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別讓飯圈習氣侵蝕中國體育
在北京時間8月3日晚進行的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決賽中,陳夢4比2戰勝孫穎莎,衛冕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冠軍;孫穎莎收入一枚銀牌。
這是一場中國隊“內戰”,兩人也為觀眾獻上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比賽。但不和諧的一幕卻發生了:現場觀眾中不斷響起孫穎莎的加油聲,卻較少為陳夢加油的,甚至有人對陳夢做出了非常不友好的動作,陳夢得分還會喝倒彩。有外國記者表示費解:“為什么大家這么支持孫穎莎,而不是支持陳夢呢?"
確實,同樣是中國選手,為什么厚此薄彼到這個程度呢?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了答案:這就是一種極端的飯圈表現。
在社交平臺上,這種飯圈文化更加夸張。不少粉絲開始在網上霸凌球員、質問球隊,甚至編造出種種陰謀論敘事,一時間堪稱烏煙瘴氣。
仔細想想,這真是荒誕的一幕:一位運動員拼盡了全力,突破了自我,為國家隊拼下一枚金牌,到頭來卻如同“犯錯”一般,遭受無數污言穢語。陳夢成功衛冕女單冠軍的背后,是她克服重重低谷,打破種種質疑,展現出了非凡的頑強、拼搏、堅韌。這是多么美好勵志的故事,卻引發了輿論的一地雞毛,實在太讓人遺憾,也讓人不平。
除了本場比賽之外,被飯圈化所苦的運動員還有不少。比如國乒選手樊振東,曾經在社交平臺表達拒絕飯圈化,沒想到引發了網暴,連身份證信息都被曝光。再比如跳水運動員全紅嬋,曾經有粉絲質疑她在比賽中被壓分、在看臺大吼,以至于全紅嬋都被這名粉絲的言行所震驚,無奈地對其喊話“你別講話了吧”,并嘆了一口氣。
是時候徹底反思飯圈文化的肆意侵襲了。這種非此即彼的極端思維,恰恰是對運動員、對體育精神的傷害。人們可以有自己偏愛的球員,但不能將偏愛演變成對其他球員的攻擊,和對基本體育道德的漠視。對于中國體育來說,飯圈化也是一個不能承受之重:這會給球員的生活和心理狀態帶來沖擊,也會對隊伍的戰術布置帶來額外的輿論壓力,更會導致中國體育生態的劣質化。
其實,體育界對飯圈化已經表達了足夠的警惕。2021年,中國奧委會就明確表態,“號召中國體育健兒不參與組織明星后援會,不發起或參與各類話題,堅決杜絕‘飯圈’亂象向體育領域蔓延,堅決反對利用‘飯圈’從事營利活動”。今年5月15日,在全國體育宣傳文化工作會議上,國家體育總局又表示,將全過程堅決抵制畸形“飯圈文化”對體育領域的侵蝕。
但從現狀看,體育界的飯圈化現象依然猖獗,有待進一步的規范。此次女乒單打決賽引發的風波,應當引發人們的深刻反省:不能再任由飯圈文化蔓延下去了,不能任由這種橫沖直撞的狂熱、戾氣和拉踩行為去傷害中國體育了。
對于飯圈化亂象,應當有更加具體的整治行動。比如平臺應當進一步明確規則,對于引戰拉踩行為及時進行規制。而一旦飯圈化行為蔓延到線下,比如泄漏信息、沖擊機場、無底線跟拍等,相關部門也應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讓越過紅線的飯圈中人付出代價,從根本上扭轉飯圈風氣。
值得一提的是,比賽結束后,陳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決賽只有一方會勝利,即便是小比賽輸球也會難受,更何況四年一屆的奧運會。所以在擁抱的時候,我也跟莎莎說繼續加油。”
這才是球員之間真實的狀態,她們也是被飯圈無辜裹挾的受害者。她們的大度與親昵,在個人榮辱之外的集體榮譽感,足以讓所有飯圈表達顯得虛無:她們所展現的才是體育最本真的樣子,飯圈化終究只是一個畸形的濾鏡罷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