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0元,我買了臺亞馬遜旗艦手機,10年前的設計理念真大膽

當我們把時間撥回到10年前的2014年,會發現彼時的手機市場還是「勃勃生機」「百花齊放」的狀態。
那一年,iPhone 6登場,蘋果手機尺寸大突破,正式進入大屏時代,iPhone銷量創歷史新高;樂視移動正式成立,準備死磕性價比和小米一較高下;黃章宣布再次就任魅族CEO,品牌戰略由「小而美」轉向「大而全」,2014年發布的魅族MX4獲得了不俗的口碑……
海外市場上,作為全球最大電商平臺的亞馬遜,也摩拳擦掌,準備在欣欣向榮的手機市場上一展宏圖。2014年6月,貝索斯正式發布了亞馬遜首款手機Fire Phone。然而,這也是亞馬遜最后一款手機,Fire Phone上市初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但很快在市場上遇冷,在與其他產品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10年后的今天,小雷花200塊再次體驗到了這款亞馬遜唯一的手機產品,通過一次懷舊之旅,來回顧Fire Phone在產品層面上的得與失。

(圖源:雷科技攝制)
6顆攝像頭加持,10年前的手機就這么卷了?
亞馬遜Fire Phone當年在硬件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配備了6顆攝像頭,不過,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的是,它們中的大部分并不是為影像服務的。具體來說,它的后置攝像頭只有一顆,用于日常拍照;前置鏡頭則有五顆,除了位置居中的自拍相機外,另外四顆鏡頭均勻地排列在手機正面四角。

(圖源:雷科技攝制)
這四顆非常規攝像頭的作用是實時拍攝用戶的面容,從而精準定位用戶的視角,由此為「裸眼3D」功能服務。小雷實際體驗這臺手機時,發現系統中的圖標、屏保采用了3D立體式設計,不同角度下能看到不同的形狀。而這,就是通過這四顆攝像頭實現的。

(圖源:雷科技攝制)
按照亞馬遜當初的設想,Fire Phone上的3D內容肯定不止于3D圖標,還包括相機拍攝的3D視頻、游戲等。但很遺憾,隨著亞馬遜手機項目的早夭,這些現在都體驗不到了。甚至,最基礎的3D圖標功能,也僅限于亞馬遜自家的幾款系統應用,第三方應用圖標因為沒有做適配,所以是沒有這個效果的。

(圖源:雷科技)
因此,對在2024年體驗這款手機的小雷來說,這四顆攝像頭的存在是弊大于利,只能是「徒增功耗」。
性能方面,Fire Phone搭載的芯片為驍龍800,性能和同年的小米4上的驍龍801基本相當,內存為2GB、存儲為32GB。當年自然是旗艦。當然,放在2024年,Fire Phone的性能肯定是不夠用的,主流游戲很難再駕馭。由于系統版本限制,它甚至跑不了安兔兔和GeekBench 4,小雷只好用GeekBench 3跑了下,單核得分為880、多核得分為2668,和小米4基本相當。

(圖源:雷科技)
相機方面,Fire Phone后置鏡頭像素為1300萬,支持光學防抖,當年屬于還不錯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手機配備了一顆實體拍照按鍵,哪怕在鎖屏狀態下也能快速呼出相機App并摁下快門。即便在2024年的今天再來體驗,小雷認為實體拍照鍵對于影像場景仍然是更優的解決方案。

(圖源:雷科技攝制)
具體的成像方面,Fire Phone的樣張放在現在肯定是不夠看了,光線充足的白天,有時會出現過曝的情況。

(圖源:雷科技攝制)
要說優點的話,一個是成像速度快,另一個則是色彩還原比較準確,基本是所見即所得。

(圖源:雷科技攝制)
Fire Phone搭載了一塊4.7吋的720P屏幕,最高亮度590尼特,當年來說素質相當不錯了,現在來看也稱得上顯示效果細膩。只是,畢竟是十年前的機器,這塊LCD屏幕已經老化,有較明顯的偏黃情況。
續航方面,這款手機的電池容量為2400mAh。在小雷看來,這是Fire Phone的一大短板,電池容量小,加上還有6顆攝像頭的耗電大戶,正常用的話,一天得充幾次電。
高度定制化的FireOS:精致,但并不好用
小雷手上這臺Fire Phone,系統升級到了最新版的FireOS 4.6.1。很多人看到FireOS可能會一頭霧水,它其實就是亞馬遜為平板和手機搭載的安卓定制系統。不同于大部分海外品牌,亞馬遜并沒有直接用原生安卓,而是深度定制了一套從UI界面到交互方式都迥然不同的系統。

(圖源:雷科技)
首先是基礎的交互操作方式,2014年大部分手機用的還是安卓三大金剛按鍵,即返回、主頁和菜單。但Fire Phone沒有這么做,而是在手機下巴位置配備了一顆實體Home鍵,單擊直達主頁、雙擊呼出任務界面,和當時的iPhone如出一轍。而返回這個操作則直接采用了手勢替代,從下往上滑動主頁鍵,即可實現返回。坦率說,手勢操作的靈敏度不是特別高,有時候會難以觸發。
其次是UI界面,FireOS相比原生安卓可以說是大幅度魔改了。值得夸贊的是,FireOS的圖標和UI做得非常精致,而且比較簡潔。像它的設置界面就比較有意思,每個大分類下的細分子選項,會有具體而詳細的描述,用戶直接明白它的具體含義。比如說,在「顯示」選項中,會有屏幕亮度調節、字體大小、墻紙等等,它們都不是幾個簡單的詞語,而是一整句話,只是關鍵詞被加粗了。

