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違法線索征集 :謹防更多農用地變身垃圾場!
【中國綠發會訊】2023年9月,寧夏銀川西夏區興涇鎮黃花村300多畝農田變垃圾場事件曝光,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讓更多人了解到此類環境污染問題。隨著事件的發酵及處置,更多遭遇相似垃圾堆放困擾問題的村民或志愿者最終邁出向有關部門舉報的第一步。
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法律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綠會法工委)收到的多起志愿者舉報線索中,包含眾多固體垃圾處理不到位的問題。其中比較典型的,是部分企業或村莊無視土壤污染、生態破壞的風險,向農用地傾倒垃圾。這些違法傾倒的垃圾,占地面積巨大(占地百余畝)、重量基數大(數十甚至上百噸)、多種垃圾(廢油桶、煤矸石、農藥瓶、建筑廢料等)混合堆放,甚至包含危險垃圾(赤泥、醫療垃圾等),這些未經分類及無害化處理,混亂傾倒的垃圾,造成了土壤、水體的污染。

農用地,又稱農業用地,是直接或間接為農業生產所利用的土地,包括但不限于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養殖地等用途的土地。
固體廢物,又分為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部分固體廢物屬于危險廢物,如不經過合法有效處理,對土壤、水體等環境污染嚴重。
農用地作為糧食、蔬果等作物的生產基礎,在土地面積及土地質量上都受到國家的嚴格監管。將固體廢棄物隨意傾倒甚至填埋于農用地,將造成土壤污染,甚至導致農用地的生產能力喪失,農用地數量減少。此類違法行為的發生,反映了違法行為人對經濟利益的盲目追求,對土地、對生態環境、對社會公共利益缺乏重視,甚至存在漠視,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認知存在缺失,對環境監管部門的執法抱有僥幸心理等。
執法部門嚴格依法監管,能夠有效震懾、制止上述環境違法行為。所以,在發生環境破壞事件、污染事故等社會公共利益受損的情形下,應當鼓勵社會公眾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及時反映,制止不法侵害的發生。
綠會法工委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國家土地資源,現公開向社會征集有關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違法線索,如果您發現身邊存在如下環境違法問題,歡迎向我們舉報,我們會協助您一起推進問題的解決、處理:
1.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域、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建設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集中貯存、利用、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的;
2.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工業固體廢物,或者未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造成工業固體廢物揚散、流失、滲漏或者其他環境污染的;
3.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委托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的;
4.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和處理后的污泥的;
5.隨意傾倒、拋撒、堆放或者焚燒生活垃圾的;
6.工程施工單位擅自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或者未按照規定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利用或者處置的;
7.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各類固體廢棄物,甚至危險廢物的;
8.擅自傾倒、堆放危險廢物的;
9.未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或者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的;
10.無許可證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
11.將境外的固體廢物輸入我國境內的;
12.其他因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的行為。
如果您身邊發現以上問題,歡迎聯系綠會法工委工作人員:
聯系人:王老師18910282517
曹老師18001102598
聯系郵箱:v19@cbcgdf.org
文 | 王敏娜
審|Yang
排版| 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