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T項目將要出現問題的七個信號
IT領導者可以定期與用戶和利益相關方溝通,在感覺到“項目脈搏”發生變化的時候立即采取行動,以此來降低項目失敗的風險。
項目管理工具供應商TeamStage的數據表明,IT項目失敗率驚人,接近70%。項目常見的失敗包括錯過截止日期、預算超支或者交付成果沒有達到最初目標。
首席信息官和項目經理明白這些風險。他們竭盡所能在IT方面應對這些風險。他們密切關注業務需求。他們設定并管理期望值,防止范圍擴大。他們還會嚴格控制項目預算。
但如果問題不在于IT,而在于用戶本身呢?
我的第一份IT工作是初級程序員。我被分配到一個大型訂單錄入系統項目,當時訂單部門的用戶開始反抗。這個項目已經進行了一年多,但用戶的抵觸情緒太大,以至于這個項目被取消了,首席信息官和項目經理都丟了工作。
作為一名初級項目人員,我并不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但這讓我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就明白,遇到用戶的阻力可能是災難性的。
后來我成了一名首席信息官,我依然銘記著這一早期的教訓。我把與用戶和業務經理保持經常聯系當成一項工作。這項工作的一部分就是隨時注意用戶(尤其是關鍵利益相關方)發出的早期信號,這些信號可能會造成項目風險。
以下是利益相關者發出的早期、常見預警信號,它們預示著項目可能會出現問題。
1、不參加會議
一開始,大家都會出席項目會議,熱情高漲。項目涉及的用戶部門經理會來參加會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發現這些經理開始不來參加會議。起初,他們會跟你說這是因為時間安排有沖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甚至連個招呼都不打,干脆就不來了。
這是利益相關方不參與項目的表現。這會影響用戶和 IT 人員的士氣,因為他們也看到了利益相關方(在某些情況下就是他們自己的經理)對項目缺乏興趣。
2、派遣下屬代替參會
利益相關者和用戶經理脫離項目的另一個跡象是,他們開始派下屬代替自己參加會議。會議上難免會遇到重要的項目決策,這位代替參會的下屬會說:“我不知道。我得問問我的經理”。
無法在會議上做出決定是會議功能失調的主要原因。在一個關鍵項目中,首席信息官或項目經理無法承受這種情況一再出現。
3、錯過用戶的最后期限
你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重要用戶輸入和協作的項目。IT部門會按期完成任務,但當任務轉交給用戶時,例如功能測試,卻反復出現延遲和錯過最后期限的情況。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用戶那邊有其他他們認為更緊迫的優先事項需要處理,但有時候,這是該領域的利益相關方將工作擱置的跡象。
如果開始形成錯過截止日期的模式,首席信息官或項目經理就應該拜訪業務部門的利益相關方,詢問是否要推遲或者取消項目。
4、分心
經理們需要做很多事情,因此,最初支持或發起項目的用戶經理因其他事務分心,以至于無法再專注于推進項目所需的工作,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經理們試圖在每項任務盡其所能,兼顧優先事項,但這可能還不夠。如果有其他的優先事項妨礙了項目,就應該考慮暫停項目,而不是按照計劃進行導致失敗。
5、負面反饋
一個關鍵的利益相關方支持一個項目,并為項目的啟動和進展投入了大量精力。但突然間,你開始收到來自利益相關方及其員工的負面反饋。當項目成員看到必須做出的修正時,出現建設性的批評是意料之中,但如果批評持續增加,那么就該進行評估并召開會議了。
越早動手越好,因為很多時候,利益相關方不會直接告訴你他們對項目感到失望,他們會轉向負面反饋。
6、尋求其他選擇
有一次,我被分配到一個項目,用戶和IT部門正在開發一個系統,但用戶已經對該系統產生了厭惡情緒。用戶的做法是自己掏錢購買一個商業系統,新系統雖然沒有正在開發的內部系統那么強大,但使用起來更方便。
IT部門當時本應停止內部項目,但領導層并不知道用戶已經轉而使用另一個系統。相反,用戶繼續對內部系統提出反饋意見——盡管不是經常性的,項目仍在繼續,但是已經變得多余而且實際上已經死掉了。
在理想情況下,首席信息官本應與用戶管理層保持密切聯系,這樣IT部門就會立即得知用戶已轉用商業系統。IT部門也就可以停下內部系統進一步的工作,繼續別的工作了。
7、新領導
IT 部門和用戶正在建設的一個新項目進展順利。然后,原來的利益相關支持者離開了公司,新經理上任了。
新來的經理對內部系統不感興趣。相反,他更青睞在前公司使用過的系統。你感覺到他很可能會采用他習慣的系統,并終止項目。
最好的辦法是與這位經理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直接討論這種情況,以便就明確的項目方向達成一致。
定期聯系——必要時進行調整
優秀項目的特征是IT部門和最終用戶之間的緊密合作和熱情、管理層和預算的支持以及出色的用戶和技術性能。專家們不斷告訴我們,許多項目都會失敗,但其實大可不必。
我們知道,項目中最容易排查和解決的是技術問題。更棘手的是人的問題,而這些人很多時候就是項目要惠及的最終用戶。
因此,首席信息官和IT領導團隊可以定期與用戶接觸,掌握利益相關方的“項目脈搏”,并在感覺到變化時立即采取措施,從而降低項目失敗的風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