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委內瑞拉華人|第二代華僑講述融入與回鄉經歷
【編者按】
恩平是廣東省著名的僑鄉,其中大部分移民去了委內瑞拉。改革開放以后,恩平籍委內瑞拉華僑人數激增。近年來委內瑞拉經濟下滑、治安環境惡化,許多華僑紛紛回國,有些也將自己的子女送回中國求學。
中山大學第八屆口述史大賽決賽入圍作品“他鄉與故鄉——恩平籍委內瑞拉華僑史研究”采訪了多位委內瑞拉僑民,講述他們在委內瑞拉的生活變遷與融入故事,講述他們在他鄉與故鄉之間的躊躇與選擇。
今天我們刊發的是委內瑞拉第二代華僑吳晉明的口述。

采訪:楊鴻
整理:吳振鋒
訪談時間:2018年10月15日
訪談地點:中山大學(南校園)
問:你在委內瑞拉如何解決語言問題?
吳晉明:我印象中小時候跟我家店鋪里的當地員工玩得很開心,我小時候很喜歡畫畫,也是受當地人的影響,他們經常教我畫畫,我小時候應該是會講點西班牙語的。可能回來太久了所以現在不太會了。我以前在家也講恩平話,雖然也不是很標準,但能說能聽。
問:現在你的西班牙語水平如何?
吳晉明:我有五年多沒回去了,之前經常回委內瑞拉,但我的西班牙語真的很一般。我家人都是恩平人,在家都講恩平話,在委內瑞拉只要你見到華人其實講恩平話就可以了,那里就是第二個恩平。
問:在國外吃些什么?
吳晉明:中餐為主,當地的食物也會吃。
問:是否會把中國飲食帶到國外?
吳晉明:這個肯定會,比如我父母每次回來中國都會從中國買點食材回去,比如熬湯的。然后在當地也能買到中國的食物。
問:能否找到中國常見的食材?
吳晉明:當然能,種類蠻多的。比如在委內瑞拉,我家是每個星期天會出城,就是到大城市買買唐人貨,逛逛商場,喝喝早茶。
問:委內瑞拉當地人的飲食習慣是怎樣的?
吳晉明:味道上跟中國沒有太大的區別,可能種類少點吧。我吃著還蠻習慣的,也可能我從小在那里生活過。當地有些食物跟中國相比是稍微甜的,比如麥當勞的甜筒或者當地巧克力,這跟當地人喜歡吃甜東西有關。
問:委內瑞拉人對中國食物的態度怎么樣?
吳晉明:委內瑞拉人對中國食物是非常喜歡的,有一次我跟一個當地的朋友去吃腸粉,那個當地朋友就說非常好吃,他說那個醬油味道很不錯。
問:有沒有無法接受的委內瑞拉食物?
吳晉明:奶酪?有些奶酪的味道我還是不太能接受,絕大部分還是ok的。
問:華人會參加當地節慶活動嗎?
吳晉明:據我的觀察,我有些華人朋友跟當地人玩得蠻好,那些人就會參加當地一些活動。當地的節日我們會過的,有些節日會放假的,華人也會跟著放假。
問:有沒有受到委內瑞拉人消費觀的影響(喜歡享受不喜歡存錢)?
吳晉明:我還是保持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沒有受到委內瑞拉人消費觀的影響。如果在那邊長大的話,多多少少還是會受到點影響的,比如我幾個哥哥平時花錢就比較大手大腳。
問:華人喜歡聚居還是散布在委內瑞拉人社區當中?
吳晉明:我住的城市比較分散,也有一些城市會都住在一個小區里,比如唐人街當然是很多人聚集在一塊的,一般在大城市會這樣子,但在小城市里并不是很集中。
問:華人一般會送自己的小孩去哪種類型的學校?
吳晉明:像我的話就被送回中國讀書了。第一種情況是直接送小孩到美國、加拿大讀書;第二種情況在當地就讀,跟當地人一塊或者就讀一些華人學校學中文;第三種就是像我這樣送回中國讀書,但這種情況又分多種,比如像我這種讀到大學是很少的,估計以后會很多,因為委內瑞拉現在狀況不好,很多父母會選擇讓孩子回中國發展。以前的話,一般父母會先讓小孩回來讀到初中然后再回委內瑞拉讀西班牙語,這種很多見的。不同收入的華人肯定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去美國、加拿大,那肯定要花錢多一些,對吧?
問:華僑如何適應當地治安問題?會借助當地人的組織嗎?
吳晉明:治安問題一直都有的,你在那里工作不適應也得適應,主要平時要多注意,比如七點后盡量不要出門,開車盡量走大路等等。當地人的組織?比如護僑小組,一般出現綁架、恐嚇什么的才會找他們。
問:華人在那邊選擇配偶會選擇華人還是委內瑞拉人?如何認識?
吳晉明:一般更傾向于找華人圈子的,就朋友相互介紹,一起出去玩這樣子的。
問:怎么樣入委內瑞拉國籍?
吳晉明:我是出生在那里,所以就有當地國籍。一般你在委內瑞拉工作生活到一定時間后,就可以加入當地國籍。
問:華人在那里會有宗教信仰嗎?
吳晉明:一般沒有,但有些會信仰基督教,比如我的一些委內瑞拉華人朋友,可能生活時間比較長,所以就會有信教的習慣。
問:華人的民間信仰(拜神、燒香)在委內瑞拉會不會有不便之處?會不會簡化儀式?
吳晉明:我覺得沒有吧,簡化儀式倒是有,可能就簡單點,比如上柱香,拜拜神這樣子,很多人每年清明都會回中國祭祖的。就我家族的話,倒不會因為在委內瑞拉待久了就沒有這些行為,目前還都保留這些儀式。
問:會看委內瑞拉當地的電視劇或電影嗎?
