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科大校長封東來:唯有志存高遠,才能不被“票子、帽子、位子”牽絆
7月7日,上海科技大學2024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校長封東來以“志存高遠、創新報國,做新時代的思想者、領軍者、實干者”為題致辭。封東來對畢業生們說,你們唯有志存高遠,才能沉著應對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快速迭代帶來的挑戰;你們唯有志存高遠,才能更有勇氣和定力面對百年變局中的“小院高墻”甚至“脫鉤斷鏈”的打壓和封鎖;你們唯有志存高遠,才能不急功近利,不被“存在感”和“顯示度”拖累,不被“票子、帽子、位子”牽絆。

“上海科技大學”微信公號 圖
以下是致辭原文:
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尊敬的江綿恒主任、崔天凱大使,各位老師、家長,各位嘉賓: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24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共同見證380名本科生、487名碩士生和237名博士生學成畢業,開啟人生新的遠航。在這里,我代表學校,向全體畢業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辛勤教育你們的老師和悉心養育你們的家長表示衷心的感謝!
剛才,我們表彰了優秀畢業生。我和尊敬的上科大創始校長、校務委員會江綿恒主任,一同向獲得校長獎的畢業生頒發了證書。這些同學是2024屆全體畢業生群體的優秀代表。應該說,你們這一屆畢業生很出色,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經歷,也留下了許多值得珍藏的記憶和值得點贊的亮色:
—— 這一屆本科畢業生中八成以上的同學將前往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繼續深造。就業的本研畢業生中,七成以上將前往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
—— 創管學院第一屆12名同學順利畢業了,其中10名同學將在國內外一流大學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這是繼去年數學所之后,我們畢業生大家庭的又一次擴容。
—— 今年5月4日《人民日報》公布了全國100名高校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優秀典型,我校生命學院本科畢業生蘇舒搖同學名列其中。6月,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公布了“2023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共十名,我校物質學院博士畢業生蔣康男同學榜上有名。
—— 信息學院本科畢業生佟潤德同學入選了團中央、教育部等發起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狄海川同學入選了我校第二屆研究生云南支教團。他們都在考研成功“上岸”后毅然按下了學業暫停鍵。他們將從城市走進邊疆,從校園走向社會,用腳步丈量山河,用知識服務人民,用奉獻回應召喚。
—— 你們中不少同學在學期間,參加了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國際超算大賽、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等一系列重要學科競賽并摘金奪銀,取得優異成績。有的在國內外頂刊和頂會上發表了高質量論文,有的還申請了高價值的專利。
—— 你們中有的創辦了自己的科技型企業,或成為初創科技企業的合伙人。
同學們,你們這一屆畢業生在讀期間,見證了上科大的快速發展,與上科大一起跨進了“雙一流”高校建設的行列,也一起慶祝了上科大建校十周年。你們在疫情中入學和求學,經歷了校園疫情防控保衛戰。你們與學校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很多同學擔任了樓長、層長和各類志愿者,為同學送去一日三餐,分發保障物資,維護校園防疫秩序,還有同學在導師的指導下投身抗病毒相關科研,體現了可貴的愛心互助和責任擔當精神。
你們在上科大學業有成,交出了優異的成績單。學校為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自己潛心學習鉆研的碩果,也離不開老師們的教育指導,離不開同窗之間的互幫互助,離不開家人的親情關懷,離不開學校管理、教輔老師和后勤人員的服務保障。我提議,同學們在心里向所有給予你們關心和幫助的人,不論熟悉還是不熟悉,都真誠地道一聲“謝謝”!
