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支持率處于“危險水域”,岸田文雄執政近三年的四個關鍵詞
當地時間8月14日上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首相官邸舉行記者會,宣布自民黨將于今年秋季進行改革,他本人將不再參選自民黨總裁一職。這也意味著新總裁選出后,他將辭去首相職務。
共同社早些時候報道稱,岸田決定放棄參選、不再謀求連任,與持續低迷的內閣支持率有關。分析稱,自民黨內部的“黑金”丑聞使內閣支持率持續徘徊在20%左右的低水平,也讓岸田失去了黨內的支持。岸田判斷再度當選難度增大,因此放棄參選。
在突然宣布這一決定之前,日本《每日新聞》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岸田內閣支持率為21%,連續13個月處于30%以下的“危險水域”,距離被視為陷入“下臺水域”的20%僅一步之遙。其不支持率達73%,已連續9個月位于70%以上的高位。面對持續低迷的支持率,不僅在野黨陣營要求岸田下臺,自民黨內部也公開出現同樣呼聲。
從2021年上臺時超50%的支持率到如今慘淡的21%,岸田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迎接了種種挑戰,這其中哪些給他“加分”,哪些暴露了隱憂,哪些又成為了最后一根稻草,澎湃新聞梳理了岸田文雄近三年執政期間的四個關鍵詞。

經濟成績單
2021年9月29日,岸田文雄當選并就任自民黨總裁,接替未尋求連任的菅義偉,同年10月4日當選日本第100任首相,10月31日帶領自民黨在新一屆眾議院選舉中贏得“絕對穩定多數”的議席,11月10日當選日本第101任首相。
彼時,岸田的支持率超過50%,被民眾寄予厚望。上臺后岸田首要面對的是如何采取措施阻止新冠疫情的傳播,以及解決經濟停滯和因疫情而加劇的不平等現象。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岸田發誓要追求“新形式的資本主義”,以促進更公平的財富分配。然而,岸田的“新資本主義”政策因缺乏具體戰略和細節而受到國內外政策專家的廣泛批評。
值得一提的是,岸田在2022年12月宣布了一項擴大日本國防開支的計劃,要求到2027年將日本的軍事預算增加到43萬億日元,約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盡管美國對日本加強防務的新承諾表示歡迎,但岸田在國內面臨一些有關后勤資金籌措和過度軍事化擔憂的批評。2023年2月,日本眾議院批準了創紀錄的6.8 萬億日元國防預算,比上一年增長約20%。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姚澤宇此前在澎湃新聞撰稿指出,岸田自相矛盾的經濟對策招致了日本民眾的反感。早前,岸田政府提出通過增稅來填補防衛費增額缺口的“防衛增稅”政策,岸田也由此被日本網民冠以“增稅眼鏡”稱號。然而,去年11月2日,岸田政府提出新的綜合經濟對策,聲稱通過定額減稅的方式刺激消費,提振投資,走出通縮,減輕國民負擔。面對政府在“增稅”與“減稅”之間的反復橫跳,多數日本民眾認為減稅政策不過是岸田為擺脫“增稅眼鏡”揶揄、鞏固票倉的權宜之計。同時,部分日本民眾憂慮,減稅政策勢必導致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少子化對策等社會保障領域的財源將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后安倍時代”
2022年7月8日,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身亡。兩天后的7月10日參院選舉中,自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岸田文雄當時召開記者會,表示將繼承安倍“遺志”,致力于解決修憲以及日本人遭綁架等難題。
由于參議院選舉的勝利,岸田文雄在未來三年內面臨的選舉壓力“驟降”,這也意味著,對其領導地位的挑戰,及“新資本主義”計劃等關鍵政策的挑戰,大概率都將來自于自民黨內部。日本上智大學政治學教授中野晃一此前對澎湃新聞表示,岸田文雄也因為安倍的去世而獲得更多施展的空間。
然而與此同時,多名內閣大臣陷入與安倍之死相關聯的“統一教”丑聞,也給岸田政府帶來挑戰。一個月后的8月10日,岸田文雄改組內閣并調整自民黨人事,彼時其支持率已降至其上臺來的最低點。日媒分析指出,從此次內閣改組與自民黨高層人事中可看出岸田穩固政權基礎的用意,包括如何處理最大派系安倍派、吸納非主流派等。
