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電信賡續紅色精神 助力延安光景一時新(一):暢通網絡,唱響深山牧漁新歌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走進中國革命的圣地延安,一孔孔土窯洞里陳列著革命先輩留下的書桌、木椅、油燈、電話等舊物,銘記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棗園的作戰室、楊家嶺的會堂、王家坪的總部等一個個革命舊址不斷訴說著崢嶸歲月的革命故事。
講起來的是故事,留下來的是精神。如今的延安,歷史底蘊與時代氣息交融輝映,滿天的黃沙難得見,溝岔峁梁綠成片,在這里,中國電信陜西延安分公司傳承紅色基因,加快建設延安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全市1797個行政村4G網絡覆蓋率達100%,行政村5G網絡覆蓋率達80.3%,帶動老區產業因“網”而興,生活因“數”而變,治理因“智”而能,紅色圣地由美而富,舊貌換新顏。
“山丹丹的那個開花喲,紅艷艷……”,夏日時節的延安吳起縣,野生的山丹丹花競相綻放,在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的掩映下,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從縣城驅車30分鐘,經過一段崎嶇蜿蜒的盤山公路,伴隨著幾聲“哞哞”的牛叫聲,便抵達了群山環抱中的吳倉堡鎮吳倉堡村老谷生態農業莊園。
在生態莊園,不少牛耳朵上都佩戴著黃色耳標,農場主谷建豐表示:“耳標是牛的身份證,里面裝有芯片,只要掃描耳標,牛的性別、年齡、免疫信息甚至血統信息就能一覽無余,可以隨時監測牛的身體狀態,以便精準飼喂,一定程度上實現科學智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智慧監控也讓生態養殖簡約而不簡單。借助中國電信打造的21路智能監控,千畝生態園各個點位的情況清晰地滾動顯現在大屏幕上。農場主、農場工人等通過手機APP,也可對養殖場狀況進行實時遠程監控、回看、對講、云臺控制等操作,“以前我得整天待在養殖場,現在用手機就可查看養殖場的情況、指導工人具體操作,即使外出幾天也不用擔心。”谷老板笑著說。“有了遠程監控,牛羊是不是快生了一目了然,我們也不用整天守在旁邊了,偶爾有狐貍偷偷溜進雞舍里,也都能看到。”有飼養員附和道。

智慧監控也成為漁場養殖管理利器。“去年7月份的一天,有人深夜偷釣魚時不小心滑進了水塘,通過智能監控的告警提醒,我們才及時將其撈上來。”回憶起這一幕,谷老板仍記憶猶新,“每年都會有幾起偷魚的事情,現在手機上就能遠程看到魚塘的情況,還有異常偵測、紅外夜視等多項功能,真是太方便了。”

老谷生態農業莊園智能化應用的背后,離不開電信人的辛苦付出。莊園地處大山深處,山高林茂,特殊的地理環境為基站選址、網絡建設工作帶來重重困難,很多地方機械設備無法施工,完全要靠人工肩挑背扛。據中國電信陜西延安吳起分公司北川支局支局長許海峰介紹,施工隊用了大約一周,完成了立桿、拉線、布放等通信光纜施工,架設15根通信桿,鋪設了1.8公里光纜,最終為深山養殖戶建立連接外界的通信“致富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