吳晉明:我基本不看,看也都是看國外的電影,都是西班牙語的。
問:華人去委內瑞拉一般從事什么職業?現在狀況怎樣?
吳晉明:一般來說,初來委內瑞拉都是從打工開始的,邊打工邊學習西班牙語,過幾年有了資本并且也還清當初出去的那筆債,就開始做點小生意,慢慢一步步做大。現在發展狀況肯定不好,整個國家都不行。
問:一般做些什么生意?主要的客人是哪些人?
吳晉明:超市、批發、百貨公司,然后做大之后就開始開廠什么的,主要客人還是當地人。在委內瑞拉除了一些跨國超市,其余的基本上都讓華人壟斷了。
問:在回中國之前會學習中文嗎?會學恩平話還是普通話?
吳晉明:在我回中國之前,因為我家里都說恩平話,所以中文還可以。
問:回國后飲食方面會不會不習慣?
吳晉明:不會不習慣,反而一些飲食習慣被改變了。比如我回國之前是超喜歡喝可樂,吃麥當勞的,回國之后當然也喜歡,但我外公、外婆家提倡少吃這些,所以很少帶我去吃,現在我很少喝可樂或者吃油炸食物了。
問:持有委內瑞拉國籍在中國生活有什么不便?(如移動支付、找工作、去澳門香港、買車票、考駕照、接受教育方面等等)如何應對?
吳晉明:有方便和不方便兩方面吧。首先不方便的方面:1.拿國外身份,我大一之前是用不了支付寶的,因為那個實名驗證我一直過不了,所以平時上網買東西我都是借人家的號,現在可以用了;2.找工作的話,我覺得劣勢大于優勢,除非你的能力特別強,同等條件下,人家更傾向于中國人,因為招外國人就必須辦一些手續或者擔保,所以有些公司就會嫌麻煩,不招外國人。還有就是你不能從政,不能參與中國的政治領域的工作。還有不能考駕照,需要你的國家駕照轉回才行,買車票不能線上買,去香港倒沒有什么不方便,去澳門就需要帶5000塊現金,另加一百塊的簽證費,所以我去了兩次就打算以后沒什么事情就不去澳門了。3.教育方面,除了學費給多點,其他沒什么不同,你成績好依然可以去重點高中,重點初中,還有好的大學。再說說方便的方面:1.教育問題,除去高中,初中的話,你要上大學就有很大的優勢了,因為大學對留學生的招生與招本地生有些差別,分數稍微會低點,這個你可以上中山大學外國留學生辦公室看看成績要求。
問:對中國出現的新娛樂方式(微博、抖音、朋友圈)會不會不適應?有什么看法?
吳晉明:我回來很久,也見證了中國互聯網娛樂方式從無到有,從開始的QQ到現在形形色色的娛樂社交app,我個人不玩微博和抖音。在西方世界中,有一個名詞來描述中國人的娛樂社交行為——FOMO(Fear of Missing Out),意為“害怕錯過”,它指的是害怕會錯過社交媒體上發生的事情(比如活動和八卦),從而產生焦慮和煩惱。FOMO最初的研究者、一名牛津大學教授認為,FOMO并不是一種新的現象,但社交媒體讓我們更容易感知他人的生活——不但更即時,而且我們會在不同的社交平臺上看到一些人重復不斷地發出post,簡直無法忽視。因此,FOMO這種現象才變得越來越突出,成了現代人的現代病。你會發現,現在的人會越來越依賴社交軟件,我不否定社交帶給我們的方便之處,但我看到身邊的00后,一出生就有微信,就有抖音,就有微博,看到他們每天都在對著手機(低頭族),不單是零零后,身邊很多朋友或親人上班刷手機的各種app、下班也是、上廁所也刷,刷累了怎么辦?刷累了就閉上眼睛在床上休息。以上我們可以看到,手機以及手機上各種社交App,這種虛擬世界對我們現實生活的影響。你也會發現現在中國的近視率很高,而且越來越高。這應該要引起我們的重視,近視意味什么,意味著很多工作不能做。
問:回國后會不會有焦慮感,擔心無法融入?
吳晉明:我這個人性格比較外向,融入問題對我來說不是什么大問題,融入肯定需要一個過程,慢慢就適應了。
問:會關注國內的嚴肅新聞或大事嗎?
吳晉明:會啊,我蠻喜歡看中國的新聞或者一些評論節目的。我也是中國人嘛。
問:有沒有建設家鄉的想法?
吳晉明:如果我有能力肯定想。
問:會不會換回中國國籍?會不會參政、入黨?
吳晉明:這個考慮當中,有這個計劃。
問:會不會參與國內的志愿者活動?
吳晉明:有啊,以前經常,這些活動挺好的。
問:會不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純粹的中國人了?
吳晉明:我覺得我就是一個中國人,一個擁有外國身份,外國生活經歷的中國人。
問:回來之后感受到的中國與想象中的有落差嗎?
吳晉明:回來之前對中國不是很了解。回來感覺中國比委內瑞拉發達。
問:更喜歡在委內瑞拉的生活還是之前在中國的生活?
吳晉明:中國吧,我的朋友都在這里,肯定喜歡這里多點,但我爸媽平時都在委內瑞拉工作生活,還有我的大哥,表姐以及很疼我的各位伯伯姑姑,所以委內瑞拉我也喜歡,那里是我長大的地方,也是目前跟我父母相處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
問:以后是否考慮回委內瑞拉發展?
吳晉明:應該不回了,以委內瑞拉目前這個情況,我更傾向于在中國(發展)。
(課題組成員:劉楚瑩、方嘉玲、吳晉明、張銳濱、吳振鋒、楊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