有虧欠,但穿上這身警服,就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如今,在雅丹所工作了一個多月的新所長徐海瑞,不僅對駐守雅丹所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有了許多和游客相處的故事。
正逢旅游旺季,雅丹所每日來求助的游客有很多,民警們幫助游客的事情也有很多。前不久,還有游客專程開車往返近400公里到雅丹所,只為給民警們送來一面錦旗,感謝他們幫忙找回遺失的無人機……
赤褐色的大地一望無際,而茫茫大漠中,那一抹藍白相間的公安標識卻格外醒目。雅丹所這座沙海燈塔,也會在一代又一代公安民輔警手中接力點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