(圖源:雷科技)
如果亞馬遜的手機業務能正常經營下去,FireOS按部就班地不斷進化的話,那么它很有機會成長為一款頗具特色的安卓定制系統,做出自己的差異化。但很顯然,手機業務的失敗,讓Fire Phone上的FireOS爛尾了,版本號停留在了4.6,對應的安卓版本號為4.4。
而這就導致了2024年的小雷想用FireOS安裝第三方應用時,會遇到一堆麻煩。今時今日,很少有應用還會支持安卓4.4了,同時兼容安卓4.4的應用舊版本也很難找到。小雷花了很多功夫給它裝上了豌豆莢應用市場,但很多App的舊版本只能回溯到2019年左右,對這款2014年的手機來說還是太新了。

(圖源:雷科技)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人發出質疑:十年前的手機,要它能安裝2024年的軟件,太強人所難了吧?正巧,小雷手上還有臺2015年的小米Note,它是驍龍801機型,和Fire Phone算是同代產品,但小雷給它升級到了基于安卓6.0的MIUI 8,兼容性仍然遠勝安卓4.4。除了日常App外,小雷安卓機上的常用的LocalSend等工具類App,小米Note能支持但Fire Phone不能。
總的來說,亞馬遜的FireOS可以說是非常有特點,在UI設計和交互邏輯上做出了區別于原生安卓的差異化,在當年的手機市場上讓人眼前一亮。只是,作為被放棄的系統,FireOS后續的更新維護早已停滯,對今天的人來說,它只是一塊「安卓定制系統化石」。
Fire Phone為何不能復刻Kindle的成功?
當年很多人看好亞馬遜做手機,核心觀點就是亞馬遜在內容方面擁有優勢,可以以軟件盈利的打法來與對手們競爭。的確,亞馬遜旗下的互聯網內容業務眾多,包括在線影視、音樂、電子書等等,直到今天都是流媒體市場上的重磅選手。當年,亞馬遜推出Fire Phone,的確有推廣自家互聯網業務的目的。FireOS做成高度定制版,本質上也是為了對設備有更強的掌控力,把自家的服務更好地植入進去。
但從整個智能手機發展歷史來看,試圖通過互聯網內容盈利來彌補硬件虧損的做法,無一例外都失敗了。早年間的小米、360、樂視,都嘗試過這條路線,都未能成功。回過頭來看,在手機內容方面盈利最多的是蘋果,但它同時也是硬件利潤最大的手機品牌。

(圖源:雷科技攝制)
原因很簡單,安卓陣營,互聯網內容并不具備封閉性,無法在單一品牌的設備上形成專屬優勢。亞馬遜自家的內容,其他安卓機乃至iPhone都能獲取,那么亞馬遜手機這方面的優勢就不存在了。Kindle提供的電子書手機App也能提供,看起來情況相似,但Kindle的墨水屏具有硬件上的獨特優勢,而Fire Phone則沒有。
硬件層面,Fire Phone的配置不算弱,但相比競品也沒有差異化優勢,裸眼3D的效果也是噱頭大于實質。更重要的,亞馬遜想把Fire Phone和自家互聯網服務更深度捆綁,但手機本身的價格并不便宜,裸機價格649美元,和如日中天的iPhone 6、三星Galaxy S5一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且,亞馬遜的投降速度太快了。2014年的手機市場頭部效應遠沒有今天這么嚴重,而Fire Phone推出一代后就火速被放棄了。其實,以亞馬遜自身的實力,后續如果能降低價格、調整打法,或許還真能做出些名堂。
但貝索斯顯然沒有這個信心,2015年6月,Fire Phone發布一年后,大量庫存的亞馬遜手機被降價清倉,跨越大洋彼岸流入到華強北市場上。這些成色不錯的二手Fire Phone,在電商平臺上的定價是400元出頭,給了當年的搞機愛好者們一折買Fire Phone的機會。低廉的價格和還不錯的配置,讓這款手機當年在國內數碼愛好者群體中還小火了一把。
2024年的今天,再來回顧Fire Phone這部產品時,小雷的感覺是:亞馬遜當年在洶涌的河流中投入了一顆石子,短暫激起的漣漪很快消失,一切都沒有被改變。
2024上半年,科技圈風起云涌。
大模型加速落地,AI手機、AI PC、AI家電、AI搜索、AI電商……AI應用層出不窮;
Vision Pro開售并登陸中國市場,再掀XR空間計算浪潮;
HarmonyOS NEXT正式發布,移動OS生態生變;
汽車全面進入“下半場”,智能化成頭等大事;
電商競爭日益劇烈,卷低價更卷服務;
出海浪潮風起云涌,中國品牌邁上全球化征程;
……
7月流火,雷科技·年中回顧專題上線,總結科技產業2024上半年值得記錄的品牌、技術和產品,記錄過去、展望未來,敬請關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