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暑節氣將至,教你健脾養心安度夏日
原創 滬小康
康康,天氣越來越熱了,總覺得渾身乏力,做什么事都沒心情……
因為馬上要進入小暑啦,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分享,一起學夏日養生重點哦!
醫學顧問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
張曉天 主任醫師
曹磐毅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小暑的“暑”是炎熱之意,小暑即指小熱,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
此時節濕氣重,溫度高,大家容易出現納差、口苦、乏力、心煩等癥狀,如能采取健脾胃、養心神之法,有助適應小暑的濕熱環境。
壹
養生要則
氣候炎熱,體能消耗大,生活起居注意多休息。
建議在氣溫升高的下午1點前后,適當午睡片刻,能減少消耗,養心安神,填充身體所需的精力。
特別提醒:
健脾能化濕,濕氣少,就不容易感覺熱。
日常可選用白扁豆、薏苡仁、茯苓等加入我們的膳食,同時也別忘了廚房里“不起眼”的生姜,它辛溫可以暖脾。
欣賞音樂對于情緒調節有好處,尤其是帶有風聲、流水聲、鳥鳴聲等白噪音的輕音樂更為有效。
鍛煉方面,建議大家避開熱氣,可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散步、八段錦等有氧運動。運動量要控制,別大汗淋漓,以免得不償失。
貳
穴位保健
極泉穴
極泉穴,屬手少陰心經。
此穴可寬胸寧神、調和氣血、緩解燥熱,主治心悸以及肩臂疼痛等證。

取穴:
極泉穴位于在腋區,腋窩頂點中央,腋動脈搏動處。
方法:
雙臂交叉于胸前,雙手按對側腋窩,用手指適度地按摩捏拿極泉穴,每次按捏3分鐘左右;然后,左手上舉,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
水道穴
水道穴,屬足陽明胃經。
此穴可利水除濕、健脾和胃,主治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等癥。

取穴:
水道穴在下腹部,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方法:
可采用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每燒盡一個艾炷稱“1壯”),艾條灸5-10分鐘。或采用按摩療法,仰臥,用中間三指按揉水道穴1-3分鐘。
最后,為大家送上曙光醫院肝病研究所許麗莉實驗員創作的節氣詩,期待為大家的健康生活增添詩意。
《小暑》
熱風沉曠野,平地遇甘霖。
行路聞雷報,輕衣汗滿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