同學們,今年是上科大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學校站在新起點,擁抱新時代,謀求新發展。上個月,我非常榮幸地從江綿恒校長那里接過重任,擔任上科大新校長。江校長為上科大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的辦學理念和戰略眼光將繼續引領上科大的永續發展。接好接力棒、續寫新榮光,這是使命,是壓力,更是動力。上任之后的這段時間,我學習研究了上科大的創校發展史,也做了走訪調研。我一直在思考上科大發展的“成功密碼”是什么?我的體會,最核心的還是上科大的辦學初心、辦學理念和立校精神,也就是江校長在去年十周年校慶慶典講話的主題詞:“使命驅動、育才立校、創新致遠”。如果再加以濃縮,我認為就是“創新報國”四個字。
建校十年來,上科大始終抱有家國情懷,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優化學科布局,打造“國之重器”,致力原創和引領性的科技攻堅,培養創新創業拔尖人才;始終恪守科學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規律,堅持定位,保持定力,任何時候不浮躁浮夸,不跟風搖擺,這也塑造了上科大剛健自信、淡定從容、求真嚴謹的辦學治學風格;始終堅持創新超越,勇于破除束縛創新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勇于登高攀峰,超越自我,挑戰極限,探索未知。我深深感到,上科大的理念和文化塑造和滋養了上科大人的精氣神,這是我們上科大最寶貴的文化財富和不竭的前進動力,我們必須倍加珍惜、永續傳承、弘揚光大。
同學們,你們熟知上科大“立志、成才、報國、裕民”的育人理念。在這臨別之際,我特別想強調“立志”的重要性。蘇東坡在《留侯論》中寫道:“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也就是說,一個志向遠大的人,不會去圖一時之快,而是懂取舍、識大局,沿著這樣的人生之路前行,才能正心明道、行穩致遠。
各位同學,母校一直在培育你們立下“報國、裕民”之志:
你們唯有志存高遠,才能沉著應對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快速迭代帶來的挑戰,在你們未來從事的尖端領域中,勇敢闖出一條充滿挑戰、充滿未知的創新之路。
你們唯有志存高遠,才能更有勇氣和定力面對百年變局中的“小院高墻”甚至“脫鉤斷鏈”的打壓和封鎖,經得住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考驗,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贏得未來。
你們唯有志存高遠,才能不急功近利,不被“存在感”和“顯示度”拖累,不被“票子、帽子、位子”牽絆,不熱衷于“走捷徑、搭梯子、務虛功”。也才更能守得住良知,經得住誘惑,自覺遠離道德的底線和法律的紅線。
作為一名一線的科研工作者、大科學工程的建設者和創新創業團隊的帶頭人,也作為你們的老師,我在這里給畢業生同學提三個努力的方向,與大家一起共勉:
第一,做一名新銳的思想者。希望你們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有大視野、大思維、大格局。當前,黨中央發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變量與核心要素就是科技創新,就是要把科技命脈和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作為上科大的畢業生,你們有義不容辭的職責去投身科技創新,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我們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非常注重培養你們的知識寬度和厚度,提升你們的高階思維能力。你們在校期間要學習大量非本專業的自然科學通識課程,學習中華文明、世界文明、經濟學、設計思維等人文社科通識課程,還要參加社會實踐、產業實踐和科創實踐。可能大家會認為這些專業學習之外的課程和活動是“無用之學”。但“無用之用,方可大用”,這樣的學習和實踐會讓你們終身受益,讓你們學會戰略思維和理性批判,善于觀大勢、抓關鍵,培養跨學科整合運用知識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能夠讓你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迷失“心的方向”,在未來的崗位上能夠為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貢獻新理念、新戰略、新方法。
第二,做一名創新的領軍者。希望上科大的畢業生能在不久的將來,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學術帶頭人、科技領軍人、企業創辦人,成為各行各業的棟梁之才,更希望你們能夠成為建設中的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一份子。真正的領軍人才不是靠貼標簽,不是靠一夜爆紅,而是從創新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是從競技賽道中奔跑出來的。青春是奮斗的年齡,希望你們要拒絕“躺平”,因為“躺平”是對挑戰的投降,是對成功的放棄,是選擇讓時代大潮無情淘汰。你們要繼續保持在上科大求學時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勤學善思、勤作善成。要勇于挑戰長周期、高風險、顛覆性的重大創新難題,勇于承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勇于挺進“從0到1”的科研“無人區”。
第三,做一名堅韌的實干者。從高考成績看,你們雖然都很優秀,但未必都是最高分的那一部分。經過在上科大數年的學習,你們學到的不只是具體知識和技能,還有更重要的抗壓耐挫的堅韌品格。你們的成長說明,只要自信樂觀,保持一股永不言敗的沖勁和韌勁,在自己深耕的專業領域就能取得不輸于任何人的成功和勝利。你們未來的創新之路將很漫長,必然會伴隨著各種挫折、失敗和質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堅韌毅力,做到不懼挫折,不失自信,不舍寸功。我看到一篇你們中一位畢業生回顧在校科研經歷的文章,說自己在實驗遇挫或不得不修改研究方向時,會戲說一句“嘿,沒有我搞不砸的事”。論文投稿被拒,甚至早上投稿,下午就被婉拒,就笑說一句“被拒像呼吸一樣簡單”。失敗了,“大不了從頭再來”,直至最后如愿成功。我非常欣賞這樣的平和、積極、通達的心態,愿每一位上科大畢業生都擁有這樣青春洋溢、韌性向上的人生。
同學們,作為你們的母校,上科大始終相信“每一顆優質的種子都能長出參天大樹”,深信你們每一位畢業生都能如花般綻放,都能向陽而生、向上生長,你們未來的發展有著無限的可能。今后無論你們走到哪里,上科大都永遠是你們最溫馨的精神家園。成功的時候,回來與母校一起分享喜悅。不如意的時候,也回來尋找重新起航的靈感和力量。特別是每年的畢業典禮,母校都會在這里等著你們回家。最后真誠地祝福你們,逐浪遠航、人生幸福、前程似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