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青評論:課間10分鐘與考核掛鉤,老師不能隨意“拖堂”了

據澎湃新聞報道,浙江省教育廳最近在答復人大代表《關于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孩子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時表示,對上課拖堂和課間禁出教室的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鼓勵學校成立課間監督小組,輪流參與課間監督和管理。
在答復中,浙江省教育廳特別提到:將“嚴禁違反國家規定的學生睡眠時間安排學生作息,或以各種方式擠占學生課間十分鐘休息”納入行動治理負面清單,對上課拖堂和課間禁出教室的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問責到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政策的落實。此前,社會已經普遍注意到課間10分鐘被不當占用的現象,但在現實中,這一問題始終未得到徹底解決。究其根本,在于一些學校并沒有拿出必要的問責懲戒機制,對于那些違背規定的老師缺乏必要的約束。
此次浙江省教育廳的意見,實際上是要求責任到人,并將課間10分鐘問題與教師的考核機制掛鉤,有利于促使教師加強重視。諸如“定期收集各校的督查數據和自查整改情況,并視情況抽取部分學校開展現場督查,相關結果掛鉤各校年度考核,倒逼各校各班級重視師生課間休息的保障工作”等要求,顯然很有針對性。與此同時,教師還被要求必須嚴格按照作息時間表安排課程及課后活動,這也是為了保障學生在課間的權利不受侵害。
為何要如此強調課間10分鐘的重要性?在不少人的記憶里,老師拖堂是常有的事,過去,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10分鐘的重要意義。事實上,課間10分鐘,在學校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如今全國各地的學校都在努力給孩子“減負”,幫助學生走出傳統意義的教室,走向戶外更大的“課堂”。“保障課間10分鐘”與當下的教育方向符合,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正如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教育體育局所倡導的,“讓更多的青少年做到勞逸結合,走出教室,親近自然,接近同伴,師生融合,玩中學,學中做,知行合一,快樂成長,真正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全面的教育不能止步于室內,更不能只依賴書本。在運動場上煥發青春的活力,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溫度,都是全面教育里不可或缺的環節。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障上述教育理念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浙江省將開展基礎教育“規范管理年”專項行動。在其中,監督者的角色至關重要,上述《建議》也提到,“充分發揮責任督學的作用,要求責任督學每月一次下校進行教育教學行為的督導,發現課間休息等違規行為及時約談學校負責人”。有力的監管,可以有效鞏固專項行動成果,讓科學的教學觀念得到長期實踐。
從之前一些地方的實踐經驗來看,保障學生課間10分鐘正常活動,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幫助孩子們形成了良好的運動習慣。比如,云南省紅河州屏邊縣灣塘小學,就要求所有孩子下課后必須出教室,哪怕是喜靜不喜動的學生,也會鼓勵他們出去走走。再如,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光明小學,不少學生在課間會按劃定的區域分散開,盡情地玩跳繩、踢毽子、玩老鷹捉小雞等游戲……類似現象還有很多,這些讓孩子放松的做法,本質上有利于讓孩子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實現全面發展。如今,浙江省從監管和懲戒方案入手,同樣以積極的探索為全國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啟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