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畢業(yè)生戲稱母校“牛馬一中”被校長趕下講臺,媒體:少年淘氣一把又何妨
真正值得深思的問題,是教育工作者應當如何理解并對待未成年學生略顯“叛逆出格”的舉動與想法。
“這是奮進中的‘牛馬一中’,在陽光下慢慢綻放它的光彩……”近日,湖北省襄陽市牛首一中,一名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發(fā)言在網上引發(fā)熱議,其將母校戲稱為“牛馬一中”,正是相關爭議的焦點。事發(fā)當天,該校舉辦畢業(yè)典禮,當事學生發(fā)言完畢后,因為“牛馬一中”這一表述,被校長怒斥“你沒有資格說牛首一中是牛馬學校”,隨即被沒收優(yōu)秀畢業(yè)生證書并趕下講臺。7月29日下午,面對記者采訪,當?shù)亟逃止ぷ魅藛T表示:訓斥學生下臺的確為牛首一中校長,當?shù)匾殃P注到此事,具體情況、詳細經過正在調查了解,有結果會發(fā)布。
包括當事學生的整段發(fā)言在內,這場風波的事發(fā)始末,都被網傳視頻記錄了下來。看過視頻后,許多網友都認為,這名學生并沒有犯什么大錯,牛首一中校長的做法有過度敏感、簡單粗暴之嫌。不過,另有聲音指出,初中生在畢業(yè)典禮上將母校稱為“牛馬學校”,既對學校缺乏尊重,也稱不上禮貌得體,校長因此發(fā)火情有可原。
關于這名校長的做法是否妥當、當事學生的榮譽稱號是否能保留等問題,當?shù)亟逃鞴懿块T既然已經啟動調查,人們不妨靜等結果出爐。不過,圍繞輿論場上的不同觀點,倒是可以討論一二。在這起事件中,真正值得深思的問題,是教育工作者應當如何理解并對待未成年學生略顯“叛逆出格”的舉動與想法。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影響著我們對“牛馬一中”事件的看法,也與更多未成年人的成長發(fā)展息息相關。
回到這名學生的發(fā)言,聽者不難理解他為何會將母校稱為“牛馬一中”。在演講中,他說:“大家知道剛剛我為什么要念‘牛馬一中’嗎?我知道你們都非常恨這所學校,但是你們要明白,這是我們揮灑了三年汗水的地方。你們希望離開這里嗎?”這段話的基調顯然不是要否定母校,而是以欲揚先抑的手法,體現(xiàn)自己對母校的不舍之情。誠然,“牛馬一中”不是什么好詞,但在該語境中,這一表述更多是為了喚起同學們的惜別感情。與此同時,這也是當事學生對自己吃過的苦的一種調侃。對此,不論我們是否支持年輕人以這種方式進行個性化表達,都應認識到:這名學生的表述絕不是對學校的侮辱謾罵,至多只能說是調皮任性了一把。因此,在討論如何看待類似現(xiàn)象時,應將其置于“叛逆出格”的框架之內,而不必上綱上線,將當事人打入“壞學生”的行列。
不論是教育學的基本常識,還是成年人的過往經歷,都告訴我們:對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萌生出叛逆思維、偶爾有出格舉動,是再正常不過的一種現(xiàn)象。對此,家長、教師和學校管理者都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以科學合理的方式靈活應對。
一方面,教育者不能將未成年人的叛逆視為洪水猛獸,過度高壓的教育方式,只會加劇未成年人與教育者的沖突,同時還可能給未成年人留下心理創(chuàng)傷。另一方面,教育者也不能對未成年人無限放任,如此才能確保其在成長道路上行得正、走得端。要保持好這種平衡,教育者首先要學會就事論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僵化套用行為規(guī)范標準,其次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站在未成年人的視角上看問題,摸清未成年人“叛逆出格”言行背后的心理動因。
就“牛馬一中”一事而言,我們不難看出,這名學生的初衷并不算壞,其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身份,也是其在校品行的某種旁證。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教育者認為其表述方式有失妥當,也可以通過更加溫和的方式,對其進行有效教育引導。其實,在校園之中,許多學生“叛逆出格”的方式,遠遠要比這名學生的做法激烈得多,比如與老師在課上激烈爭辯、在網上發(fā)長文吐槽學校等。但即便是對那些做法,也可以用更加理性而巧妙的方式予以化解,說不準還能使校方從學生的觀點中得到啟發(fā)。如果我們能從這起事件中得到這樣的經驗,相關討論便沒有白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