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大會址”日記|高鐵員工:努力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優秀黨員
【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2019年1月9日,星期三,雨。
上午10時許,在上海動車段工作的孫佳麗來到中共一大會址,她身著正裝,與12位同事們一同參觀。
孫佳麗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來自江蘇的她在上海工作,平日都在嘉定區,主要負責高鐵維修和保養。

她說,自大學入黨,一直懷著一份熱忱,來上海工作有一年了,時刻不忘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在工作中要起到帶頭作用,并且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記住黨的精神,記住自己身上擔負的責任。”
孫佳麗說,來到一大會址,看到這些歷史人物非常敬佩。“他們是一種榜樣,很值得我們學習,去努力奮斗為國家做點事。”孫佳麗認為,雖然時代日益變化,但無論工作和生活,只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在,都會促使自己一直學習下去。
她還說,會努力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優秀黨員,“入黨會促使人成長,而這些思想和品質都會跟隨孩子一生。”
想把黨史和黨的精神傳遞給下一代的還有來自甘肅的教師竇金懷。
“我也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現在四十年來,取得了這么大的成績,這一切的源頭來自國家。”竇金懷說。

1968年出生的竇金懷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來上海十幾次了,但一直沒機會來中共一大會址。他自己曾是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南義中學的一名教師,現已退出一線教師行列,目前在學校圖書館任職。
“書本上看歷史資料,知識點是碎片化的,實地看下來感受就大不同,中國共產黨需要我們時刻銘記。” 竇金懷想通過現場的資料和感受,回到圖書館分享給他的學生們。
他說,從小耳濡目染黨的光榮歷史,自己是帶著崇敬之心來的。從甘肅來一趟上海很不容易,學生們沒有機會來,他將再通過讀書會把一大會址拍攝的圖片和素材,展示給遠在甘肅的學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