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你讀詩|聶魯達《詩的藝術(shù)》
【編者按】
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1904-1973),智利當代詩人,外交官。一位被小鳥、甲蟲、石雞卵吸引的詩人,愛情和大自然是他終身不輟的主題,常因難以抑制的悲憤,為各地遭受戰(zhàn)火、不公折磨的人發(fā)聲。自稱“田園詩人”,世稱“人民的詩人”,創(chuàng)作了《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大地上的居所》《西班牙在心中》《漫歌》等多部詩集,另有回憶錄《我坦言曾歷盡滄桑》和作品集《看不見的河流》等。曾獲智利國家文學獎,于197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今天是聶魯達誕辰120周年的紀念日。澎湃新聞·翻書黨欄目選取了聶魯達的一首詩歌《詩的藝術(shù)》進行朗讀,以表紀念。

聶魯達
詩的藝術(shù)
在陰影與空間、飾物與少女當中
具有獨特心靈與不幸的夢,
我急劇地蒼白,身著憤怒鰥夫的喪服
生命的每一天都在前額上凋零,
啊,為了我昏昏欲睡地飲著的所有無形的水
和顫抖著采集的每一個響聲,
我有著同樣無形的渴望和同樣冰冷的熱度,
剛剛出生的聽覺,間接的苦悶,
仿佛來了盜賊或幽靈,
在一個堅定而又深刻的廣闊的外殼里,
宛若卑微的堂倌,有些沙啞的鐘,
古老的鏡子,孤零零房屋的味道
一群醉醺醺的賓客在夜間步入其中,
還有丟在地上的衣物的味道,花的思念,
——若非如此,或許還沒有那么傷情——
然而,真理,突然,風吹打我心胸,
跌落在我臥室中營養(yǎng)無限的黑夜,
用犧牲燃燒了一日的響聲
憂傷地要求我擁有預言和向著呼喚
又得不到回應的目標的沖擊,
一種無休止的動,一個模糊的名。
【延伸閱讀】

《在我熱愛的世界上游蕩:聶魯達詩選》
[智]巴勃羅·聶魯達 著,趙振江 譯,譯林出版社,2024年7月版
未滿20歲,聶魯達即出版了《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并因此名聲大噪。憑借詩人的身份,聶魯達被當時的智利政府派往緬甸任領(lǐng)事,后歷任智利駐西班牙、墨西哥、法國等地外交官。聶魯達的詩歌以時間順序被翻譯家趙振江挑選編入《在我熱愛的世界上游蕩:聶魯達詩選》中,除了飽受贊譽的情詩,還有實驗之作《大地上的居所》,痛陳法西斯之惡的《西班牙在心中》,美洲史詩《漫歌》以及充滿浪漫奇想的《狂歌集》和自傳性詩作《黑島紀事》,連綴了詩人一生的創(chuàng)作軌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