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收購克萊斯勒進入美國市場?比亞迪辟謠:不實消息
比亞迪官方辟謠收購克萊斯勒。
8月16日,比亞迪品牌與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在社交媒體上辟謠稱,“網傳比亞迪收購克萊斯勒,為不實消息”。

日前有傳言稱,比亞迪計劃收購克萊斯勒公司,并以此為契機在美國取得造車許可。還有傳言稱,比亞迪方面已經于近日在美國克萊斯勒大廈與克萊斯勒公司高層進行接觸。
據悉,克萊斯勒是美國“三巨頭”汽車制造商之一,擁有百年歷史,旗下有道奇、克萊斯勒和JEEP三大知名品牌。該公司在美國擁有8家汽車工廠。
此前克萊斯勒幾經轉手。2009年,意大利汽車制造商菲亞特收購了剛擺脫破產的克萊斯勒公司;2014年,為遵循母公司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的命名規則,克萊斯勒集團宣布,將公司名稱改為FCA美國公司有限責任公司。2021年,FCA又與標致雪鐵龍母公司PSA集團合并,雙方組成為一家全新的集團Stellantis,并成為全球第四大車企。
最新銷量數據顯示,7月比亞迪共計銷售新車34.24萬輛,同比大增30.6%,日均銷量破萬輛。2024年1-7月,比亞迪累計銷售194.7萬輛,同比增長29.1%。
隨著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包括比亞迪在內的中國品牌都已經開始向海外市場要增量。
今年,比亞迪出海進程再加速。截至7月,比亞迪海外市場銷量已超23.3萬輛,接近去年全年海外銷量。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遍及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2024年7月4日,比亞迪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海豚在泰國下線,標志著比亞迪泰國工廠正式投產。此外,比亞迪還在巴西、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等國設有乘用車生產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海外市場圍墻高筑,中國汽車出海也逐漸迎來“困難模式”。
5月14日,美國宣布對中國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計算機芯片和醫療產品等一系列商品加征關稅。其中,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從25%提升至100%,動力電池關稅從7.5%提升至25%,電池零部件關稅從7.5%提升至25%。6月12日,在經過了8個多月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后,歐盟委員會決定對自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征臨時反補貼關稅。
7月,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關于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展反補貼調查,中方也多次表達了反對立場,我想強調的是互利共贏是中歐經貿合作的本質,加征關稅是典型的保護主義行為,不利于歐盟的綠色轉型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妥處分歧,符合中歐的共同利益。
在此背景下,不少中國車企已開始尋求到本地生產的出海方案。在匈牙利,比亞迪、長城汽車等整車廠已制定了建廠計劃,比亞迪匈牙利工廠計劃在2026年前投產。此外,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多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廠商也已計劃在匈牙利建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