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容量時代,手機閃存規格降級陣痛不可避免?

自iPhone 6以來,Apple就有「砍掉用戶最需要的容量」的行為。盡管在Apple看來,推出更大容量的iPhone是為了用戶將來的使用需求考慮。但就像小時候「買大一碼長大了穿」的衣服一樣,這些iPhone通常在存儲壽命耗盡之前就因系統卡頓而被淘汰。沒有32GB的iPhone 6 Plus、沒有64GB的iPhone 7、沒有128GB的iPhone X都是鮮活的例子。
但在最近幾代的iPhone上,我們似乎看到了Apple「浪子回頭」的影子。以去年推出的iPhone 15系列為例,標準版的iPhone 15提供了128GB、256GB、512GB的選項,更貴的Pro系列甚至可以加錢到1TB。

圖片來源:Apple
然而,從近期的某些流言來看,1TB似乎已經滿足不了大家對iPhone的胃口了。在2024年7月,某數碼資訊網站發文稱,「據爆料,iPhone 16將提供2TB的存儲版本」。
但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盡管這是7月發布的消息,但消息中提到的「爆料」其實是2024年1月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QLC閃存芯片讓2TB iPhone成為可能。而在MacRumors的消息來源——DigiTimes中,原始來源也沒有承認2TB iPhone的存在。甚至在MacRumors的文章中,討論的主題也不是2TB iPhone,而是Apple用QLC閃存替代TLC閃存,會讓1TB的iPhone存取速度變慢。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QLC、TLC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更大容量反而會導致更慢的存取速度?
什么是QLC?
其實QLC和TLC指的都是NAND閃存,QLC全稱Quad-Level Cells(四層單元),因每單元可以存放四位數據而得名。TLC、MLC和SLC分別指三層、多層(兩層)和單層單元,分別能存放三位、兩位、一位數據。QLC的信息存儲密度最大,SLC的存儲密度最低。
打個比方,有這么一家倉庫,可以采購QLC、TLC、MLC、SLC這四種規格的儲物柜。這些儲物柜占地面積類似,價格也差不多,但柜子里分別可以存放4、3、2、1份文件。現在我們有一個能放600個儲物柜的場地,但要存放1024份文件。
由于現場只有600個位子,用SLC方案給每份文件單獨存檔肯定是不現實的。我們可以用MLC、TLC、QLC這三種存儲方案,分別需要256、342、512個儲物柜。

圖片來源:Simms
其中SLC方案一份文件對應一個柜子,查找文件效率非常高,但買512個柜子的成本實在太高;MLC雖然只要256個柜子,但找文件不僅需要找到對應的柜子,還要在柜子中找到對應的文件,效率更低。權衡價格和效率,老板大手一揮,批準了TLC存儲方案。
一年后,在一個新的場地,我們又要買柜子放文件了。場地同樣只能放600個柜子,但要存放2048份文件。在這種情況下,TLC存儲方案已經應對不了實際的存儲需求,我們只能采用QLC方案,勉強將2048份文件存好。
但問題是,我們公司每年管理的倉庫有很多,有的只用存128份文件,有的要存2048份文件,如果我們每個倉庫都采購不同規格的柜子,那后勤管理也太麻煩了。為了降低后勤壓力,老板大手一揮:
「我們以后只采購QLC這一種柜子了,畢竟這樣管理起來方便。至于那些只用存幾百份文件的倉庫,效率低一點就低一點。畢竟我們公司注重隱私,文件存取慢一點,用戶也會自適應的。」

