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居20年不敢領證,銀發不婚族現象引關注
趙叔叔和周阿姨兩人在一起生活20年了,感情穩定卻一直不敢結婚,究竟是為什么呢?

圖片來源:網絡
近日,他們到中華遺囑庫尋求幫助。
認識四十年,終成眷屬
四十幾年前,趙叔叔和周阿姨是同一個工廠里的同事。趙叔叔是電器技術員,周阿姨是工人,兩人當時只是認識,并沒有交往。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也各自成家了。周阿姨婚后生了一個女兒,日子過得很幸福。可惜好景不長,在女兒還未成年時,丈夫卻因意外離開了。此后,周阿姨就開始獨自撫養女兒,沒有再成家。
趙叔叔呢,也在工廠里通過相親,認識了一個女生,不久就結婚了。可令趙叔叔沒想到的是,妻子的掌控欲特別強,不讓趙叔叔和親人來往,還沒收了趙叔叔每月的工資,只給他一點點零花錢。時間一長,趙叔叔感覺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兩人婚后多年都沒有孩子,領養了一個女兒。在養女5歲時,趙叔叔提出離婚,妻子也答應了,但要求他每月支付養女的生活費,直到18歲為止。
趙叔叔離婚后,偶然和周阿姨相遇了,當時趙叔叔已經50歲,周阿姨也47歲了。兩人在相聚中分享了各自的感情經歷,發現婚姻都有殘缺和遺憾,性格和三觀也一致,開始從同事變成好朋友,再變成戀人。
同居20年卻不敢結婚?
但趙叔叔和周阿姨在一起相伴二十年,卻都沒有結婚的勇氣。
趙叔叔一直沒有告訴女兒她是領養的,不想傷養女的心。養女一直認為爸爸和媽媽離婚,都是爸爸的錯,不原諒的同時,也一直向趙叔叔索要錢財。趙叔叔的前妻,分開多年一直對趙叔叔不依不饒,每次缺錢就讓養女來找爸爸要,還時常會罵趙叔叔不講情誼。
而周阿姨擔心自己和趙叔叔結婚后,養女就會變成自己的繼女,她聽說繼女可以繼承自己的財產,所以不敢結婚。

圖片來源:網絡
趙叔叔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三個女人都不想也不敢得罪。他認為,大家開心就好了,自己委屈一些,作為一個男人也是應當的。但明年趙叔叔就70歲了,回想人生一大半都在灰暗中,他覺得累了,想將自己的房產變賣養老。但房產證上有趙叔叔、養女、親侄女三個人的名字,他想把房子賣后,各分三分之一。
本來覺得只有養女會不同意,萬萬沒想到,連自己的親侄女也不同意,借口沒有房子住,不同意賣,還說自己會照顧趙叔叔的。
告到法院吧,怕訴訟時間太長,判決還沒下來呢,自己就走了。和養女解除關系吧,又不忍心。想賣房養老,大家都不同意。這可怎么辦才好?趙叔叔愁得寢食難安,周阿姨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多年擔憂煙消云散
近日,周阿姨聽好友介紹,中華遺囑庫可以幫助老年人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于是就拉著趙叔叔一起到中華遺囑庫上海靜安分庫咨詢。

中華遺囑庫服務現場
聽完趙叔叔和周阿姨的講述,中華遺囑庫的咨詢專家錢家歡表示:“目前看,趙叔叔的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只有養女。假如說趙叔叔身體出問題,不幸成了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養女可以成為監護人。依趙叔叔和養女兩人關系現狀和不愿把財產留給養女的想法,那趙叔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辦理遺囑,把財產由指定的人來繼承。”
而趙叔叔的另一個擔憂,也有解決方法。錢老師繼續說:“關于您擔心以后失能失智,需要監護的難題,您可以在您現在身體好的時候,考慮意定監護,我們這也可以辦理。當然,考慮到您和周阿姨的感情,還有另一條更便捷的辦法,那就是和周阿姨結婚領證,領證后周阿姨作為您的配偶,是擔任監護人的優先人選!”
至于周阿姨,錢老師也給出了建議:“雖然結婚后,趙叔叔的養女會變成您的繼女,但按照法律規定,她與您沒有形成扶養關系,所以趙叔叔的養女不是您的法定繼承人,沒有您的同意是無法繼承到您的財產的,不用擔心。您要是不放心,想把您的財產給到您女兒,您同樣也可以立遺囑,指定財產由您的親生女兒一人繼承。您們兩位各自辦理一份遺囑,辦好后就可以結婚領證了。兩位的擔憂,也可以順利解決了。
聽完,兩位老人高興地說:“原來這么簡單!幸虧今天來了,我還傻傻地等了那么久。”趙叔叔當場決定辦理遺囑,周阿姨也約好下周過來辦理。圖片來源:網絡
“到時請你吃喜糖。”
在遺囑辦理的過程中,趙叔叔還把周阿姨外孫女發來的微信語音給錢老師聽,外孫女今年已經12歲了,一直以為趙叔叔是自己的親爺爺,錢老師說:“從語音中,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天真和對外公滿滿的愛意。這一對老人,為他們服務我心里也特別的感動和高興。他們說等拿到了遺囑證,就去領結婚證。領完證,他們就來遺囑庫找我,請我吃喜糖。也希望他們可以一直幸福。”
最后錢老師還說:“在中華遺囑庫工作,最高興的事情,是可以給市民解后顧之憂;最欣慰的時刻,是他們眼睛中透露出高興和感謝;最難得的,是市民愿意相信法律,相信我們。”
聽了錢老師的話,編者也頗有感觸,這就是中華遺囑庫成立的初心和意義所在吧!

中華遺囑庫服務現場
成立11年以來,中華遺囑庫始終秉承著“解后顧之憂 傳和諧家風”的宗旨,為廣大群眾提供專業且全面的遺囑服務。“家和萬事興”,越來越多老人因為中華遺囑庫的服務,而過上了安心、舒心的晚年生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