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暴跌后再反彈,全球股市巨震是否結束?高盛、摩根大通各執一詞
經歷“黑色星期一”和周二的反彈后,外資分析師們對于全球股市巨震是否結束尚未得出一致判斷。
8月7日,日本股市在接近收盤之際,跳水再度來襲,原本漲幅超過3%的日經225指數,收盤時段快速殺跌,最終收漲1.19%,報35089.62點。韓國股指也跟隨日本股市脫離高位,小幅走低,收漲1.83%。
而日本股市8月5日暴跌并觸及熔斷機制后,8月6日,日經225指數開盤后就大漲逾3200點,漲幅超過10%。日經225指數期貨和東證指數期貨也觸發向上熔斷機制,從而自動暫停交易。截至8月6日收盤,日經225指數報34675.46點,上漲10.23%。

另一方面,美東時間8月6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截至收盤,道指漲294.39點,漲幅為0.76%,報38997.66點;納指漲166.77點,漲幅為1.03%,報16366.85點;標普500指數漲53.70點,漲幅為1.04%,報5240.03點。
此前美東時間8月5日,美股道指狂瀉千點,標普500指數創2022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對于近期海外市場波動增加的原因,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大中華區股票主管李智穎解釋道,一方面,日本央行上周將政策利率從0.0%-0.1%上調至0.25%,超出市場預期。盡管目前利率依舊比大部分市場低,但本次突然的調整也增加了日本投資者的擔憂情緒,日元套息交易可能退出,日本股票也進而出現了較大的波動。
另一方面,李智穎補充道,就美國市場而言,上周五公布的7月非農就業人數令人失望,并且將加劇市場對于高利率維持過久從而引發經濟衰退的擔憂。同時,對于科技行業巨頭為人工智能投下的重資何時才能產生回報,市場似乎也越來越失去耐心。加上中東地區的政治局勢,全球股票市場在周一出現了程度不同的下跌。
市場暴跌后再現反彈,是否意味著全球股市巨震或將結束?對此,高盛、瑞銀與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們各執一詞。
“鑒于投資者進一步清盤的可能性,以及未來經濟增長、日元結算價以及匯率對企業盈利的影響等宏觀因素的不確定性,近期日本股票市場前景仍不明朗。”高盛表示,因此,系統性投資者在市場大幅下跌后可能會進一步平倉、止損或拋售。此外,最近對每股收益的一致預期沒有變化,因此很可能會下調,以反映日元走強。
與此同時,高盛認為,美國經濟前景還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2022年至2023年,當對美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加劇時,日元走軟并支撐了盈利,部分原因是美聯儲正處于加息周期。現在美聯儲準備進入降息周期,如果對經濟的擔憂加劇,東證股價指數(TOPIX)的每股收益可能不僅會受到經濟疲軟的負面影響,還會受到日元進一步走強的負面影響。”
此外,高盛美國股票策略師預計,如果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標普500指數將跌至4800點,而日本股市盡管已經下跌,但仍可能受到進一步拖累。“在經歷了如此劇烈的下跌之后,市場對日本股市的情緒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倉位調整也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日本股票的牛市才能到來。”
“美國經濟很可能繼續放緩,衰退和更大幅度的股市調整都可能出現。”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10%的調整或20%的熊市跌幅是完全有可能的。
Kelly表示,其中一個大問題是美聯儲不應該將利率保持在如此高的水平這么長時間。“我認為美聯儲應該始終努力回到中性水平并保持在那里,他們不應該試圖過度收緊政策,也不應該試圖放松政策來刺激經濟。”
而瑞銀則持有不同觀點。李智穎表示,“對于已經持有日本股票的投資者,我們建議在這個階段不要退出市場,因為日本的結構性變化(如通脹、工資增長和公司治理改革)仍然保持良好。我們預計,在日本公司于10月公布上半年業績以及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于今年晚些時候塵埃落定之前,市場將持續波動。但長期結構性動態仍將成為日本市場的重要投資考慮,并推動股價在明年復蘇。”
美國股票市場方面,李智穎則同樣認為總體環境仍然有利于股市。盡管盈利修正勢頭出現放緩的跡象,但標普500指數的每股收益仍有望在2024年增長11%,并且瑞銀維持標普500指數年底目標在5900點。“我們認為,市場對人工智能的情緒迅速降溫似乎為時尚早。企業可能還需一些時間來證明人工智能投資能夠帶來回報,但在AI技術的樂觀預期下,企業并無削減AI投資計劃的跡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