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內蒙古考古發掘二長渠墓群,為北宋豐州故城研究添新證
哈麗娜/新華社
字號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近日,為配合內蒙古準格爾旗古城煤礦露天開采第四期項目,考古人員對準格爾旗二長渠古城附近的墓群進行了發掘,已初步完成49座磚室墓以及7座小型土坑豎穴墓的清理,并對附近一處建筑臺基進行了發掘。通過發掘和研究,考古人員初步判定墓群主體年代為北宋早期,墓群的發現為北宋豐州故城研究增添了新證。
由于此墓群距二長渠古城較近,被命名為二長渠墓群。二長渠古城已考證確為北宋蕃部藏才族所建豐州城。

部分墓葬分布圖 本文圖均為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圖
二長渠墓群以帶墓道的圓形券頂磚室墓為主,墓室墻壁多砌筑仿木建筑圖案,如鑲嵌于磚墻的仿檐柱、斗拱、普拍枋、闌額等大木作,在磚塊上刻畫形成的門窗、桌椅等小木作,在起券處用仿瓦磚等。這些仿木建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目前,考古人員正通過三維建模等手段對這些建筑構件進行復原。

墓內仿木建筑構件
墓葬均遭受較為嚴重的盜擾,出土遺物較少,主要以陶瓷器為主,并出土了一定數量的銅器、鐵器、石器等。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是一套20余件的茶具。同時墓葬出土銅錢較多,以“開元通寶”“乾元重寶”“至道元寶”“淳化元寶”等為多。此外,磚室墓的墓道底部多有馬頭骨等殉牲出土,這些發現為揭示當時該地區民族交融、文化互動的歷史圖景提供了重要線索。

出土部分遺物
考古人員表示,此次考古發掘,為北宋豐州故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與視角,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這一歷史時期河外三州地區的社會結構、經濟形態、文化特征以及民族關系。
責任編輯:張珺
圖片編輯:樂浴峰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