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頭部企業押注,燒烤賽道要變天了?
連續多日的高溫,也擋不住大家擼串喝酒的熱情!2024年的夏天,燒烤賽道迎來新變局!
01
頭部企業跨界布局燒烤,加碼夜宵經濟
今年1月,海底撈在西安開了一家名為“焰請烤肉鋪子”的烤肉門店,主打牛肉、豬肉、海鮮和各類料理小吃,人均消費在120元左右,并且提供免費洗頭、編小辮、點歌、看服務員跳“科目三”等“海底撈”服務,成為眾多子品牌中“最像海底撈”的子品牌。
經過半年多的測試和打磨,焰請烤肉鋪子已經實現盈利,市場反響熱烈,如今計劃西安門店增至3家,并在義烏、杭州、南京等地開出首店。

圖片來源:小紅書
無獨有偶,最近盒馬創始人、前CEO侯毅在上海開了一家名為“金宵一刻”的燒烤店,定位平價海鮮燒烤,提供燒烤、炸檔、蒸檔、甜品、主食、鹵味冷菜、酒水等產品,梭子蟹1只9.9元,蒜辣烤生蠔6只38.8元,人均消費在60元左右。據了解,侯毅基本每天都會到店交流巡查,未來還有2~5家店在洽談中,可見他對餐飲新業務的重視與看好。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除了創立新品牌,還有不少餐企“偷偷”上新夜宵燒烤菜單。
8月12日,肯德基推出了全新的夜宵菜單,一口氣推出了香彈炸面筋串、香炸帶骨雞肉串、雞肉多多手把串等9種串串。

圖片來源:肯德基
燒烤除了可以作為“夜宵靈魂搭子”,也在向打工人的日常午餐滲透。馬記永、陳香貴、西少爺等中式快餐連鎖企業,都推出了烤羊肉串、烤牛肉串等經典燒烤菜品,既可以單點,也可以搭配主食套餐。
02
擴品類、延時段,餐企探索業績新增長點
為什么那么多餐飲企業紛紛選擇加碼燒烤品類呢?
1、連鎖化進程加速,萬億燒烤市場“新王”缺位
燒烤品類涉及的食材種類繁多,市場集中度低,加之燒烤產品穿串、腌制、烤制等過程高度依賴人工,使得燒烤難以實現標準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業的品牌化、規模化發展。
另一方面,傳統燒烤店環境差、服務意識落后等問題,也讓消費者的就餐體驗大打折扣,圍繞燒烤環境、服務、品牌的升級迫在眉睫。
辰智大數據顯示,目前燒烤行業仍以單店經營為主,連鎖率達29.1%,明顯低于整體餐飲(34%)。近兩年數據表現來看,小微品牌(小于100家)連鎖門店數占比明顯下降,中型連鎖品牌(100-999家)門店數占比在上升。作為燒烤/烤肉賽道的頭部九田家黑牛烤肉料理、西塔老太太泥爐烤肉、安又胖烤肉等,門店數也均未超過1000家。

燒烤行業逐漸改變了從前的粗放和低廉的形象,開始注重精細化運營,從產品到門店設計以及服務均有了諸多創新,且品牌已經進入數字化運營、品類細分和品牌化運營的多維競爭新階段。
去年上半年淄博燒烤火爆出圈,引起全國燒烤開店小高潮,但十一假期之后燒烤明顯降溫。辰智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Q2,全國燒烤門店規模不足50萬家,燒烤行業進入結構化調整時期,出現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未來或將出現堪比海底撈的全國性連鎖餐企。
2、擴品類、延時段,餐企探索業績新增長點
今年上半年,餐飲行業競爭環境的不斷惡劣,不少餐飲企業的營業收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餐企不得不嘗試擴寬運營時段、場景、品類等等方法穩定收入,餐飲全行業進入探索無界化經營新階段。例如一些火鍋店增加燒烤套餐,將火鍋和燒烤這兩種適配社交聚會場景的品類置于同一空間;抑或快餐簡餐品牌增加烤串單品,既可以將經營時間延長至夜宵時間段,又能通過烤串外賣實現增收。
03
決勝供應鏈,燒烤賽道步入“平價高質”時代
無論是上線半年的“焰請烤肉鋪子”,還是剛剛開業的“金宵一刻”,今年這些跨界燒烤的大佬,都有著一個共同點——在供應鏈方面占領先發優勢。
海底撈在供應鏈方面的優勢不必多講,火鍋和燒烤的主要食材相似,區別在于食材的腌制和烹飪這兩個環節。燒烤本身對于廚藝要求不高,消費者可以選擇自行烤制或讓店員協助,相信以海底撈的能力,在燒烤賽道復制其供應鏈優勢不是難題。加上海底撈在品牌聲望、門店運營和服務體驗上的經驗,新品牌有望再現海底撈的輝煌。
而對于盒馬創始人侯毅來說,高品質海鮮的供應鏈管理也是盒馬的核心優勢,從源頭把控品質,利用高效的加工流程和物流配送,既保證了海鮮的新鮮和高質,又能極大程度地控制運輸加工過程中的損耗,使得堅持做“平價高質”的燒烤海鮮餐飲成為現實。
辰智大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燒烤人均消費57.7元,較去年年底有所回落(63.3元),燒烤人均消費明顯高于整體餐飲,在消費日趨謹慎的大背景之下,我國的餐飲消費也已出現了“M形分化”,燒烤賽道步入“平價高質”時代。燒烤企業若能自建供應鏈,或者與餐飲上游企業建立深度合作,才能在保持“平價高質”的同時實現盈利。
2024年隨著競爭環境的不斷加劇,頭部餐企的“再創業”不再是簡單的跨界嘗試,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商業布局。辰智大數據將持續關注燒烤賽道趨勢發展,挖掘潛在市場機會,幫助餐飲企業突破困境找到新的增長機會點。
你如何看待頭部餐企跨界做燒烤生意?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注:文中配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