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蘭西南部,海風與狂歡共舞|地球快門
【編者按】
今日凌晨,奧運會開幕式沿著塞納河畔浪漫上演,法國巴黎成為世界焦點。
巴黎熱潮之外,法國的其他地區也將以“巴黎2024俱樂部”的名義,陸續開啟多項體育、文化和節日娛樂活動。這個周末,就讓我們暫且離開繁忙的巴黎,將目光轉向法國南部,收集海岸與陽光,感受美好與詩意。
尼斯與戛納,兩顆地中海明珠,歐洲杯、電影節期間,這里的街巷、海灘講述著未被時光沖淡的故事;摩納哥,與南法毗鄰的袖珍國度,則奢華、優雅,散發著貴族氣息。
本期“地球快門”,攝影師楊一木帶我們您進入這個藍天與碧波交織的地區,探尋靈魂與故事,捕捉陽光下的海浪、黃昏時的廣場、夜色中的燈火。

攝影、文字 / 楊一木
編輯 / 阿四
今年6月26日,旅游雜志《孤獨星球》宣布徹底停辦,作為一本曾經無數次指引我們踏上冒險旅途的“旅行圣經”,這一消息無疑讓人唏噓不已。于是,在7月初,我踏上了一段南法之旅,用這種方式來紀念這本伴隨我多年的旅行指南。
旅途持續在一周左右,因為籌辦奧運會的繁忙和喧鬧,我沒有選擇前往人潮涌動的巴黎,而是來到了南部的尼斯和戛納,順便又探訪了鄰邊的摩納哥共和國。
正值盛夏,在到達第一個城市尼斯的時候,我就感受到了灼人的烈日。淺藍色的海面被照射得尤為鮮活, 整個城市的誕生似乎就是為了度假而存在,熱情的流動和隨意打破了原先我在英國長期固有扎下的沉悶和克制。海岸邊的公路“英國人大道”正是電影《縱橫四海》取景的地方:周潤發神偷三人組偷畫成功后,一起開著敞篷在這條大道上馳騁。
海是自然對人類最好的饋贈,海濱城市看上去總是會比內陸城市多上一份優越和輕松。我在海灘上觀察著那些前來度假休憩的游客,又走到碼頭邊碰見了執勤巡邏的軍人,裝備規整有序,但也看出他們都在享受此刻的安逸和悠閑。
傍晚時分,恰好趕上了尼斯沙灘的狂歡表演,這無疑是一個驚喜。這場表演熱鬧非凡,伴隨著海浪的鮮味和族群的狂歡,好像影響了好多人,在鼓聲中,在歡呼聲中,最后又在夕陽的沉去下落幕,這是我身在尼斯的第一天行程里的完美收尾。




來到了戛納,第一站就是戛納電影節的節慶宮,這里是電影的盛宴,也是光影的殿堂。在星光大道里親臨到了導演王家衛的手印簽名,又在海灘邊回想起電影《憨豆先生的黃金周》的結尾:
憨豆意外帶上了電影評委走散的兒子,自己的旅行影像在戛納電影節開幕式離奇地播放并收獲掌聲,但他仍然舉著自己的小DV,把虛偽刻薄的藝術宣言、熱烈的掌聲、名利場的吹捧,伸向嘴邊的話筒,全部丟在一邊。專注地看著從門縫里透出來的一絲蔚藍,那就是他的最終目標——“Beach”。不可否認,這一段拍得很讓人動容。海灘,最后的終點。
在短短2小時里,電影往往能承載人一生的記憶,戛納更是包含著太多關于“開場”和“落幕”的故事,承載著太多不同的情感,期許和守盼。
電影啊,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你如此年輕,世界都是你的。



摩納哥則是一個特別熱也特別陡的小國,我像一條脫水又直立行走的魚。從王子宮殿和博物館回到碼頭車站,需要經過上山下山再上山的過程。僅僅2.08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里,混合著意大利的躁動和法國的優雅。
王子宮殿內部和廣場大多呈現出美麗的矩陣磚塊結構與亮金色設計,古典的秩序感撲面而來。在漫步回到車站的路上時,我又再一次俯瞰了摩納哥的整片地域,奢華,優越和精致盡收眼底,每一棟建筑都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在這片狹小的土地上,奢侈品店林立,游艇在港口里靜靜地搖曳,仿佛時刻在展示它的富裕與優雅。城市每一個角落都仿佛在述說著它的歷史與榮耀,每一片海浪都在訴說著它的繁榮與幻想。



在這次旅行中,我選擇了最原始的街頭快照,用快拍記錄下南法各個角落的瞬間。那些具象與抽象的感受在影像和現實中交織,成為我記憶的一部分。
在構圖中,我總是將人物框在一個環境之中,試圖讓他們與場景產生一種聯系感,或者捕捉那些吸引我的細節,在快節奏的步伐下捕捉一刻的寧靜。很多時候,我會下意識按下快門,也許是因為這些瞬間的風景和人們總能打動我。每一次快門的按動,都在努力留存那一刻生命中最圓滿豐富的體驗。
我不斷浮光掠影般掠過別人的一種種生活,最后試圖想要給自己一個生命的印證,希望不要讓當下有一種朦朧不清的飄渺感。同時,在這些照片背后,蘊含著一次關于旅行攝影的紀實探索:盡管人們認為旅行中的攝影記錄是對現實場景的可靠再現,實際上它也創造了另一種獨特的現實。我希望拍攝的照片,能有不同于當下社交媒體里對于異國旅行景點進行“攝影棚”一樣的夸張打造。
離開南法后的我又前往了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這里干凈整潔,大大小小的房屋猶如積木一樣排列有序,多云多雨,和英國一樣潮濕。在冷雨的洗禮下,我不禁懷念起了南法的熱情和優雅。離開的最后一夜,恰逢歐洲杯法國對陣西班牙的比賽。整座城市燈火通明,人們紛紛聚集在餐廳和集市的電視屏幕前屏息觀戰。最終,法國以0-1惜敗。這一結果不僅為激動人心的比賽畫上了句號,也為我整個南法旅行劃上了終點。未來我將會繼續造訪。
“祝你旅途愉快!”
【攝影師】
楊一木,2000年生人,自由攝影師,暫居英國,現畢業于英國提賽德大學媒體傳播專業本科,代表作《和平過度》《江上記憶》《不確定》《大都會》《雷蒙湖社區》等,2022年作品及文字曾發表在《中國攝影》雜志8月刊。擅長以獨特又帶有社會思考面的方式拍攝,記錄當下我們的生活環境,聚焦于不同群體乃至不同族群的生存現狀。
網站:www.haopengyang.com
weibo:@YiMu楊一木
【地球快門】
“湃客·眼光”欄目策劃全新改版,透過光圈,成像世界。精選優秀攝影作品,發現不同地理坐標下的生活方式。
【關于投稿】
“地球快門”目前面向公眾征集優質攝影作品并給予一定稿費鼓勵,歡迎各位攝影師、讀者踴躍投稿。
作品要求:
1、主題性:作品圍繞同一地點的某個主題或事件創作
2、地方性、差異性:作品能夠展現某一地標的自然、人文個性,同時能夠呈現一定的文化沖擊、視覺差異
3、審美性、年輕性:以攝影師的視角觀察世界,發現所在地的獨特趣味
有意投稿者請聯系郵箱:wusy@thepaper.cn(郵件標題請標明:投稿+姓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