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網:個稅App上線,也得注重用戶體驗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已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由國家稅務總局開發的個人所得稅手機App軟件則從2018年12月31日起已正式上線。但有市民用個稅App填報個人信息時,卻發現“被入職”從未見過的陌生企業,這該怎么辦?上海市稅務部門明確提醒市民,可以通過在App上發起在線申訴解決。
這幾天,最火的手機App應該非個人所得稅App莫屬了。媒體報道顯示,自上線的幾天以來,該App一直在蘋果手機App市場免費App排行中排名第一。當然,大家爭相下載個稅App,不是為了興趣、娛樂,而是因為與自己的切身利益相關,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就需要個人在App上直接填下相關信息。一定程度上說,個稅App實際上已是稅務服務的一種延伸,它也讓不少人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與稅務部門的直接聯系。
正因為其公共服務屬性,公眾對它的體驗要求不容忽視。但就實際情況看,上線幾天的個稅App,還是出現了不小問題。如不少人反映在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時收不到驗證碼;還有網絡平臺測試發現,上線1天的個稅App就被檢測出有62例木馬,盡管此后被稅務部門辟謠,但由于涉及個人的核心隱私信息,App的信息安全的確值得重視;另外,像此次媒體報道的,有市民填報個人信息時,發現了“被入職”的情況。雖然這可能是因為個人信息在此之前就被盜用,但是,市民申訴解決的效率如何,也考驗App后端的服務能力。
這些問題的出現,其中一些或與剛開通期間,用戶的下載注冊過于密集這一客觀原因有關,但總體上,作為一項多數人今后將持續使用的公共服務類App,就應該更加注重用戶的體驗,并及時吸納用戶的反饋意見,對一些“糟點”加以及時優化。從長期的運營來看,有兩個方面需要重點注意。一是,App涉及諸多納稅人的個人信息,在信息存儲與保護上,應該有足夠的加密保障投入。過去一些App出現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如近期12306曝出的乘客信息泄露現象,不應在個稅App上重演;二是,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剛剛開始實施,在信息登記環節,可能少不了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反饋、糾錯,這需要稅務部門提前做好銜接和應對準備工作,最大限度提升信息登記的準確率。
在服務體驗外,針對有市民在個稅App上填報個人信息時,發現“被入職”的情況,從而引出個人身份信息被企業盜用虛報個稅的現象,稅務部門也應該順藤摸瓜,及時介入相關案件的調查處理。這類盜用個人信息進行個稅虛假申報現象的發生概率,不容低估。去年就有媒體報道,江蘇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發生大規模學生信息泄露事件,上千名學生信息被不法企業盜用進行個人所得稅虛假申報。據此,稅務部門既要及時對個人“被入職”情況加以糾偏,也要加大對虛假申報的追溯力度。
一個讓用戶有良好體驗感的個稅App,也是構建公平高效的納稅環境的一部分。當然,要實現這一點,不僅僅是App運營環節的責任,其背后更要有稅務管理部門的服務優化來支撐。
(原題為《個稅App上線,也得注重用戶體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