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戊”必重視的戊肝!發病率居消化道傳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
戊型病毒性肝炎(簡稱戊肝),在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中,發現得最晚,但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自2012年以來,戊肝發病率持續超過甲肝,居消化道傳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
戊肝病毒是人獸共患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食用未制熟的動物肉類、內臟及貝類,飲用被人或家豬、野豬、鹿等宿主動物糞便污染的水,都可能感染戊肝病毒;其次,它還會通過血液、母嬰、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
由于戊肝病毒具有水源性和食源性的傳播特點,因此受水環境影響較大。有研究顯示,在極端氣象條件下,特別是缺乏充足且清潔飲用水的干旱季節,以及可能破壞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的暴雨、洪水季節,都與戊肝流行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感染戊肝有哪些癥狀?遠離戊肝病毒,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二科主任劉長江,從專家角度為您揭開戊肝的神秘面紗。
戊肝屬于急性自限性疾病
孕婦、老人、慢性肝病患者重癥發生率高
戊肝具有自限性,潛伏期一般為2-8周,大部分急性戊肝患者能自身清除病毒而康復,有少數可進展為肝衰竭,或者有轉為慢性肝炎和肝外表現的可能。
大部分人感染戊肝后,無明顯癥狀或者臨床表現輕微,無黃疸、肝功能提示轉氨酶等肝酶輕度異常;還有一部分人表現為低熱、乏力、食欲減退、厭油膩、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尿色加深、出現黃疸等癥狀。
劉主任指出,戊肝病毒對孕婦、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的殺傷力更強,要特別注意防范。戊肝易與其他慢性肝病重疊發生,增加肝臟損傷風險,如導致肝硬化病程進展加速,發生肝衰竭等。
戊肝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
接種疫苗、把好“入口關”很關鍵
日常生活中,應當如何加強對戊肝感染的預防?劉主任提出三個重點:
01
切斷傳播途徑
注意飲食及個人衛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不與他人共用水杯,飯前便后要洗手,做飯炊具、菜板要生熟分開,處理生肉或家禽后應徹底洗手。
02
接種戊肝疫苗
建議16歲以上的易感人群,以及慢性肝炎患者、育齡期婦女、老年人、集體生活者、餐飲從業人員、畜牧養殖者、疫區旅行者等感染后可能病情較重的人群,及時接種戊肝疫苗。
03
管理傳染源
戊肝患者需要隔離至發病后3周,及時對其排泄物、居住的環境、使用的物品進行消毒;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應進行醫學觀察4-6周,期間減少外出,出現乏力、惡心、嘔吐等癥狀應盡快就醫。
劉主任提醒,得了戊肝要及時前往正規專業醫療機構就診,目前尚無抗戊肝病毒的特異性藥物,主要以適當休息和合理營養為主,選擇性使用藥物為輔,進行對癥支持治療,同時還應嚴格忌酒,防止過勞以及避免應用損肝藥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