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最大露天夜市”生意火爆物業費卻難收,網紅背后還有這些隱憂
夏日炎炎,上海松江泗涇夜市的熱度可與高溫相媲美。僅數千平方余米的夜市,改造后開業一年多來,平時日均客流有三萬多人,節假日期間在七萬人以上,有時甚至達到限流的峰值,超9萬人來光顧。
泗涇夜市生意紅火,管理得井井有條,從“網紅”向“長紅”過渡。可紅火背后也有隱憂,不少老商戶擔心,“如果長期只靠政府輸血,夜市可能不會長久”,希望在政府部門牽頭之下,房東、商戶、物業能早日理順利益分配機制,讓紅火的生意一直做下去。

由于生意興隆,攤主臉上笑意盈盈
一
泗涇的基層干部常說,泗涇夜市不是規劃出來的,是自然生長出來的。2022年底,夜市所在的三湘廣場門庭冷落,商戶經營難,二樓商鋪出現大面積空置,房東收租也難。在支持外擺經營,活躍“夜經濟”的政策推動下,部分商家開始嘗試在商鋪門口放上外擺位,現場制作各地小吃美食。涮牛肚、烤蚵仔煎、東北特色大蒸餃……短短幾十米的外擺位,匯聚了琳瑯滿目的各地小吃,并以現場烹飪制作為主,濃濃的煙火氣讓出入泗涇地鐵站的人流駐足成為客流。
作為上海客流量最大的地鐵站之一,9號線泗涇站早高峰7點-9點進站客流連續4年位列第一。這成為泗涇夜市“爆火”推動力之一。不少人費解,之前三湘廣場也有地鐵客流優勢,如今夜市的小吃品類雖豐富,可也多是街頭巷尾見慣的小吃,并沒有特別之處,為何忽然就火了?
關鍵在于“外擺位”政策。作為泗涇夜市的管理者,泗房物業張軍表示,“外擺位”有助于夜市集聚人氣,能讓消費者直觀感受到煙火氣,進而產生新鮮感和消費沖動。

高性價比的消費場景,則是泗涇夜市紅火的另一重要因素。“長紅”的夜市往往集便利、家常、實惠于一身:離家門口不遠,步行就能到;賣一些熱氣騰騰的小吃,能撫慰勞累一天的疲憊;結賬時,價錢不貴,50元在泗涇夜市能吃飽吃好。在夜市的商戶們看來,真實的夜市經濟就是本小利薄,多數人來就餐,而不只是網紅打卡,所以要維持住泗涇夜市的性價比。
通過一年多時間持續火熱,泗涇夜市不少外擺位商戶成為開店的預備隊。他們通過暢銷的產品,獲得相對固定的客源。
“要想在夜市長久做生意,就別想著做一錘子買賣。”商戶老陳告訴記者,在新媒體時代,很多顧客喜歡在網上打卡寫評論,如果不好好做生意,商戶失去的不僅僅是這個顧客,還有整個市場。
泗涇夜市具有強大的傳播勢能,很多年輕人在享受煙火氣的同時,喜歡在社交媒體上發聲,甚至根據喜好程度,為美食打分,排出榜單。

這也倒逼夜市的商戶探索創新銷售方式,推出更優質的產品。比如,將自家魷魚做成網紅產品的袁中星,除了在產品質量和口味上用心,在裝修上也用了一番心思,裝上了與夜市風格一致的霓虹燈,順勢吸引了大客流。
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加持下,泗涇夜市“火”起來了,一年多來幾乎每天都人流如織,節假日期間更是出現網紅食品攤位前排“長龍”的熱鬧情景,被稱作“上海最大露天夜市”。

二
“開放外擺位,讓泗涇夜市火起來的政策紅利,大都被房東拿走了。”攤販們帶著抱怨情緒的話,道出泗涇夜市紅火背后,利益分配機制的失衡。如果不采取恰當的措施,開放外擺位政策主要惠及的對象,很有可能產生偏離。
泗涇夜市最初開放外擺位,催旺城市煙火氣的同時,也產生一些“次生問題”。當時,由于物業管理未跟上,泗涇夜市一度出現衛生環境情況堪憂、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搶占攤位糾紛不斷等亂象。
老的物業公司固然沒有履職盡責,但同時也要看到,物業費不到四元,且繳納率低的情況下,物業公司確實力不從心。以垃圾桶為例,夜市出現前,廣場僅有五個垃圾桶就夠了,但夜市火爆后每天產生垃圾超150桶。原物業難以維持下去,選擇了“躺平”。
面對這些難題,泗涇鎮一度考慮過原物業提出的將夜市一關了之的建議,但最終選擇了清退原物業,由鎮屬公司泗房物業頂上去,對夜市進行硬件改造。

