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中國環境報:環評文件技術復核呈現常態化趨勢

馬新萍/中國環境報
2019-01-03 15:13
綠政公署 >
字號

生態環境部日前通報了2018年上半年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技術復核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

這是生態環境部首次以季度為單元,開展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技術復核工作。這一舉動表明,生態環境部對環評文件技術復核呈現常態化趨勢,強化環評機構監督管理,確保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工作的質量和實效。

14家主持編制機構限期整改

2018年,生態環境部開始對環評文件技術復核常態化,組織開展了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常態化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技術復核工作,共涉及31個省(區、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審批局)審批的309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

此次通報指出,發現2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存在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為:多處主要環境保護目標遺漏,主要環保措施缺失,引用的現狀監測數據、評價工作等級或者評價標準適用錯誤等。

比如,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廣西翔吉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年產7.5萬噸電解鋁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遺漏主要固體廢物評價內容。

中環聯新(北京)環境保護有限公司在《中環信環保有限公司危險廢物處置中心擴建及技改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中,遺漏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因子、醫療廢物貯存的廢水防治措施不符合規范要求等。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對14家主持編制機構(另有兩家機構已脫鉤或注銷資質,不再處理)及31名編制主持人/主要編制人員予以限期整改6個月的行政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這14家主持編制機構中,有的機構并非首次被通報。

2018年3月26日,生態環境部對2017年度全國環評機構和環評工程師查處情況進行了通報,公示受到環保部門兩次及以上行政處理的51家環評機構和7名環評工程師名單。

其中,此次被通報的中環聯新(北京)環境保護有限公司、河北師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均累計受行政處理3次,處理的主要原因都是主持編制的環評文件質量較差。

據了解,通報的相關情況會記入全國環評機構及環評工程師誠信系統。對責令限期整改的環評機構,整改期間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不得受理其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審批申請。對責令限期整改的環評工程師,整改期間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不得受理其作為編制主持人和主要編制人員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審批申請。

監管力度不斷加強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6號)自2015年11月1日實施以來,生態環境部不斷強化環評審批業務指導和事中事后監管,及時對違規問題做出通報,扎扎實實在提升環評質量上下功夫。

2016年,原環境保護部組織開展了全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技術復核工作,發現環評文件質量問題比較突出,其中,5家環評機構環評文件編制質量較差受到通報。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分兩批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技術復核工作。第一批完成了14個?。▍^、市)的207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技術復核工作。第二批則完成了16個?。▍^、市)審批的274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技術復核。

與之前相比,2017年通報的兩批技術復核發現的問題明顯增多。第一批共發現2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存在較大問題,第二批發現16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存在較大問題。

此次通報的2018年技術復核發現的問題依然較多,僅上半年,就發現2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存在較大問題。

環評質量是環評工作的基礎,生態環境部通過開展環評文件技術復核,尤其是對環評文件技術復核常態化,加強對環評單位從業和環保部門審批情況監督,將有效促進環評質量的提高。

懲戒問責力度逐年加大

針對通報中涉及的問題,生態環境部對相關環評機構加大懲戒問責力度。

2016年,山東賽飛特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環評機構因環評文件編制質量較差,受到限期整改6個月的處罰。同時,5名環評文件編制主持人也受到限期整改6個月的處罰。

2017年,安徽省四維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等17家環評機構(另有6家機構已注銷資質不再處理)及45名環評工程師受到行政處理。其中,責令環評文件存在主要環境保護目標遺漏、主要環境保護措施缺失等問題的7家環評機構和14名環評工程師限期整改12個月;責令環評文件存在建設項目工程分析或者引用的現狀監測數據錯誤等問題的10家環評機構和31名環評工程師限期整改6個月。

此次通報顯示,對14家主持編制機構(另有兩家機構已脫鉤或注銷資質,不再處理)及31名編制主持人/主要編制人員予以限期整改6個月的行政處理。

2018年1月25日,原環境保護部還印發了《關于強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力求改變一些地方“重審批、輕監管”“重事前、輕事中事后”現象,杜絕一些地方編造數據、弄虛作假的環評文件,以及一些地方環評事中事后監管機制不落地,環評“剛性”約束不強等問題。

(原題為《環評文件技術復核呈現常態化趨勢 》)

    責任編輯:崔烜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重庆市| 长泰县| 宁乡县| 乐平市| 通辽市| 昭觉县| 拉孜县| 卢湾区| 陆川县| 清水县| 泾川县| 大城县| 临邑县| 建水县| 乌海市| 长丰县| 广东省| 安多县| 嘉义县| 垦利县| 潢川县| 天全县| 吉隆县| 丁青县| 正安县| 息烽县| 泸西县| 涪陵区| 平凉市| 新龙县| 秭归县| 湘阴县| 神农架林区| 临汾市| 克山县| 准格尔旗| 法库县| 裕民县| 五峰|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