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伏天的“0元養生”秘訣,要曬就曬對三個穴位
原創 常笑健康
三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受天地規律影響,人體日夜耗陽且夏日多濕,濕為陰邪,易傷陽氣,所以這個季節補充陽氣十分重要。
而三伏天的太陽炙熱有力,正是扶助陽氣的良藥,是上天賜予我們改善體質的靈丹妙藥。

曬背則是最便宜、最簡單的補陽方式,很多網友已經在網上分享自己曬背的經驗了。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老祖宗的智慧——曬背,到底多有用?
三伏天曬背,補陽氣、祛寒濕
曬背,也稱“天灸”,通過太陽光照射,可以幫助身體生發陽氣,排出各種外邪病氣。
疏通經絡
人背上分布著督脈和膀胱經兩條重要靜脈,督脈為“陽脈之海”,曬背能更好地激發人體陽氣,而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一條陽經,曬背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調養五臟六腑。
祛除體內寒氣
風濕關節痛、腰背痛、濕疹、腳氣、婦科病等,多曬曬背能給身體注入陽氣,祛除寒濕毒,緩解癥狀。
此外,曬背還能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比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畏寒怕冷、脾胃虛寒類疾病可以趁著夏日陽光充足,多曬一曬。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曬太陽還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這種維生素是個“健康多面手”,不僅能強壯骨骼,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維護心臟健康、改善情緒。
但除此以外,網上傳的曬背能減肥、祛痘痘、排宿便等等功效,就是無稽之談了,大家不要盲目相信。
因此,濕氣重、陽虛體質(畏寒怕冷、手腳冰涼)、免疫力較弱的人群,以及長期待在空調房內、運動少、愛喝冷飲的人都可以進行曬背。
3個穴位,三伏重點曬
三伏天曬背也是講究技法的,以下3個穴位重點曬一曬:
01
大椎穴:低頭摸到頸椎的最高點往下凹陷處就是大椎穴
這個穴位位于人體“十字路口”,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可治熱病、咳嗽、風疹、中暑;二治頸椎病、肩背疼痛、五勞虛損、七傷乏力等。
02
脊柱兩側的膀胱經穴位:肩胛骨往下至腰的位置。
主要包括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等與重要臟器相關的穴位,主治疾病包括咳嗽氣喘、心悸心痛、黃疸、口苦、小便不利、水腫等病癥。
03
命門穴:仰臥于床上,穴位在腰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
穴在兩腎之間,相當于腎氣出入之門戶,故名命門,主治腰脊、肝腎等疾患。

此外三伏天曬背的時候要選擇在早上七點至九點,或下午四點以后,不要選在太陽猛烈時曬。也不用每天都曬,隔一天曬一次即可。
曬背時其他部位要做好防曬、避暑措施,尤其是頭頸部,可以戴遮陽帽或用遮陽傘來保護,如果曬背時,后背也應涂抹防曬霜,避免曬傷。
夏日養背,這3件事也多做些
除了曬背,夏日還有3件對背好的事情可以多做做。
捏
脊
調和氣血
捏脊是一種古老的推拿方式,用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由尾骨一直捏到后腦勺處。

背作為氣血循行的主干道,捏脊能夠帶走淤積、滋養全身,更能增強體質。
艾
灸
培補陽氣
借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不但可以祛除身體的寒濕,還可以緩解頸肩腰腿痛的癥狀,重點推薦大椎穴、風門穴、身柱穴和命門穴4處穴位。

搓
背
預防感冒
可在洗浴時,用濕毛巾搭于背后,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直至背部發熱為止。

俗話說:夏天開背,人活百歲,所以大家趕緊曬起來吧~
作者:柯柯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視頻/資訊/文章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有不適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下留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