日本經濟新聞客座編輯委員芹川洋一在8月14日岸田宣布不參選總裁選舉后稱,安倍晉三從2012年開始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2020年的菅義偉政權只是延續。而岸田文雄對“安倍時代”進行修正,同時進行了發展。這些發展包括防衛力量的增強,以及核電站和能源政策的調整。
G7外交秀
芹川洋一認為,回顧岸田政權失敗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一年前。在內閣和政黨支持率仍高的2023年5月的G7廣島峰會后,岸田若在通常的國會末期或10月召開臨時國會解散眾議院,將定期的眾議院選舉推遲到視線外,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面。
自2022年夏天,原“統一教會”問題揭開日本政壇亂象,之后多名內閣大臣因丑聞辭職,內閣支持率持續下滑,2023年福島核污水排海也將接受國際社會的審視,岸田政府面臨多重危機。
因此對日本而言,G7廣島峰會是當年最重要的一場主場外交。對岸田文雄而言,這是在西方大國首腦面前擔當主角的難得機會。此外,在日本政治動蕩的局勢下,G7的討論與成果不僅會對國際局勢造成影響,也可能左右著日本國內政局。
2023年初起岸田便開始了以G7之名的外交秀。先是訪問G7的五個歐美成員國,在峰會前同各方就烏克蘭局勢、核裁軍、氣候變化等一系列議題進行討論,借此機會進一步加強與各國的防務和安全合作。
3月,岸田文雄“閃電式”突訪烏克蘭,成為二戰后首位前往戰區訪問的日本首相。自俄烏沖突爆發,日本在對烏援助和對俄制裁方面始終與G7國家保持統一步調。日媒稱,在英美法意德首腦訪問烏克蘭之后,岸田文雄意識到作為G7輪值主席國的首腦,訪烏是其展現姿態的重要方式。
隨著岸田在外交上有所表現,支持率上揚,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他或將提前解散眾議院并舉行大選。但岸田遲遲未解散眾議院,彼時其支持率為66%,系其執政生涯的最高峰。
“黑金”丑聞壓垮民意
去年11月,自民黨曝出“黑金”丑聞,多個派閥為所屬國會議員下達銷售指標,要求他們出售政治籌款派對券。如果超過銷售指標,多出的資金將以“回扣”形式返還給議員。這部分資金將不在派閥收支報告和議員政治資金收支報告上登記,從而成為不受監管的秘密資金。
隨著“黑金”丑聞的發酵,自民黨支持率持續下跌。今年1月19日,自民黨三大派閥“岸田派”、“安倍派”、“二階派”決定解散。
4月,自民黨對39名涉事者進行黨紀處分,而岸田本人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引發廣泛質疑。在4月28日舉行的日本眾議院補選中,自民黨在三個選區悉數落敗,原屬該黨的議席均由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獲得。
隨后在6月,面對持續低迷的支持率,不僅在野黨陣營出現了要求岸田下臺的呼聲,執政黨自由民主黨內部也出現了同樣呼聲。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該社7月5日至8日進行的民調顯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內閣的支持率降至15.5%,連續兩個月刷新最低紀錄。
據日本網(nippon.com)7月綜合日本八家主要媒體的民調數據顯示,岸田文雄在所有八項民意調查中的支持率仍都低于30%。受訪者對政府政策選擇的不滿是反對岸田政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共同社8月14日報道稱,關于岸田文雄宣布不參加9月自民黨總裁選舉,自民黨內有意見稱是“痛快的決定”。對于支持率低應由岸田還是安倍派負責,則觀點不一。日本共產黨書記局長小池晃在記者會上強調,“必須由自民黨整體承擔責任。政權在自民黨內部流轉不會有任何改變。”
日本自民黨將在9月20日舉行選舉管理會議,來決定9月黨總裁選舉的具體日程。目前,67歲的日本自民黨前干事長石破茂已表明參選意向,68歲的現任干事長茂木敏充、63歲的經濟安全保障擔當相高市早苗流露出積極意愿,61歲的數字大臣河野太郎也向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表達了參選意愿。此外可能的參選人選還包括43歲的前環境相小泉進次郎、49歲的前經濟安保擔當相小林鷹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