去年硬件改造升級后的泗涇夜市
為辦好夜市,泗涇鎮深層次介入管理,先行墊資疏通污水管,清潔地面,增設安保和清潔工人;鎮市場監管部門嚴格審核從業者資格,食品安全監測車輛長期入駐泗涇夜市,隨時對夜市小吃進行抽檢,守住食品安全底線;上百名公安和城管等職能部門人員全程保障夜市運行……在大量社會管理成本投入下,夜市運行有序同時煙火氣濃郁,商鋪和外擺位也從門庭冷落難收租金到接連漲價仍“一鋪難求”。
“短時間內,鋪面租金普遍翻了兩番,有的鋪子漲了兩番都不止,從一年十多萬元租金漲到近六十萬元。”有商戶告訴記者,“二房東”也跟著受益,商鋪外的外擺位租金價格也根據位置和大小,從六千元到數萬元不等,幾乎覆蓋甚至超過原來的商鋪房租,獲得超額的地租經濟回報。
夜市紅火,商戶攤販有錢賺,房東可以坐著數錢,那是否各方都皆大歡喜了呢?并非如此。

業內人士為鎮屬泗房物業公司算了一筆賬:去掉硬件改造一次性投入支出,按照22元每小時購買安保服務,泗涇夜市每月的安保費用至少30萬元;保潔工作要做到每天凌晨,疊加垃圾量大,保潔方面支出每月至少20萬元;每天使用去油污清洗劑的費用,和每月的電梯、消防等公共部位養護費用,又是一筆大額支出。
再來算物業的收入:目前泗涇夜市的物業費約4元每平米,二百多戶商鋪全部收齊也僅350萬元,今年還有近半的房東沒有繳納物業費。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像泗涇夜市這樣水準的商業,物業費一般在12元以上,僅4元的物業費是非常低的。
為何物業費明明不高,卻也收不上來呢?不少商鋪存在層層轉租的情況,物業很難聯系到業主。面對現實情況,泗房物業也很為難,“別說漲物業費,我們現在連收齊物業費都難,也想過走法院起訴途徑,但面臨不少問題。”
三
辦泗涇夜市,對政府而言,是“虧本買賣”嗎?要不要持續做下去?
在泗涇鎮黨委書記楊洪彬看來,夜市經濟是激發城市公共空間活力的重要要素,年輕富有活力的泗涇鎮需要有泗涇夜市這樣的消費場景,地方政府應該“放水養魚”支持夜市發展,讓池子活起來。
富有活力的夜經濟,吸引來了泗涇Tod開發商。招商蛇口不惜競價56輪,將泗涇夜市附近的核心地塊收入囊中。同時,上海唯一的小米汽車交付中心也選擇落地泗涇,預計今年底泗涇僅新能源汽車方面銷售額就將破百億元。這些區域重磅投資利好消息,與活力四射的夜經濟也是有關聯的。據商務部《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中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算城市發展大賬,是泗涇鎮頂著巨大壓力,不惜成本也要辦好泗涇夜市的動力。

但通過一年多的“放水養魚”,打響泗涇夜市IP,眼下夜市已經到了“讓孩子斷奶學走路”,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的時候。
楊洪彬表示,泗涇夜市源于支持“外擺位”的政策改革紅利,要形成合理的分配機制,不能將成本無限轉嫁到小本經營者身上,房東、物業、商戶以及小經營者要共同呵護夜市。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晁鋼令建議,要通過專業的調查研究,以及和類似市場的比較,確定泗涇夜市攤點租金的合理水平,并按不同市場效應制定出不同等級的租金標準。同時,物業可以通過登記換證的方法,同市場主體重新簽訂合同,分階段逐步提升租金水平。
眼下,泗房物業正在嘗試收取商戶每月1000元的清潔費,雖然金額不高,尚且不能覆蓋成本,但也是有益的探索。同時,泗涇夜市已經成立商戶聯盟和小區業委會,討論各項矛盾和問題的解決方式,不再是政府大包大攬。
作為泗涇夜市商戶聯盟的一員,老商戶陳彪說,不希望看到物業因為長期“失血”,導致管理和服務跟不上,又回到從前,愿意按照市場規律繳納相關費用。

近期,泗涇夜市也出現了可喜的變化。泗涇夜市商戶聯盟會長陳宏說,最初每到夜市人流高峰,政府多個職能部門都要嚴陣以待,維護好現場秩序,如今物業安保完全能夠勝任,商戶也主動組織志愿者團隊,協助引導人流,加入夜市自治共治中來。
“晚上收攤前,我們會自覺清掃垃圾、清洗地面,保證外擺位衛生”,外擺位商戶韋振風說,大家認識到環境改善,消費者才更愿意來。
下階段,泗涇夜市還將結合泗涇地鐵站Tod開發,借鑒重慶夜經濟的新形態,開發諸如時尚街區、文創集市、微演藝等新形態。同時,泗涇夜市將與泗涇古鎮深度聯動,形成多元化的夜間消費格局,拓展消費空間,讓“長紅”的夜市帶動服務商業發展。
(原標題為《最高峰每天9萬人光顧,上海最大露天夜市一鋪難求,這些“次生問題”有待解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