圖片來源:雷科技
就這樣,老板用更低的成本,在不擴建倉庫的情況下,給用戶提供了更大的存儲空間,同時也可以向用戶收取更高的費用。而那些只需要小存儲空間的用戶,也被迫成為品牌「開源節流」的犧牲品。
話題回到iPhone,因Apple想在不增加NAND芯片數的情況下提高iPhone的存儲空間,所以必須用存儲密度更高、讀寫速度更低的QLC閃存。但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1TB的iPhone也會跟著用上速度更慢的QLC閃存。
是縮減成本還是無奈之舉?
可能有人覺得用QLC不過是Apple的無奈之舉,但事實上,用在閃存芯片上縮水已經成為近幾年Apple的慣例。在M2芯片的MacBook Pro中,Apple就將兩顆128GB的NAND整合成一顆256GB的NAND,導致256GB型號的讀取速度只有M1同容量型號的一半,就連寫入速度也降低了30%。
從過往產品策略來看,Apple選用QLC更多的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慮。隨著存儲需求的不斷增長,TLC閃存的制造成本相對較高,而QLC閃存由于更高的存儲密度,可以在同樣的物理空間內存儲更多數據,從而大大降低每GB的成本。對于需要大容量存儲的設備,使用QLC可以顯著節省材料和制造成本。

圖片來源:Apple
然而,QLC閃存的讀寫速度和耐久性都比TLC遜色。QLC的讀寫速度較慢,存儲密度雖然高,但每單元的寫入次數有限,導致耐久性下降——用戶得到了更大的存儲空間,但設備的性能和壽命卻因此打了折扣。
Apple一再選擇更便宜但性能較差的解決方案,實際上是以用戶體驗為代價換取更高的利潤,比如Apple的「黃金內存」就廣受國內消費者的批評。如果Apple繼續維持「1500一檔」的定價,同時還改用QLC,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購買一臺看似具備更大存儲空間的設備,卻需要忍受更慢的讀寫速度以及更短的使用壽命——特別是在處理大量數據或進行頻繁讀寫操作時,QLC閃存的劣勢將更加明顯。
但更嚴重的問題是,改用未來會改用QLC顆粒的,只有iPhone 16這一款嗎?
手機大容量時代,QLC會成為主流?
可以肯定,隨著App體積的膨脹,手機對存儲閃存的需求只會越來越高,但手機內部空間又被電池占據。在這樣的背景下,QLC閃存的大規模使用只會是時間問題。
說到底,從曾經的SLC到未來的QLC,因手機閃存容量而來的負面評價,本質上還是用戶選擇權逐年減少的問題。全面QLC化確實能給iPhone帶來更大的存儲空間,但提升手機存儲空間的辦法并不只有QLC這一種。暫且不提小容量版本的手機可以繼續使用TLC閃存,時至今日,部分Android機依舊保留著microSD擴容的選項。

圖片來源:水月雨
而從SLC、MLC換到TLC和QLC,雖然說是給用戶更大存儲空間的選擇,其實犧牲的還是用戶的體驗,以「用戶體驗」為由,進一步限制了用戶的選擇,頗有「這都是為了你好」的意味。
當然,小雷不是說手機一定要保留存儲卡插槽,畢竟Apple連充電接口都想去掉,而且存儲卡的讀寫速度的確不能和內置閃存相比。至于要在iPhone上回歸曾經的 MLC 顆粒,那更是天方夜譚。
但既然Apple想從iPhone閃存里「省錢」,為什么不重視用戶的意見,將選擇權還給用戶呢?開放iPhone「擴容」,讓舊手機煥發新生,這不比「扣下充電器」更加環保嗎?
2024上半年,科技圈風起云涌。
大模型加速落地,AI手機、AI PC、AI家電、AI搜索、AI電商……AI應用層出不窮;
Vision Pro開售并登陸中國市場,再掀XR空間計算浪潮;
HarmonyOS NEXT正式發布,移動OS生態生變;
汽車全面進入“下半場”,智能化成頭等大事;
電商競爭日益劇烈,卷低價更卷服務;
出海浪潮風起云涌,中國品牌邁上全球化征程;
……
7月流火,雷科技·年中回顧專題上線,總結科技產業2024上半年值得記錄的品牌、技術和產品,記錄過去、展望未來,敬請關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