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轉融券業務明起暫停:將如何影響市場?哪些股票轉融券余額較高?

轉融券業務被正式按下暫停鍵。
7月10日,證監會表示,為切實回應投資者關切,維護市場穩定運行,經充分評估當前市場情況,依法批準中證金融公司暫停轉融券業務的申請,自2024年7月11日起實施。存量轉融券合約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結。
同時,證監會批準證券交易所將融券保證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調至100%,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融券的保證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調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實施。
同日,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證金融”)和滬深北交易所相繼發布了關于暫停轉融券業務、調整融券交易保證金比例的相關通知。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雖然現階段市場調整原因不能完全歸咎于轉融券做空的存在,但暫停轉融券業務表明了監管層呵護股市的態度,有利于提振市場的信心,短期市場有望反彈。
“從交易層面,會降低整個市場做空的動能,有助于降低A股市場的短期波動,提高市場的穩定性,并有助于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價值投資。”有券商策略首席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分析稱。
提振市場信心,增加融券成本
轉融券業務是指中證金融將自有或者依法籌集的證券,出借給證券公司,由證券公司提供給客戶供其融券賣出。
去年至今,對轉融券業務監管已進行了多輪優化。此前,機構投資者可以在同一交易日內進行融券并賣出,即“T+0”機制。今年1月份,證監會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調整為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即“T+1”機制,并自3月18日起實施。此外,還暫停了新增轉融券規模等。
對于本次暫停轉融券業務的進一步制度優化,多位市場人士均認為對投資者信心的提振大有裨益。
例如,華創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徐康便指出,從市場端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轉融券暫停并整體調高融券保證金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市場情緒提振。
“當前市場持續調整,投資者信心有所不足,通過暫停轉融券,有利于提振投資人的信心,穩定市場的走勢。整體來看,當前階段暫停轉融券,對市場而言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有望推動市場短期出現反彈走勢。”楊德龍說。
上述券商策略首席進一步指出,雖然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已實施一段時間,但目前轉融券余額仍有一定規模。落實到二級市場,轉融券業務的暫停利好短期大盤的企穩。
此外,徐康進一步分析,暫停轉融券后,券源只剩券商自有券及場外券源,這兩類券源規模都不大,供需不均下融券成本或將提升;由于保證金率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降低,多空策略綜合收益降低。接下來,多空策略規模或將萎縮,超額收益降低,多空策略可能轉而變為市場中性策略。
“而多空策略萎縮對市場整體影響不大。一方面,個股上影響有限。多空策略收縮會產生部分個股上漲及部分個股下跌,但在給予足夠時間周期以及監管并未直接叫停融券政策下,總體不會對市場產生顯著沖擊。”徐康稱。
已進行多輪優化
證監會指出,2023年8月以來,證監會根據市場情況和投資者關切,采取了一系列加強融券和轉融券業務監管的舉措,包括限制戰略投資者配售股份出借,上調融券保證金比例,降低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證券劃轉效率,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等;同步要求證券公司加強對客戶交易行為的管理,持續加大對利用融券交易實施不當套利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執法力度。
具體而言,2023年10月14日,證監會對融券及戰略投資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進行針對性調整優化:一是融券端上調融券保證金比例;二是出借端對戰略投資者配售股份出借予以調整;三是加大對各種不當套利行為的監管。
1月28日,證監會表示,為貫徹以投資者為本的監管理念,加強對限售股出借的監管,證監會經充分論證評估,進一步優化了融券機制。具體包括:一是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因涉及系統調整等因素,第一項措施自1月29日起實施,第二項措施自3月18日起實施。
證監會指出,此次證監會優化融券機制,主要體現兩方面監管意圖:一是突出公平合理,降低融券效率,制約機構在信息、工具運用方面的優勢,給各類投資者更充足的時間消化市場信息,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秩序。二是突出從嚴監管,階段性限制所有限售股出借,進一步加強對限售股融券監管,同時,堅決打擊借融券之名行繞道減持、套現之實的違法違規行為。
2月6日,證監會發布新聞發言人就“兩融”融券業務有關情況答記者問稱:“經研究決定,我會對融券業務提出三方面進一步加強監管的措施:一是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以現轉融券余額為上限,依法暫停新增證券公司轉融券規模,存量逐步了結;二是要求證券公司加強對客戶交易行為的管理,嚴禁向利用融券實施日內回轉交易(變相T+0交易)的投資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我會將依法打擊利用融券交易實施不當套利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融券業務平穩運行。”
6月1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融券與轉融券有關情況答記者問,表示去年以來,針對市場對融券與轉融券問題的關切,證監會先后采取了禁止限售股出借、降低轉融券效率、嚴禁利用融券實施變相T+0交易等一系列措施。今年2月6日,證監會要求以當日轉融券余額為上限,暫停新增證券公司轉融券規模,該政策仍在嚴格執行,未發生變化。
證監會表示,融資融券是資本市場重要的基礎性制度之一,對平抑非理性波動,促進多空平衡與價格發現,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具有積極作用。從國內證券市場發展和集中監管實際需要出發,我國從2013年前后建立了轉融通制度,一方面為融資融券業務提供必要的資金和證券來源;另一方面也為監管部門掌握業務開展情況,加強日常監管,及時采取逆周期調節措施提供了手段。
“下一步,證監會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始終將維護制度公平性和提升市場內在穩定性放在突出位置。同時,根據市場情況,加強日常監管和逆周期調節,對不當套利等違法違規行為從嚴打擊,保障市場穩定運行,切實維護投資者利益。”證監會稱。
轉融券余額較2月已腰斬
數據方面,證監會表示,截至2024年6月底,融券、轉融券規模累計下降64%、75%。融券規模占A股流通市值約0.05%,每日融券賣出額占A股成交額的比例由0.7%下降至0.2%,對市場的影響明顯減弱,為暫停轉融券業務創造了條件。
“此次調整對存量業務分別明確了依法展期和新老劃斷安排,這有助于防范業務風險,維護市場穩健有序運行。”證監會表示。
從數據層面看,自2月6日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后,轉融券余額已連破四個整數關口。2月19日,轉融券余額降至600億元以下;2月22日,轉融券余額降至500億元以下;到了3月18日,轉融券余額降至400億元以下;6月3日,轉融券余額降至300億元以下。

與此同時,隨著轉融券存量逐步了結,A股近期融券余額同樣下降明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最新的7月9日,A股融券余額已縮水至318.38億元,同樣較2月初水平幾近腰斬。

個股方面,截至7月9日,共有30只股票轉融券余額超過1億元,轉融券余額位居前十的股票分別為片仔癀(600436)、聯影醫療(688271)、南京銀行(601009)、海光信息(688041)、萬泰生物(603392)、賽力斯(601127)、北汽藍谷(600733)、隆基綠能(601012)、愛美客(300896)、新易盛(300502)。
其中,片仔癀的轉融券余額超過3億元位居第一,為3.78億元。
聯影醫療、南京銀行、海光信息、萬泰生物、賽力斯、北汽藍谷、隆基綠能等的轉融券余額均超過2億元,分別為2.89億元、2.83億元、2.57億元、2.52億元、2.41億元、2.23億元和2.09億元。愛美客和新易盛的轉融券余額接近2億元,分別有1.99億元和1.94億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