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與紅旗走山河:清華大學赴西安實踐紀實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宣傳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年來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2024年7月12日至14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研團聯合電子工程系研團組織兩系研究生赴西安進行暑期實踐,開展“我與紅旗走山河”專項活動。
實踐團走訪西安的科研院所和企業,與企業領導、職工、校友展開深入交流研討,與當地高校開展宣講聯建,參觀紅色基地,面向中學生開展科普志愿,以此引導廣大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團成員合影
同尋紅旗·科研擔當夢
首日,支隊隊員來到了航空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開展學習參觀。在國家“三線建設”的戰略部署下,航空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八年三遷,砥礪前行,從一窮二白到自主研發,填補了中國航天的多項空白,將大國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支隊成員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參觀自控所西遷精神紀念館
昝凌,中國航空儀表科研機構的創始人和飛行自動控制技術的開拓者之一,曾就讀于清華大學數學系。在中國航空工業創建初期,曾協助各航空工廠解決了修理和生產中出現的多種技術問題,培養了一大批航空儀表研究設計人才,為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新中國“航空四君子”之一。在自控所期間,昝凌曾自主研制出電子轉速儀和世界頂尖的621自動駕駛儀。所里建設昝凌書院的初衷,一是為了緬懷以昝凌為代表的航空先輩,二是打造國家級航空文化科創研學基地,傳承航空報國精神,打造精神文化高地。

自控所昝凌像
前人偉岸,當代青年同樣英姿勃發。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優秀青年校友王宇晨在采訪中,王宇晨學長提到了投身航空事業的初衷:“看到殲-20劍指長空,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支隊成員采訪清華校友王宇晨
隨后,實踐支隊前往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參觀交流。在陜汽天行健車聯網體驗中心,支隊成員參觀學習了先進的車聯網技術。天行健車聯網系統支持實時采集司機的駕駛行為數據,并進行信息集成、數據可視化,提高管理效率。在總裝廠的裝配車間,成員們見證了3分鐘一輛、單班產110輛的陜汽速度。

陜汽的天行健車聯網系統
同尋紅旗·致敬先輩路
7月13日清晨,實踐支隊全體成員同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的同學一道踏入西安交通大學西遷博物館。在講解員引領下,成員們深刻感受到“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7月14日,支隊成員們在渭華起義陳列大廳和指揮部舊址深入參觀了陜西黨組織在白色恐怖下開展革命斗爭和武裝割據的歷史。支隊成員們自發在渭華起義烈士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烈士。

支隊臨時黨支部重溫入黨誓詞
同講紅旗·新質青年聲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清華大學實踐支隊聯合西北工業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三校師生齊聚在西安交通大學新主樓,展開“回首致敬先輩路,新質青年展擔當”高校宣講聯建。
席間,清華大學博士生講師團成員朱瑞依、西北工業大學學子得力巴爾·沙吾列提、西安交通大學學生微宣講團張宇航分別從光刻機技術領域的突破與挑戰、女排精神與青年的責任擔當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與產學研融合的探索實踐三方面出發,傳遞了青年聲音。隨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黨委研工組組長鄧磊、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理論宣教主管朱萍萍、西北工業大學領隊博士生王志剛紛紛發言,為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寶貴啟示。

清華、西交、西工大合影留念
同講紅旗·投入志愿行
最后一天,支隊成員來到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城關中學進行科普志愿活動。宣講中向支隊成員通過對錢學森、鄧稼先和郭永懷先生的事跡,為當地學生帶來了一場兩彈一星的思政和科普分享,生動詮釋了勇于創新、甘于奉獻、嚴謹求實、團結協作的科學家精神。

實踐團成員宣講
通過本次實踐,成員們同“尋”一面紅旗,同“講”一面紅旗,從歷史深度中汲取力量,在科技前沿探索未來。自控所與陜汽記載著中國工業與科技的輝煌成就,渭華起義紀念館歌頌者革命精神,西安交通大學里三校聯合宣講,中學課堂上傳播科學家精神。
實踐團表示,此次“我與紅旗走山河”不僅是一次知識與技能的積累,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成長的蛻變。支隊成員在歷史的厚重中堅定信念,在科技的進步中看到希望,在志愿服務的奉獻中感悟責任,將所學知識回饋社會,將所感振奮友伴。他們將牢記使命,繼往開來,為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理想而不懈奮斗,讓青春絢麗綻放。
圖文來源:清華大學精儀系 電子系 唐嘉笙 朱瑞依 趙一瑾 張皓悅 文 孟禹池 王雅舒 于靖儀 吳雨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