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種牙市場亂象紛呈,呼吁更透明的價格標準
僅靠患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難以單憑一己之力,完全規避潛在的陷阱與風險。要保護患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加強行業監管,強化執法打擊力度,提升醫療服務透明度。
近年來,種牙費用大幅降低。不過,有患者發現:一些機構不滿足于只掙一顆牙的錢,壞牙拔,病牙也拔,甚至還哄著拔好牙,多拔才能多種,在拔牙數量上讓患者多掏錢。某些機構還以“免費檢查”“低價體驗”等方式吸引患者,再通過增加服務、添加耗材、捆綁消費等方式,增加服務過程中的各項花銷。

去年年初,國家醫保局首次開展種植牙集采,曾經上萬元一顆的種植牙價格大幅下降,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負擔。然而從媒體報道來看,一些醫療機構為了增加收入,又通過各種套路,在患者身上打起了各種歪心思。比如,明明可以修復治療,也要堅持拔牙種牙;再比如,故意模糊治療方案,在后續治療過程中額外增加各種治療費用……
諸如“哄拔好牙”“低價陷阱”等亂象,不僅損害了患者的合法權益,還會加劇劣幣驅逐良幣,破壞醫療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所謂醫者仁心,醫療行業以治病救人為服務宗旨,這一職業群體有著較高的社會美譽度。然而一些醫療機構卻將商業利益凌駕于職業道德之上,利用患者對健康的迫切需求,設下重重消費陷阱,讓原本應充滿溫情的醫療過程,變得復雜而充滿算計。
面對夸大病情、誤導消費等醫療套路,呼吁從業者加強自律、堅守醫德,還遠遠不夠。這些醫療機構之所以敢用各種套路收割患者,是基于對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也是因為患者往往難以察覺自身被誤導的困境。
看病種牙不同于普通的購物消費,醫療服務有著一定的專業性,在信息不對稱之下,患者對于病情的實際情況以及治療方案的選擇,往往只能聽從醫生的指導。這種專業上的依賴性,為一些醫療機構謀取不當利益提供了便利。它也意味著,僅僅靠患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也難以單憑一己之力,完全規避潛在的陷阱與風險。要保護患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加強行業監管,強化執法打擊力度,提升醫療服務透明度。
比如,敦促醫療機構公開價格信息、治療方案、風險告知等內容,將服務項目的價格標準充分透明化,甚至還可以制定種植牙服務收費標準參考價目表,讓患者更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方案,可以在市場上“貨比三家”,自主選擇醫療服務。
另一方面,建立暢通的投訴舉報渠道,鼓勵患者和社會各界,對種植牙行業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
不管是執法發現還是舉報曝光,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如夸大病情、誤導消費、虛假宣傳等,一旦查實,要依法進行嚴厲打擊,提高違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懾力。
這些醫療機構也應該意識到,醫療行業是高度依賴口碑的行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更應該通過提升服務質量、精進醫療技術等方式來吸引患者,而不是依賴見不得光的手段套路患者,牟取不當利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