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記協鐘記平:這種流量堅決不能要,這種現象必須要制止
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

近日,巴黎奧運會射擊男子10米氣手槍金牌獲得者謝瑜接受采訪。談及家人,謝瑜稱,媽媽告訴自己,她最近被網暴了。
“媽媽患癌癥才出院還在休息,希望大家不要對她有什么說法。”謝瑜說。
這是怎么回事?
在營銷號編造的故事中,謝瑜的家庭被渲染得一貧如洗,母親則莫名被捏造成不負責任的形象,某些網友也跟風腦補所謂情節,“艱難逆襲”的爽文就此出籠。
運動員在賽場奮勇拼搏、為國爭光,一些人卻在網上信口雌黃、流量碰瓷,令人震驚。
謊言終究會被拆穿。
有記者前往謝瑜的家鄉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黑塘村采訪,黑塘村村支書王明江表示,謝父在外務工期間,每月有三五千塊收入,老家房子也是二層小樓,雖算不得富裕,但也不差。此外,因考慮到謝瑜外公外婆年邁,在謝瑜奪冠前,村里就已經幫老人申請了補助。
在近日的媒體專訪中,謝瑜更是正面回應網上種種說法,希望廣大網友不要被帶偏節奏。
關于“一槍擊破家徒四壁”,謝瑜表示,父親在家“弄了一個桶裝水的生意”,雖說剛起步,但也能維持生活,二哥目前也在“考工作”,他希望大家盡量不要去打擾他們。
關于“兩度被國家隊退回”,謝瑜表示,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在國家隊選拔時,自己成績起伏比較大,未通過選拔。“直到2020年打(東京奧運會)選拔,一下就拉回來了,一直到選拔上巴黎奧運會。”
謝瑜的回應是對謠言的有力回擊。
以炮制謊言網暴他人,攫取利益,這種流量堅決不能要,這種現象必須要制止。
對網暴行為的處理,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出臺相關規定,關鍵是落實到位,用看得見的方式為受害者撐腰,讓網暴者付出應有代價。
關于這起事件,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思考。
針對網絡謠言,貴州廣電、澎湃新聞等主流媒體及時派出記者采訪,還原事實真相,亮明觀點態度,值得點贊。
部分商業傳播平臺未能及時發現并處置通過造謠、網暴等手段攫取流量的行為,一定程度推高了熱度,教訓值得汲取。對破壞輿論生態、干擾公眾視聽的內容及賬號,商業傳播平臺有責任提高識別能力,通過多種手段加以限制。
這件事也為平臺博主敲響了警鐘。某些“網紅”的前車之鑒歷歷在目,不守底線地追求流量,終究反噬自身。我們鼓勵優質內容生產,堅決反對敗壞社會風氣的內容損害輿論生態。
此次事件中,一些網民被帶偏節奏。熱點面前,如何保持理性,避免成為“謠言傳聲筒”“網暴擴散器”?這已經不是新話題,同樣值得反思。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