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天候全過程全空間無人化生產,上海浦東要建2萬畝無人農場
上海浦東要建2萬畝糧食生產無人農場。
據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網8月12日消息,日前,上海市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區財政局制定了《浦東新區2024-2025年糧食生產無人農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無人農場是指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對農場設施、裝備、機械等遠程控制或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的自主決策、自主作業,完成所有農場生產、管理任務的一種全天候、全過程、全空間的無人化生產模式。????
《方案》提出,依托集中連片耕地資源,發揮裝備、科技、人才優勢,創新“高標準農田+智能裝備”無人農場發展模式,到“十四五”期末,建成2萬畝糧食生產無人農場,參與制訂無人農場建設與運營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為全市乃至全國糧食生產無人農場建設作出應有貢獻。計劃于2024年完成南匯新城鎮3061畝高標準農田及無人農場建設,完成川沙新鎮、祝橋鎮等7個鎮8958畝農機改造無人農場建設,2025年完成農發集團8197畝高標準農田及無人農場建設,總計完成20216畝。
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適于無人化作業的設施農田、無人化智能駕駛設備、智能決策管控系統。該項目建設分為兩個類型:一是高標準農田建設類,即高標準農田與無人農場建設協同推進,實現對高標準農田的數字化、智能化、無人化賦能;二是農機升級改造類,遴選條件相對成熟的已有高標準農田,對下田坡道進行改造,對配備的農機進行無人化改造,滿足無人化農場作業需求。《方案》要求,單個無人農場建設面積應不少于1000畝。每1000畝糧食生產無人農場原則上應配置智能拖拉機3臺、配置智能插秧機、穴直播機或無人駕駛航空器等種植機械3臺、配置智能噴桿噴霧機或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共計2臺、配置智能聯合收割機2臺。此外,搭建無人農場智慧云平臺,作為無人農場運行的核心,能夠進行無人農場各種信息和數據的存儲、學習,數據處理、推理、決策的云端計算,以及有效信息的挖掘和各種作業指令、命令的下達,實現基地農機作業及生產信息的可視化、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化調度。
對成功創建糧食生產無人農場的建設主體,按照通過驗收的建設面積,市級財政給予每1000畝70萬元的獎補;同時區級財政根據各建設主體實際建設情況予以累加補貼,且原則上不超過70萬元/千畝。項目建設周期原則上不超過12個月。項目采用先建后補的方式,執行項目驗收、審計等制度。
根據《方案》,成立浦東新區無人農場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區農業農村委、區財政局領導及區、鎮相關單位負責人為組員,協調推進無人農場建設。同時,圍繞無人農場建設,鼓勵信息化領域人才進入無人農場領域開展相關科學研究與應用推廣;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建設懂技術會操作的智慧農業推廣隊伍,全力打造無人農場產業人才“蓄水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